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就业创业
学生工作动态
学生工作动态
科学扎根处 生生不息乡——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普团为鸭口小学注入“生命守护力”
发布时间:2025-06-30 浏览:

2025年6月27日,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艳利率领“生生不息科普团”走进新乡市上八里镇鸭口小学,开展“三育童行”公益实践。团队以应急救护科普为核心,为这所仅有90余名学生、10位教职工的乡村小学送去知识与关怀,直面师资短缺与留守儿童成长困境。

活动精准聚焦乡村儿童安全需求。科普团成员李子悦首先以“大风吹”、“身体红绿灯”等生理教育互动游戏拉开课堂序幕,在轻松的氛围中强化了小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随后以“海姆立克急救法”情景模拟,生动演示了如何应对气道异物梗阻;在心肺复苏实操环节,两名女同学主动上前,在成员伊雪萍指导下认真学习按压技巧。杨轩林则系统地讲解了五种伤口包扎方法,孩子们分组练习三角巾使用,专注的眼神与规范的动作彰显了科普实效。

科普不止于技能传递,更延伸至心灵守护。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一对一”暖心交谈,倾听成长心声;活动尾声,学院向学校捐赠涵盖科学绘本、文学读物的百本图书,助力小学生们拓展知识视野。活动中每位参与积极的学生还获赠精美蝴蝶标本,科学的种子在鼓励中悄然萌芽。

此次实践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急救“硬实力”,更以“生理教育+生命教育+爱的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织密留守儿童成长守护网。学院将持续深化“科普下乡”,让知识与关爱如生生不息之力,滋养更多乡村幼苗向阳生长。

学院的此次活动在大象新闻媒体上被报道。https://www.hntv.tv/news/0/1939536875866775553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生不息”科普团与鸭口小学师生合影

科普团成员李子悦在向小学生们讲解生理健康知识

科普团成员杨轩林在向小学生演示“环式”包扎法

科普团成员伊雪萍向同学们展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科普团成员闫子怡询问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