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至23日,郑州大学第八届青年学者求是国际论坛生命科学学院分论坛在郑州大学图书馆第三报告厅盛大举行。
此次论坛邀请到四位在生命科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陈晓伟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学术领域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专注糖脂代谢调控与心血管疾病研究;浙江大学程磊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于微生物生态和全球变化生物学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顶尖国际期刊;清华大学江鹏副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知名期刊委员会成员,对肿瘤和免疫细胞代谢调控机制具有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振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非模式动物为对象探索适应性复杂性状演化机制,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同时,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南加州大学、日本北里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9个国际顶尖高校的12名青年学者也齐聚生科院,研究领域涵盖气体发酵、生物信息学、3D生物打印、神经科学等多个前沿方向。学院党委书记黄进勇、执行院长鲁吉珂、党委副书记熊杰、副院长朱世新、副院长张世杰,以及近300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学院分论坛。
22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黄进勇致开幕词,执行院长鲁吉珂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程磊、江鹏、刘振等三位特邀专家依次进行了主题为《Beta生物多样性全球纬度梯度性》 Metabolic cross-talk between tumor and immune cells 《蝙蝠的适应性演化》的学术报告,随后英国诺丁汉大学张颖助理教授、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周治国助理教授等青年学者进行了Something from Nothing-Synthetic Biology for Low Carbon Footprint High Protein Feed、Reliable Intelligence and Medicial Innovation的主题报告。
23日上午,副院长朱世新宣布当日会议开始并主持报告。特邀嘉宾陈晓伟教授做了A Manganese Bullet Targeting the Top Killer的主题报告,6位青年学者分别做了题为《用单细胞分子光遗传学研究细胞分化命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wered Next Generation mRNA Design《3D生物打印体外器官模型在抗癌药物测试中的开发与应用》《增材制造仿生骨结构生物陶瓷支架》From Sounds to Survival:Exploring the Neural Basis of Arousal,Defense,and Valence的主题报告。会议下半场,副院长张世杰主持了《等离子体活性水(PAW)杀灭蜡样芽胞杆菌芽孢的机制研究》《无菌饮食限制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延长分子机制研究》Appling Dispersible Electrodes Sensing System toUltrasensitiveNucleic Acid Detection in Blood for Early Cancer Diagnostics《生命医学传感:从超灵敏到单分子检测》等主题报告。下午,各位参会嘉宾到学院实验平台、生物标本馆等进行参观交流。
本次论坛通过专题报告、学术探讨、交流座谈等方式,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各位学者针对各自的研究领域发表见解,促进了学术合作与创新,推动了学科融合与发展。通过此次分论坛的举办,参会学者对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和人才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院的人才工作搭建了平台。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加大全球青年人才的引进渠道,加大人才的引育力度,竭尽全力为优秀人才开创事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北京大学陈晓伟教授做特邀报告
浙江大学程磊教授做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江鹏副教授做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振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青年学者们做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