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院新闻
文学与生命的交响:赵炜老师作《文学,让生命有光》人文讲座
发布时间:2025-03-06 浏览:

细雨催芽动,惊蛰启新程。为培养研究生读书习惯、提升写作能力,3月5日学院邀请《河南思客》签约作家、散文集《心是快乐的根》的作者赵炜老师作《文学,让生命有光》的人文讲座。学院党委书记黄进勇主持报告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艳利、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相关老师及100余名学生参加。

赵炜老师从文学与生命科学的关联切入,分享了她的阅读经历、读书感悟、写作体验和读书成果。她强调文学作为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文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生命保持鲜活的状态,赋予我们敏锐的感受力。她以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和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例,阐释诗歌是如何通过情感共鸣与自然隐喻为心灵注入力量。她讲到,美学家朱光潜曾言“文艺能怡情养性”,无论是医生、建筑师还是科研工作者,文学素养的提升都能助其更深刻地理解人性与社会。赵炜老师还分享了作家王蒙的观点“文学能延伸生命体验,对抗衰老与遗忘”,并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坦言文学如同“冬日炉火”,始终伴随生命成长。她鼓励理科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文情怀。

现场互动环节,研究生围绕文学阅读、创作瓶颈等问题踊跃提问。赵炜老师一一解答,并向研究生推荐了《诗经》《唐诗三百首》《平凡的世界》《中国哲学简史》等经典作品。针对理科生如何提高文学素养,她提出“阅读与行走并行”。活动尾声,赵炜老师为提问学生签名赠书。

读书与写作,让生命熠熠生辉;传播与分享,让美好流光溢彩。正如赵炜所言:“文学是心灵的启明灯,让平凡人生焕发诗意光芒”。本次讲座不仅为学院师生提供了精神滋养,更激发了科研工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主讲嘉宾介绍:赵炜,主任编辑,文学硕士,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多家报刊发表百余篇散文、评论文章及诗歌作品,出版有散文集《心是快乐的根》(河南文艺出版社)。现供职于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