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01111日下午,应历史学院邀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芬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胶东半岛大汶口文化贝丘聚落的生业与社会》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历史学院郜向平老师主持,师生60余人参加。

2006年,为探讨胶东半岛史前聚落获取资源的范围与种类、资源与聚落分布等问题,山东大学等对胶东半岛丁字湾进行了资源域调查;同时为探讨基层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问题,于20072013年对即墨北阡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并对所获资料进行了多学科合作研究。北阡遗址发掘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房址、墓葬、灰坑、火烧面等,以及大量陶、石、骨、蚌器及人工栽培农作物、野生植物和动物遗存。对田野工作所获资料的综合研究分为八个方面:人骨、动物、植物遗存研究,稳定同位素分析,陶器、石器、古环境及社会研究。在动物遗存研究中尝试了北阡遗址动物遗存可供肉量的估算;植物遗存研究表明出土非农作物比例明显低于农作物遗存,发现了水稻遗存。王芬教授指出,将稳定同位素分析、植物浮选等方法一起进行分析,能相互印证,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

王芬教授认为,北阡聚落的社会组织分为四个层级:以单体房屋为代表的家户,居住中心内房屋的组合为代表的家族、一个广场和与之相对应的居住中心和二次合葬为代表的家族联合体、聚落为代表的社区。居民社会关系平等简单,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同级的社会组织之间不存在控制关系,无等级分化迹象和分节社会的典型特征。

王芬教授对发掘收获和多学科合作研究进行了展示与分析。大汶口文化时期北阡居民已经发展出以黍和粟为主的农业体系,同时采集野生植物和坚果的活动一直存在。软体贝类和脊椎动物是北阡聚落主要的肉食来源,其中陆生哺乳动物是北阡居民一直主要的肉食来源,软体贝类则是日常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从不同时期来看,先民食谱中C4类植物和陆生动物的消费比重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加,海洋类资源消费比重逐渐降低,最终成就了以家猪为主的稳定肉食来源。这为贝丘遗址衰退的原因提供了重要信息。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与王芬教授围绕社会礼俗、墓地研究和多学科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上一篇:历史与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项目中期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国学系为2020级人文科学试验班学生举办专业认知与学习答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