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千锤百炼,淬火成钢。为进一步增强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深入推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技能提升,历史学院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以及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2023年度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豫工文[2023]59号)文件要求,于2023年6月25日在教工之家举办了2023年度河南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教学技能竞赛的预选赛。历史学院...
5月26日上午,南开大学英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江沛教授在历史学院二楼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晚清电报引入之争的历史意蕴”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学院副院长谢晓鹏教授主持,中国近现代史专业5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讲座伊始,江沛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经历和心得,强调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应引入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思考,技术和经济能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
2023年5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教授受邀在历史学院五楼报告厅为学院师生作题为“作为区域的‘华北’渊源及流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安国楼教授主持,学院共9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围绕古无“华北”、近代创造“华北”、学术想象中的“华北”、界定“华北”之困难、如何定义“华北”等几方面展开。讲座伊始,仲伟民教授以“华北”概念为...
2023年5月30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彭勇教授受邀在历史学院教工之家为学院师生作题为“谈‘三交’史料的收集、研究、辑录与入库”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吴志远副院长主持,学院几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围绕“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的意义、全国“三交”史料的编纂体例、“三交”史料收集的组织过程等几方面展开。讲座...
2023年5月28日下午15点,云岗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杭侃教授,在历史学院三楼教工之家为考古专业师生作了题为“云岗、龙门与敦煌”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郑州大学副校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韩国河教授主持,历史学院7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讲座。杭教授以中国石窟寺开凿和发展的时代为脉络,将凉州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北魏大石窟群等五个重要石窟地点进行串联,讲述各大石窟的承继关系、历史...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活动团来到我院“中华源”考古实验室(人骨实验室)进行采访。实验室定位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工作要求,以中原地区丰富的文物资源和考古学、历史学等优势学科为基础建立的特色鲜明的考古实验室。实验室目前共收藏黄河流域古人类资源12000余例,一直围绕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