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广安,女,出生于1949年11月,汉族,祖籍河南省伊川县。 1969年5月响应号召,从四川回到老家伊川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3年考试加推荐,进入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76年毕业留校当教师。1980年8月起到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一年,从此与新闻教育结下不解之缘。现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报纸系统新闻奖评委、河南省报纸质量综合测评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四届广告协会顾问、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科技影视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任教以来,先后讲授文章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广告写作、媒介批评等课程。曾获首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主讲的新闻写作课被确定为郑州大学首批重点建设课程,并获得1996年郑州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一等奖。 冰心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智慧、知性的女人一定是美丽的。而人到中年,人生河流已冲过激流险滩,在宽广的河道上平稳流动,这个年龄的知识女性,头顶上带着事业赋予她们的各样光环,心态却异常平和、淡然、冷静,散发出更多的魅力。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董广安教授,执教近三十年来,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一个知识女性艰辛的求学路、高尚的职业观、成熟的家庭观。 一、求学路:真想一天变成两天用 1976年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董广安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文化大革命"刚过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当时新闻学术研究基本是一块荒漠,没有资料查询,也没有可借鉴的东西。1980年,国家教育部为了解决高等学校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特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重点大学进修。经过严格的选拔,董广安争取到了去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一年的机会。 董广安曾在自己的学生们面前回忆在复旦师随王中教授求学的那一年:最多一天听四门课,连摄影课她都坚持系统听完。那时候,真想一天变成两天。整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星期天也不舍得休息。每天早上5点多钟,室友还在酣睡,她就起床,摘抄资料。等室友起床,她就去洗漱、吃饭,等室友吃完饭,她已经早早来到教室占位。节奏总比别人快一拍。那时她不仅要学新闻知识,还要学习教学方法。她形容那年在复旦学习时的自己就象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地吸收水分和营养。一年下来,竟瘦了二十多斤。 经过一年焚膏继晷的日子,董广安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新闻的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复旦新闻系教师们严谨、科学、敢讲真话的治学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她。1981年,董广安从复旦满载而归,她的征途从这时才真正开始。 在回校后的教学和研究中,董广安沿袭了复旦新闻系的治学传统,牢记王中教授对她的告诫——资料就是学问,她十分注重积累资料、利用资料。十几年来,董广安坚持参加每年一度的全省新闻奖评选,集中、全面地了解全省报纸系统全年的得与失。作为唯一一位来自高校的评委,她对每个稿件的评析都特别认真。每一年评奖结束时,她都是大包小包,把一般人认为没用的材料,沉甸甸地往回背。在她看来,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极为生动的案例,是新闻业务课的宝贵资料。 现在的董广安教授,肩负着带领全院谋发展的重任,需要她处理的事情非常多。给人的印象是她总在精力充沛地忙忙碌碌。每天夜深,是她的学习时间,读专业书,看当天报,分析新闻案例,评改学生论文,依然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活到老,学到老,董广安在求学的道路上保持着一颗年轻热情的心。 二、职业观: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怎样培养学生,培养什么素质的学生方面,董广安始终认为,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像医学院校的学生一样,既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新闻系的学生不和实践相结合,出去也只能是“文字匠”。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复杂的新闻现象有准确快速的判断、选择和分析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她极力把实践引向课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反对空对空的灌输式教学。在她的积极推动下,新闻系1984年就和新闻单位联合办学,着眼于媒介最新动态,邀请新闻界资深记者、编辑做学院的兼职教授,定期为学生授课,立足中原,触觉四通八达,不因地域的限制而闭塞,不因资源的有限而裹足。 董广安充分结合专业特性和社会实际,在培养新闻人才中探出了自己的路子,也就是她在院里的教学工作中常常强调的“三服务”理念: 首先学生要为社会和受众服务。她反复讲新闻不仅仅是“采、写、编、评”和“打抱不平”,真正的新闻是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真正的记者要舍得沉下去搞调查研究,“当秤砣,不做葫芦”。其次,教师要全力为学生服务。她不仅仅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课外她总能和同学们很好地沟通和互动,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给她们解思想疙瘩,院里的学生赞她“润物细无声”。再次,新闻教育要为新闻实践服务。在她的倡导下,学院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的具体环节,极为重视老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省内媒体联合办学,帮助媒体作策划、搞调研;要求学生加强假期实习、投身社会公益,使我们的新闻传播学院真正成为培养优秀新闻人才的摇篮。 三、家庭观:扮演好自己的多重角色 董广安拥有多种角色:院长、教授、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她还要作为一名成功的社会活动家,促进高校与媒介的互动,参与业界的学术交流。而这些角色,都在为她的事业服务,都是她作为职业女性所要承担的职责。然而,大凡想要做点事儿的职业女性,也时常感到困惑。在单位,工作不想落人后;在家里,洗洗涮涮一把手。扮演好家庭、社会的双重角色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一年三八节,董院长在《大河报》上发表了一篇随感,一句“名言”不胫而走:“当你走进办公室时,你要忘记你是女性;当你跨进家门时,你要记住你是女性。”它真实贴切地表达了现阶段中国职业女性的心境。作为一个扮演着多重角色的职业女性,能够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背后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支撑着,是女性最大的幸福和满足。董广安院长拥有着这样一种幸福。在家里,爱人,孩子和母亲组成了一个融洽的团队,成为推动她事业进步的能源站。上有老母,因此懂得尊重历史;家有贤夫,于是懂得把握现在;膝下有儿女,因此懂得面向未来…人过中年的知识女性也因此具备了那种金子般成熟的心态,让自己的事业更稳健。董院长倡导“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温馨家园”,实际上,她也正在用自己从家庭中所获得的幸福和快乐去感染学院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师者,在时代的校园里,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雕灵魂还须灵魂美、正品德更要品德高,她所力行的“持家勤俭、学贵有恒”把工作和家庭处理地巧妙而完美。 董广安说,“作为女性,我们真应该感谢时代,感谢生活,感谢社会。感谢时代,是因为时代的发展,给今天的女性提供了和男性同样的机会和平台。感谢生活,是因为生活使我们变得更成熟,人生道路才走得更精彩。感谢社会,是因为社会的大舞台,让我们有了充分展示聪明才智的空间。”学院里的同学却说,“感谢乐守教坛三十载,智慧、豁达的董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