河南省第一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河南省第一位女特聘教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一朵朵灿烂的“红花”,在在四季如春的郑州大学悄然绽放出。
依托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女工委准确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全国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线,以开展特色鲜明的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健全女工组织,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的人才优势作用,形成了一支团结和谐、学习进取、创新拼搏的女工队伍,在科研、教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受到全总、省总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先后被授予“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女职工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先进单位”、“河南省工会女职工工作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们女性教工,要和新郑大一起奔跑
见证了郑州大学合校十年来跨越式发展的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师黎老师还记得,90年代的老郑州大学仪器设备不足,经常为了表征一个样品东奔西跑,到处打电话求人。
科研怎么搞?学生怎么教?钱从哪里来?项目如何跑?一个个难题,像山一样横亘在这些柔弱的“良师益友、贤妻良母”面前。
2000年,郑州大学由原来的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一,并很快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新郑大的崛起为每个教师的教学科研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师黎感受到,经过合校,原来的三个学校成为一家人,各种资源可以集中使用了,学校又将几个有关的专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们之间能优势互补了。
新机遇也带来了新要求: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要求老师们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改变以往相对单纯的工作角色。凭着女性身上不服输的精气神儿,师黎潜心钻研,孜孜求进,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和谐教学团队构建模式”、“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她的“智能控制基础”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入选了国家首批百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作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学科带头人,她主持承担多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到款约为400万元。通过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鉴定或验收16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SCI、EI等收录10次。斗转星移,师黎已经从一名讲师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在郑大,像师黎这样的女工不在少数。郑州大学的校园网主页上,有一处专门属于女教职工的天地——巾帼苑,写的内容都是郑大女工的诸多成就: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南省第一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第一位女特聘教授、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女职工标兵”……
研究本身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要把钻研当成一种快乐,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科学研究中的堡垒。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当你把教学研究当成一种快乐的时候,教师就成了最最令女性醉心的职业。”作为一名女性,师黎这样认为。
在郑大,我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
许群教授是郑州人,她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在郑州大学化学系完成的。2001年,30岁的许群完成了从德国Karlsruhe核研究中心环境技术化学的博士后工作的工作,放弃了国外先进的工作条件优厚的待遇,回到郑大,随后就组建了郑州大学的超临界流体实验室,开辟了超临界流体中合成材料的新领域,首次发现了超临界流体对材料表面的诱导结晶现象。谈到当初回国的决定,用许群自己的话就是“在郑大,我感受到的那种强烈的归属感是国外所没有的”。
和许群教授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很多女教职工,这种归属感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郑州大学依靠自创特色服务 ——“两个中心、两个协会、一个研究会”,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服务基层和职工群众,努力为广大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为她们营造温馨舒适的家。
郑州大学女性健康关怀中心为女性健康提供咨询和服务,定期为会员进行健康评估,它是河南省首家为妇女提供咨询、指导、保护与治疗的非盈利性综合服务机构,在全国也是第一家为女性提供健康关怀的专门机构。女性法律维权中心充分发挥法学院女教授、女律师、女研究生等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女性维权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法规查阅等服务。女专家女教授协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活动,展示出她们的科技成果、学术报告、工作经验。女护士协会成为郑大五个附属医院护士们交流经验、增强群体向心力,维护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良好平台。女性理论研究会除了日常的学术研究之外,成功举办全国性的“性别研究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还邀请有关专家做了女性形象设计等专题报告。
坚持一人一档案,形成长期体检机制是郑州大学的“女职工安心帮扶工程”。从2004年实施到现在,该校女工委已为女职工办理保险48000人次,共35人次获得了总计455000万元的保险赔付。此措施一出就得到了大家的欢迎,解决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成为增强女职工抵御重大疾病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有力保障。除了健康档案,郑州大学巾帼英才档案、单亲家庭女职工档案、女职工荣誉档案、QQ群以及各基层女工基本情况登记使得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得对在校女教职工采取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
2006年,郑州大学女工委组织的课题组研究的课题成果“高校知识女性心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当年河南省科技成果,荣获当年河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这项研究成果是我国第一份针对高校知识女性心身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科研项目首创了编制“高校知识女性心身健康影响因素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突破了过去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单纬度性,从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对高校知识女性的健康问题做出了科学的、综合的研究和评估,这种调查方法可以在所有女性健康研究中推广使用,有望成为全国女性健康研究的重要方法。
郑州大学和煦春风吹“花田”,谁说女子不如男?!
(通讯员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