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3921日,由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协办的“文明交流与互鉴:仰韶文化国际论坛”在郑州大学召开。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玛丽露易斯·斯蒂格·索伦森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克里斯多夫·埃文斯教授,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研究员,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研究员,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国河教授出席。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陈朝云教授主持开幕式。

韩国河教授在致辞中对郑州大学和郑州大学考古学科进行介绍,回顾仰韶文化发现的历程,肯定了仰韶文化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走向深入中的重要地位,并强调剑桥大学在世界考古学中的重要贡献,也对今后双方在考古研究、师生互访、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成果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出了要求。

任伟教授在致辞中对仰韶文化的价值,河南省在仰韶文化考古发掘、保护和展示中的相关工作做了介绍,希望此次国际论坛对探索仰韶文化重大价值、扩大仰韶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更大贡献。

仰韶文化持续约两千年,上承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下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庙底沟二期等文化,是解读一万年文化史、中华文明起源的最好实证。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仰韶文化发现100年来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广大考古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此次联合剑桥大学举办“文明交流与互鉴:仰韶文化国际论坛”,既是传承弘扬以黄河为代表的大河文明的重要实践,也是依托考古研究推进中西方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举措。

会议的研讨环节,共9位专家围绕仰韶文化相关研究进行发言,内容涵盖传统考古发现解读、分期与分区研究、社会生活史探索、区域聚落研究、美术考古、考古与文献的阐释,还有运用人工智能对仰韶文化考古发现陶塑头像的识别研究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魏兴涛研究员从仰韶文化的重要地位、考古实证、阶段性特征及核心价值等三个方面介绍仰韶文化考古新发现与初步认识,对仰韶文化文明发展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进行详细解读,认为仰韶文化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主根脉。剑桥大学玛丽露易斯·斯蒂格·索伦森教授对匈牙利Százhalombatta这处青铜时代重复垫土使用的高台式遗址的发掘及其房屋建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考古研究如何从描述变成解读史前社会生活的挑战。郑州大学张莉副教授从丝绸、小米、小麦、冶金术、家养羊等的起源、传播介绍了早期史前丝绸之路,认为内蒙古西部、甘青地区所在的额济纳河交流区,应是中国境内史前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线。剑桥大学莉莉安娜·达努塔·雅尼克博士介绍了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对仰韶文化出土陶塑人头像的面部表情进行分类解读的研究成果,对陶塑表情背后的器物形态、所处位置、使用功能等提出了思考。郑州市文物局顾万发研究员对仰韶文化中的西阴纹、几何化鱼纹、可能的太阳纹等图案与库库特尼—特里波耶文化的同类纹样进行比较,认为其可能已经表达某种信仰或权利,部分纹样在早期的权杖上也有发现,应是两地区权杖文化交流的结果。剑桥大学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教授以英国中部Barleycroft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考古发现为例,介绍他们在河流泛滥区的工作方法、理念,如何通过采样、多学科合作开展古代环境和聚落变迁研究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靳松安教授从研究现状、分期与年代、文化因素分析和聚落形态演变等方面对汉水中游仰韶文化进行介绍,认为该地区仰韶文化的剧烈变革,对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剑桥大学杨国华研究员介绍了剑桥大学“仰韶文化百年研究史与遗产影响”项目的设置原因和研究目标,认为已经到了以仰韶文化符号和社会为研究重点的新阶段,但要真正理解仰韶文化的社会环境和面貌,还需要形成以学科交叉为特点的前沿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燕明研究员从考古与文献、考古学文化和早期城市、考古学文化与早期国家三方面对夏姒姓族群、中原其它姓氏族群和东夷族群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与归属进行阐述,揭示了龙山时代以中原为中心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加速发展、夏王朝最终诞生的复杂过程。

“仰韶文化国际论坛”是探索仰韶文化重大价值与国际影响力的积极有效尝试,也是郑州大学加强考古学科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为深化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扩大仰韶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重要的贡献,充分发挥新时代考古学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使命。来自剑桥大学“仰韶文化百年研究史与遗产影响”项目组、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上一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成功举办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构建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博士后论坛

下一篇:郑州大学举办多维视角下鄂豫皖苏区史研究暨第十一届近现代河南与中国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