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校园里,有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他的故事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当晨雾还未散尽,年逾八旬的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微微反光的实验台面,映照着他四十年如一日的身影。他就是中国著名预防医学专家、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吴逸明教授。他说,教育者的生物钟应该和时代的脉搏同频。
当多数人还在沉睡,吴逸明的一天已开始。每天凌晨5点,吴逸明教授总会准时到达校园。这个从大学时代延续至今的习惯,藏着他对教育最朴素的坚持。每日晨读时政要闻的笔痕,默诵英文文献的唇动,都在80岁的身体里长成了不肯褪色的求知欲。
1985年的冬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室里,吴逸明带着他的第一个研究生贾定武,购买有机玻璃和电线来制作电泳槽。当吴逸明带着学生亲手打磨零件时,他教会的不只是实验技巧,更是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初心。40年过去,这些学生的身影早已遍布祖国大地。40年未断的周四例会,如今成了连接课堂与祖国建设的桥梁。他用红笔圈出的严谨,化作学生们在各条战线的坚守。
他的学生这样说,吴拥军教授:吴逸明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在一块讨论课题的时候,大家都是平等的。周小山教授:我们觉得吴老师是我们在科学路上的一个真正的引路人,他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冯斐斐教授:吴老师始终关注着卫生毒理学科的前沿动态,总是把最前沿最交叉的思想和理念及时的传递给我们年轻人。
吴逸明在担任河南医科大学校长时期,他的办公室门永远为学生敞开,有人记得他在过年时带着饭菜看望锅炉工,有人记得他蹲在食堂后厨查卫生。在他眼里,育人从来不止于课堂,更在衣食冷暖的烟火气里。吴逸明教授常说,我要把学生当成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来对待,把他们带上正路。为他们的未来创造一个很好的基础。
吴逸明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经常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进步,勇于攀登,勇于奉献,为国争光。他始终坚守着一心为人,毫不为己的初心,一心一意服务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对学生,对学生家长,要具有高度责任心,绝不是我讲个课就完了,不是的,就像园丁一样,要把那花进行经营,该浇水的浇水,该施肥的施肥,该除虫的除虫,一个道理,你不能说我课讲完了,拜拜,到最后一个学生都不认识。
从河南医科大学校长到郑州大学副校长,从临床医学到预防医学,从科研到教育,吴逸明始终严于律己,毕生坚志克己。吴教授说干什么事,一定是要实实在在的做到,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老老实实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干活,这就是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