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历史地理研究团队在陈隆文教授的带领下,与国内知名的黄河科研团队合作,对黄河下游地貌的变迁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野外调查。参与单位包括水利部减灾中心、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科院高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等。此次考察旨在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深入研究黄河中下游地貌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为探索全新世以来该地区黄河变迁与人地关系演变积累野外调查资料。
在实地调查中,研究团队先后对洧川鸿台寺所在岗地周边、岗李村天宁寺所处岗地一带区域、鄢陵县许由寨以及扶沟县雾烟山地区的地层进行了取样和剖面研究,总行程约220公里。通过对剖面沉积物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了关键证据,证实了黄河水力搬运和冲积作用在塑造黄河中下游地貌方面发挥了重大影响,为黄河下游地貌成因提供了全新的证据。
研究团队在鸿台寺北侧岗坡地层剖面中,发现存在显著的钙化和胶质化混合现象,沉积土壤颗粒较大,与黄土高原的黄土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源于三门古湖决溢时水流的搬运。从沉积物构成及颗粒度分析来看,该地貌形态形成时间应在2-3万年之间。这些证据揭示了水力搬运和冲积作用在黄河中下游地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该地区地貌的基本形态和物质基础。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黄河下游的岗地不仅是古代黄河下游地貌的显著特征,而且是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的核心区域。自1万年前起,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和古寺庙等人类活动痕迹均依托岗地而建。这一现象表明,岗地不仅是流域内重要的地貌标识,更是古代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带,这其中蕴含着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值得学界进一步关注研究。
此次野外考察为黄河中下游地貌形成探寻了新的证据,同时也揭示了流域内岗地的构成、分布及其与中国早期古代文明在此区域内的起源、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这些发现不仅充实了团队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历史环境的认知,而且为未来该区域内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将持续深度合作,推进这一区域内黄河下游地貌形成、演变及其与早期文明关系的环境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
(供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孙煌)
研究团队于鸿台寺周边岗地进行剖面研讨
岗李村天宁寺一带岗地剖面和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