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献启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老朋友: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突破1.4亿,占全国人口的11%,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3.4%,占亚洲老年人总数的56%,等于欧洲所有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老年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主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休人员越来越多,由于历史上他们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有的担任着一定的社会职务,退休以后,对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今天,我就和在座的朋友们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调整心态,平稳过度
什么是退休?我国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保障。”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职工因年老或因公致残而离开工作岗位,长期领取生活费用。因此可以说,退休既是法律规定,又是一种人事制度。
退休,对于一个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几十年的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来说,是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转折。
由于人生观、世界观的不同,人们对退休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美国前总统卡特对退休生活的定义是:“退休就是从法定义务中解放出来。”他认为最好的年华就是退休之后。而美国作家海明威却说:“退休是语言中最丑陋的词汇。”
西班牙大提琴家波罗·卡萨尔斯则认为“退休是拉开了死亡的惟幕。”
在我国有些人把退休者比作为“三等”老人,即等吃饭、等睡觉、等上天堂。有的比作为“四化”老人,即:思想老化、观念僵化、血管硬化、准备火化。说老人活动室是等死活动室,说舞剑、打拳、锻炼身体是垂死挣扎,苟延残喘。
有人说,退休是受二茬苦——先为工作伤脑筋,接着又为没有工作伤脑筋。不少退休者对他们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能力”而感到不安,认为人一退休就意味着权力、地位和自我认同感的失落。职位和头衔不仅关乎工作时间的多少,也关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有人说老年期是人生的丧失期,人越老丧失的越多,不仅会丧失权利,失掉金钱,还会丧失配偶,以致于丧失未来,丧失希望,更重要的是会丧失健康,丧失生命。许多人非常怀念过去的工作场所,有的人为了延续生活规律,退休了仍在原单位留一间办公室,或在家里布置一间办公室。退休后不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还是想和以前那样,提着包到单位上班,有的无事就到单位附近转悠,消磨时间。
不少人惧怕退休,而嘴上却不断地说,我真是早就不想干了,不如退休算了。但不到迫不得已,即使是工资照发,福利照拿,他也是绝不会退的,一旦组织上确定叫退了,有的还要讲很多条件,如能不能再出国一次呀,能不能再上调一级呀,能不能再解决套房子呀,能不能给子女安排或调整一下工作呀,等等。嘴上说不在呼,心里却在打鼓。认为退休不在位了,没有权了,熟悉的人也在变,熟悉的环境也在变,熟悉的生活也在变,退了休就被排除到单位之外、集体之外,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什么事都不好办了。一切都人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或是认为退休就是老了,没用了,以后的日子除了吃喝玩乐,英雄再也无用武之地,人生价值不大了。
有人认为,60多岁已经养活了家庭、抚育了子女、完成了一生的工作任务,不再期待什么,现在等待的就是那最后的召唤了。
正确认识退休,要走出“老年”定义的误区。“老年”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和明确的定义。所谓“老年”只不过是研究人口学者、人口统计部门把人大致分为“儿童”、“少年”、“青年”、“老年”。作为一个国家,为了实施社会安全制度和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或为了促进人事上的更替代谢,要有个年龄界限来作为依据和标准,有的国家规定年满60岁就可以领取退休金或享有老年基金,有的国家则规定为年满65岁。
目前,有些国家正在酝酿研究延长退休年龄界限。由此可见,“老年人”只不过是一个代名词而已。而人们往往把老年与老化划等号。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是我们通常所产的户口簿上、身份证上按日历数的年龄,它不包括精神年龄、生理年龄、外观年龄。不是“世有少年老,也有老少年吗?
世界著名老年学专家《岁月的力量——21世纪是老人的世界》一书作者肯·达赫怀德说:“一种全新的模式已经出现了,取代了生人进程的老面孔,也就是过去流行的工作40年,在床上躺20年的旧模式,如今的退休者越来越看重自身的再造和发展。过去退休和工作泾渭分明。现在退休已不再意味着暮气沉沉。对许多人来说,退休不再是他的工作和生活的终点,而是完全可以把工作和休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找到人们梦寐以求的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点。现如今,退休不单纯代表停止工作,而是从职业生涯到拥有多种生活选择的过渡。
60岁的人已经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纠葛中解放了出来,完成了人生的工作定额。60岁以后就是自由身了,就像承包土地的农民,完成了公粮、农业税、上交了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了。
回顾我们的人生,孩童时代靠父母抚养,上学以
后靠
老师教养,参加工作以后靠组织培养,几十年一直被人培育着、管理着,60岁以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季了,成了一名真正的名符其实的成年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
因此,有人赞叹:50岁的傲霜的白菊,60岁是雪中红梅,70岁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80岁是耀眼的千日红,90岁是秋阳的满天星,100岁是不败的四季海棠……。
不久前故世的数学大师陈省身,93岁。自言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数学。还有一位是著名作家冰心,99岁,她让人感动的那句话是是,生活从80岁开始;
巴金
先生今年已102岁了,他最让人回味的一句话是“让生命开花“。三位长寿老人不正是当代的千日红、满天星、四季不败的海棠吗?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老年人年龄的确处于劣势。这里的劣势是一种“比较劣势”,主要是指体能上的劣势。但是在座每一位的“比较优势”也同时凸现出来,与青年人相比,我们经验丰富、阅历宽广、积累深厚。年青人办事激动人心,老年人办事让人放心。正如有人所说,人生如一条河流,少年时是涓涓细流,晶莹清凉;中年时如大河奔流,浪遏飞舟;等到老年,河流已进入大海,水面宽阔,波涛平稳,万物包容,吐星纳月。因此,有人感慨地说:60岁是精品,70岁是珍品,80岁是国宝。银龄人才更是无价之宝。老人是活档案,老人是博物馆。
退休后的你,将进入一个无拘无束而又自由自在的时期,生活坦然自等、无忧无虑,不想干的事可以不干,不想见的人可以不见,不愿看的脸就可以不看,不想听的话就不听。也不用再早请示、晚汇报了,这样,你就进入了一种放眼物量,海阔天空的境界。这时的你,浓缩了几十年的智慧、经验、学识、才干、能力,正是创造春华秋实的多彩人生、生命和事业的又一个春天的开始。现在,老年人已不再是被忽视的社会群体,而是社会的主充。在今后两代人的时间里,全球60岁以上的老人将从现在的6.06亿增长到2050年的20亿,届时老人的数量将首次在人类历史上超儿童。21世纪的前半个世纪的社会议程以年轻人为核心,而在下半个世纪,老年人将左右社会议程。世界的未来是属于银发一族。
二、转变观念,学会适应
当你从工作岗位上尤其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时,因为你将不再是官,不能再批阅文件,不能再在各种公开场合抛头露面,不能再风风光光地迎来送往,不能再批条子,不能再签字拨款,这样别人可能很快就忘了你,倒还是我们自己一时难以忘记自己:虽然退休了,但总还是爱和在位的同志比,觉得别人不如我;总爱和过去自己当政的时候比,觉得今不如昔;总爱看重周围人脸色的变化,觉得人走茶凉,平添几多失落感,进而由思想上的失落导致精神上的萎靡不振,由精神上萎靡,导致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一时间整个人就变得无精打采,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看来,要想让心态平和下来,还是要回到诸
葛亮老
先生的教诲上来,那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这几年,不论是专家学者或是市井百姓,都在谈论“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静止”、“生命在于营养”、“生命在于郐畅”等话题。这些提法都有些偏。应该说,生命在于平衡,有平衡才能健康长寿。运动量大了不行,不运动也不行,营养太过了不行,没营养也不行,总之,动静要保持平衡,营养要保持平衡,环境要保持平衡,特别是心理更要保持平衡。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待许多问题上转变或者更新观念,努力学会适应,适应退休生活,适应收入减少,适应配偶的过世,适应人事关系的变化,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的要求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适应。不适应水土就会拉肚子,不适应高原缺氧就会头疼、胸闷。
比如:有的老年人消费观念陈旧,对自己十分抠门。有钱舍不得花,生活单调,更谈不上享受生活了。有的老人,钱也不少,房子也不少,但他们活得很艰难,因为他们没有和孩子住在一起,平常又不肯请人,就连个钟点工也不肯找,家里脏兮兮的。锅汤能喝几天。一日三餐不见荤腥,只有儿孙们回家,才舍得上街去买菜割肉;大热天有空调也不开,只有来了客人,客厅里的电灯才舍得打开。宁皮肤让人过不去,也不肯让钱过不去。这里我并不是讲勤俭节约不好,更没有贬低一些老年人的意思,而我要说的是,人活一辈子,不太能亏待自己,要学会心疼自己,该花的钱要花,该享受的生活要学会享受。钱放着是一张纸,只有花出去了才叫钱哪!有些老年人,晚年生活自在逍遥,他们不为子孙谋,专为保健花。家务活请社会上的家政服务员或钟点工给他们做,又能腾出时间来干自己爱干的事。这样既解决了老来不方便的问题,又给别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人剩下的日子越少,越要过得更丰富多彩。
还有养儿防老的问题。有的老年人把晚年的一切都寄托在儿女的身上,钱都花在他们身上,供他们上学,为他们出国,操办他们结婚,给他们买房。有的过早地把自己的财产都分给了儿子,甚至连房产证都换上了儿子的名字,以至于自己“两手空空”,一旦儿子不孝,反目为仇,自己就处于十分尴尬的窘境。还有的老年人,没有主见,唯儿子之命是从,自己委曲自己。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词,叫“啃老族”。国外称这些把当月工资都花光、大项支出全靠父母的中国青年为“月光族”,这样的子女还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吗?还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吗?因此有人说养儿不能防老,养儿只能埋老,你意识到了吗?即使是一个孝顺儿子,今后要照顾的4个老人,抚养一两个孩子,还要天天上班工作,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他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呢?是靠儿女养活,还是靠自己养活自己,这种观念不该转变一下了吗?
再比如,人们用来形容世态炎凉的“人一走,茶就凉”,如果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这既是自然现象,又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很明显,人一走,不仅“茶”要凉,茶杯也要撤走,连茶叶也要倒掉,杯子下次就得换给别人用。如果人走了“茶”还是热的,还一直放在那没人喝的地方,倒是有点不可思议了。从这个角度讲,当你离开工作岗位后,不再工作了,人们和你接触少了,都在情理之中。如果退休后,你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观念,一旦感到别人对你的态度变化了,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自己摧残自己。我们干了一辈子,退下来有什么失落的呢,难道说让年龄要一辈子不干,他们就不失落吗?要不发明“激流勇退”、“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名词还有什么意思呢?有些老同志,由于对退休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退休后突然学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来看望的人少了,说话也不灵了,越想越窝囊,越想越生气,不久就病从心生,成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
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过好晚年生活,不能完全靠子女。在思想上、精神上要抓紧分离开。也不能完全靠社会,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还要有一个健全的过程。那么,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己。这就要有点市场意识了,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打好经济基础。早做准备,储备足够的养老金或加入养老保险。先保吃、穿、用,再说医、住、行。
30年前,宋子文先生就说:“人至老年为多事之秋,定要在家庭中充分有经济主动权,不临真正‘朝不保夕’时刻,切莫使经济主动权旁落他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足、满足,在感恩中活着。退休的老人们相遇,总爱翻古、怀旧。困难时期如何吃糖,文革时期如何到五七干校或者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不久又如何离职下岗。这几年又如何遭遇种种不幸。进而埋怨退休待遇不公,不断抱怨福利待遇不平衡,现职领导对自己不尊重。在家说话孩子不听,社会风气不正,上天实在不公。一翻一比,心中酸痛,不禁老泪纵横,既伤心又伤肝。要知道,活着就意味着快乐和充实,房子不宽,够住就行;票子不多,够花就行;一晶三餐,就饱就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好好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活着就是政治。我们许多老同志,如果不是活着,咋能看到粉碎“四人帮”,咋能看到自己的平反昭雪,咋能重返政坛?从某种意义上讲,活着就是经济。活着每月连发带挣几千元,一年就是几万,多活10年,就是几十万元,如果能再活30年,就是一个百万富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活着就是美,活着就是福。什么手机呀,网络呀,数字电视、数码相机……世界上的五谷杂粮能吃上,世界上的各种服装都能穿上,世界上的各种商品都能用上。岁月朊限好,景致真奇妙。还有什么想不能,还有什么看不惯呢?我们要知足、满足、长乐。无非是你下你的海,我趟我的河;你坐你的车,我爬我的坡;你吃你的老鳖,我啃我的干馍;你喝你的茅台,我喝我的白干。无非是你身体肥胖,我身体健壮。你夫妻感情大倒退,俺老夫老妻更和美。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对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有一位盲人,性格开朗,生活愉快。有人问他:“作为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盲人笑着回答:“我有什么痛苦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脚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瞳……”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比没了苦恼,比来了知足,真可谓明智豁达之人。
人一生都应该在感恩中活着,在感谢中活着,这样,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走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的回信这样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走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一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不是一件好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三个感因的理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无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它是对生活的爱和希望。
三、永葆激情,珍爱人生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走向幸福》一书中,将工作列为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在书中写道:“工作之所以为人们所南非,首先是作为解除烦闷的手段,其次是它给予人们获取成功和崭露雄心的机会。”
还有一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伯特得·腊塞尔在《怎样变老》一书中说:“但愿我在工作的时候死去,其他人将人继续做着我那未尽的工作。”
在英国,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的工人中,90%的人感觉工作的时候心情愉快。不少人说:年龄越大,越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相当多的人认为,设定一个固定的退休年龄对于英国是不合适的。
目前美国老年人退休后继续工作已成潮流。据美联社调查,约95%的在职美国人表示要在退休后继续工作,目前仍在工作或是在继续找工作的70—74岁的人数在迅速增长。他们希望通过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充实。对许多人来说,退休忆不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个过程,退休后先休息一段时间,再重新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回家休息,然后再工作。他们把退休看成一个阶段,而不是“一退到底”。
80岁的比果·菲松说:“工作是医治我的最好处方。”90岁的罗莎·芬格曼每周要上足37个小时的班。相当多的美国老人成了这场变革中的“弄潮儿”。
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中国泌尿外科的学术带头人吴阶平,年近90岁了,他告诫退休的老人,人生难得老来忙,千万不要完全闲下来。
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学者费孝
通老
先生从许多重要职务上退下来以后,一直到90岁,仍然调研不止,笔耕不止,探求不止。
我们许多老同志在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风风火火,生机勃勃。尽管工作十分辛苦,身体患有多种疾病,但从不叫苦、喊累,每天都感到很踏实,每天都生活得很有意义。即使病倒了,也不愿去住院,“小车不倒只管推”。因为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就是“革命加拚命,拚命干革命”、“活着就干,死了就算”。在人们的大脑中,基本上没有退休这个概念。一时间,退休二字成了谈虎色变的字眼儿,一提起“退休”,就让人们联杨到衰老、疾病,甚至生命的终结。一些人在位时本来身体尚无大碍,一旦从工作岗位(特别是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立即就百病缠身,像霜打的茄子,有的甚至很快走向生命的尽头。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离开了心爱的岗位和忙碌的工作,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事,难免有一段心理失衡,精神不振,人们是应该理解和宽容的。但最重要的是,退休者本人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其实退休并不是不工作,而是从过去的“我不得不工作”升华到“我愿意做我感兴趣的工作”的更高境界的过渡。找到一份感兴趣的工作后,你就可以在自己的时间里依着自己的快慢,干自己喜欢的事。更美好的是你免去了终年忙碌的辛苦,干多干少全由你自己的兴致。
我这里要说的工作并不是非得是有工资的工作,非得是正点上班的工作,非得是固定的、不变的工作,非得是国营的、集体的、机关的、事业的工作,非得是当领导的、当头头的才叫工作。
退休后,对于一个人来说,社会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例如:在各种社团组织、民间组织内做事;关心下一代,帮助教育青少年;拿起笔创作新的诗集或撰写回忆录;探索养生之道以及青春永驻的秘诀;成立一家旨在帮助他人的服务机构或做慈善义工;为退休者开设一个妙趣横生的网站;锻炼好自己的身体,经常帮助老伴量血压、测体温,减少医疗开支,不给组织和家庭找麻烦;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其成为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他人的一代;向青年学习,耐心帮助他们;理解本部门在职领导,热情支持他们的工作,不做蠢事,不说错话;当好义务物价员、交通员,义务为所在社区居民讲解法制课,为需要的人代写诉状;坚持电视新闻天天看,报刊杂志日日翻;绘画书法经常练,科学实验不间断。这些都是工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回到农村老家去,绿化荒山,开发沙滩。我们军休四所的芦行瑞还有一所的张立修不就是这样的楷模吗。也可以作些调查研究,反映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些实际问题。即使是给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帮上几天工也行,你看农村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把责任田让给子女,然后自己退下来休息的。相反,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了,不少农村在家从事劳动的大部分是386199部队,就是妇女、儿童、老人。老人们仍然是农村生产劳动的主力军。
老年人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无职无权,但并没有停止承担社会义务和应负的社会责任。随着寿命的延长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老年 人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积聚起来的知识、热能和经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因此,老有所为已不仅是老年人个人的需要,而且是社会的需要。老年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不仅仅是为社会作了什么,关键是重在参与,只要他们能够努力参与社会工作,就能赢得比单纯坐在家里或休闲度日更多的尊敬,使社会认识到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社会财富。
人们退休最怕脱离群体,脱离社会,脱离集体,那样就会感到寂寞。一旦感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多余的人,无用的人,或认为是被社会抛弃的人,没有了希望,没有了精神支柱和寄托,就会迅速衰老,甚至失去生存的希望。退休后有事干,有活做,就会在新生活中焕发新的青春,产生新的寄托。有不少人退休后又返聘到单位,每月也只是发二三百元钱,有人就不理解,认为掉架子,划不着。其实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人融入集体后的精神寄托问题。一般说退休后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只要注意好劳逸结合,不跟无业青年、下岗职工争饭碗,不让工作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对晚年的身心健康都是大有好处的。
目前,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教育思潮。就我国来说,第三年龄(即退休或低龄老年期)教育也在蓬勃发展。老年大学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创新。我们虽然退休了,但终身学习应该是人一生的追求,而且要贯穿生命的始终。不要说老的知识没用了,赶不上形势了,不想再学了。要知道,不管社会咋发展,年龄咋增长,老的知识还可以用,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既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又能辅导孩子,还能防止老年痴呆。读书健脑,读书增寿,何乐而不为呢?
一位法国老人退休以后,身体依然很健康,感到自己还应该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于是,他来到一家图书馆当上一名门卫。他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看到那些莘莘学子进进出出,心里感到充实和满足。但他心里又感到不能平静,他想:自己一辈子没上过大学,而今身在图书馆门口,实际上仍在知识殿堂的门外,虽然现在已经75岁了,但知识的大门对任何人都是敞开的,自己何不去为实现理想奋斗一番呢?于是他辞去工作,回到家发愤读书,终于在85岁时上了大学,90岁
时成了
博士。在他百岁生日那天,老人深有感触地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有许多时候,往往喜欢把年龄的大小,作为是否能够成功的标准,其实,成功和年龄无关。”
除了工作和学习以外,老人们退休后要慈心为人,善举济世。作为一位离退休的老人,可能没有太多的金钱,但有的是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时间、精神和无限的爱心。慈善者是出自一种高尚的情感,是生命的流光溢彩。它能提升人格,美化人生,和谐社会。每个人都要努力去结善缘、积善念、著善书、行善举、办善事、做善人。学会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善待人生。积极因素德行善,善如善终。做一个乐善好施、扶危解困的慈善老人。
退休以后,随着身体状况一天天下降,对老年人心理上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死亡,它震撼灵魂、牵动人心。死亡一日一日地逼近,使你不能不心上恐惧,以为来日不多,于是手忙脚乱,弄得身心两衰。其实,死亡是上帝平等赐给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权贵,下到平民百姓,大家机会均等,有什么可畏惧的!人这个字,有人说一撇是男的,一捺是女的;有人说,人这个字,一笔是胜生写成的,一笔是用死写成的。生死由命是唯心的,而命有生死却是应该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的。人总有一死,死有时却意味着永生。认识了死,才能活得更清醒,更有目标。意识到死亡,更会珍惜生命,抓紧做有价值的事情。意识到死亡,就会对青年人产生期望之情。意识到死亡,会更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使心胸更宽阔。怕死的人不一定长寿,不怕死的人快快乐乐,反而长寿。
我们要正确面对死亡,一是不想死,二是不等死,三是不怕死。“不想死”,就是现在流行的“活着的感觉真好”;“不等死”,就是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一切照样;“不怕死”,视死如归,因为人人都如此,怕也无用。要紧的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在不怕的问题上军队干部是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不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换来的吗!
不能因为有死亡的可能,就放弃前进的努力,只要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即使死亡突然降临,那也是无怨无诲,无憾无愧。我国著名书画家黄苗子,立下遗嘱:死后不穿新衣、不打扮,不容许任何矫饰和浪费。坚决反对开什么追悼会、座谈会,更不许宣布逐层批审和家属逐字争执言过其实或言不其实的什么“悼词”。骨灰拿到农村喂猪,猪肥了喂人,往复循环,仍为人民做点贡献。生前友好有约在先,趁活着之时,商定一天相聚,各自带上挽联,写上纪念的话,在能亲眼看到的时候,大家共同欣赏一番。比开什么追悼会,更有现实意义。这难道不是一种先进吗?
各位老同志、老朋友:
年龄大了,退休了,首先是形貌上有变化。老态老钟,变得不那么美丽动人了。在体质上有变化,驼背弯腰,变得不那么生动有力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增添了智慧美、成熟美、心灵美,我们虽然无力对抗衰老,但我们完全可以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延缓衰老的来临。参加革命为什么?许多老同志都已经向党向人民写下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现在还有一道题没有答完,就是将来身后留什么?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之外,什么都留不下来,包括人们十分看重的名誉、地位、财富。
只能是留有青白在人间,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赤诚贡献。同时不要忘记在困难时候帮助过我们,在痛苦时安慰过我们的人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留下最真挚的情怀、留下最纯洁的友情,当我们不在的时候,也要让人们记住我们的一些好上。人老了,除非万不得已,尽量少给别人(包括子女)添麻烦。让别人喜欢你,至少不讨厌你。不在了让别人心中还有你。
有人说,老年阶段是人生的大决战、总结局。“人生的胜负是根据60岁以后的拼搏结果来决定的”。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灵感,培养新乐趣,体验新生活,开创新世界。但愿我们的老同志、老朋友永不衰老,能够在大决战中取胜,在总结局中夺冠,践行三个代表,雕塑光荣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