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历史学院(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肩负着郑州大学中原历史文化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和考古学科内涵建设实现突破的重任,进一步发挥一流党建的引领作用,让一流学科建设有方向有灵魂,成为学院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建引领,关键在于使基层党支部成为凝聚师生的“主心骨”,使党员干部成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领头羊”,使全院师生成为一流学科建设的“生力军”。为充分发挥一流党建对一流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历史学院党委...
9月3日,历史学院(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召开“十四五”规划论证会。历史学院执行院长安国楼、党委副书记田昊然、副院长陈朝云及各系主任、副主任、学科骨干教师30余人参加会议,田昊然副书记主持论证会。安国楼院长全面汇报了学院“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取得成绩及,详细介绍了“十四五”规划制定工作,指出历史学院(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中原历史文化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为主线,秉持坐风立雪求是...
近日,范季融、胡盈莹基金会向我院捐赠《西清古鉴今访》一套(三册),业已入库我院图书资料室,供全院师生阅览。《西清古鉴》为集录清宫铜器收藏的重要图籍,后因种种原因,其中的铜器散落多处,扑朔迷离。经过六年辛苦搜寻、整理、编录而成的《西清古鉴今访》,厘清了《西清古鉴》铜器收藏及流散过程,在故本基础上,增加了高清器物图、铭文拓片及其它信息,有助于全面了解《西清古鉴》收录铜器的“前世今生”。范季融...
近日,第九届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公布获奖名单。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10项作品获奖。其中,由崔天兴副教授指导,历史学院2018级研究生付建丽所撰写的《绿松石制品的模拟实验与裴李岗时代绿松石的利用策略》一文获得李济考古学奖学金。此外,由郜向平副教授指导、2017研究生张少蓓撰写的《荥阳官庄遗址出土陶范制作工艺研究》...
8月22日,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庄国土教授受邀通过线上形式,为我校相关专业师生作题为“21世纪前期海外华商新特点”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越南研究所所长、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郑州大学分中心主任于向东教授主持,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分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
郑州大学国际化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总结评估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交流会在历史学院召开 2020年8月13日上午,郑州大学国际化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总结评估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交流会在历史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同志和各院(系)分管负责同志参加。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陈可猛对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对历史学院国际化工作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向各单位与会人员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