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5
月
15
日
下午,历史学院青年教师沙龙如约举行。本次沙龙由马伟华博士主讲,主讲的题目是《时分秒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以九十六刻制为中心的探讨》。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中国古代计时制度简介;第二,百刻制的演变;第三,明末清初九十六刻制的传入;第四;百刻制与九十六刻制的论争。报告主要阐述了我们现代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时分秒”制度是怎样传入中国并和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相碰撞交融的过程。报告指出,明末清初在耶稣会士的推动下,西方采用九十六刻制记时的观点流传开来。顺治年间九十六刻制曾被推行,康熙历狱中杨光先与汤若望就百刻制与九十六刻制展开论争,九十六刻制成为西法的错误之一。南怀仁重申了九十六刻制与十二时辰制配合更为简便的观点,伴随着西方历法正统地位的重新确立,九十六刻制最终在中国确立。九十六刻制的命运与西方历法的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百刻制与九十六刻制论争的根源在于中西历法采取不同的计量体系。
因为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一分钟六十秒这种计时方法早已成为生活的常识,因此这个报告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如: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辰的计时方法是如何发展而来的?西方的时分秒制度又是如何确立的?中国古代模糊的时间概念相对应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如果至今我们仍然使用的是十二时辰的百刻制,我们的社会会是什么样的?中国古代的普通人是如何看待时间的,是如何来管理一天的一年的生活的?六十甲子说明中国也有六十进位的理念,为什么没有使用的时间划分上来?中西之间的时间划分究竟哪个更适合人类生活?钟表是如何普及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特别是各种考古发现引发的探讨,如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距今
4500
年
12
等分就出现了而且非常精准能说明什么呢?如方位的不同是否会导致人们认识时间的不同?……
虽然大多数问题都只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这种思想的碰撞、不同学科、研究方向之间的交流的确达到了我们举办学术沙龙的目的。学术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碰撞。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精彩的学术沙龙带给我们新的感悟。(历史学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