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历史学院2017年春季游学会讲在巩义市、洛阳市、洛阳嵩县和伊川举行。历史学院师生共170余人参加了此次游学会讲。
8日上午,师生们参观考察我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古代帝陵之一的宋陵。宋陵开创了几种设置陵区的先河,形成了理论严谨、独具特征的皇家丧葬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随后前往洛阳考察了汉魏洛阳城遗址、回洛仓和定鼎门遗址博物馆。通过对这些历史遗址的深入考察学习,师生们深刻感受到古代洛阳城的恢宏气势,加深了对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的理解认识。
9日上午,以”明道致知 程门问学”为主题的历史学院2017年春季会讲在洛阳嵩县二程故里举行。郑永福教授以“漫谈经学与程朱理学”为题设坛开讲,郑老师从“经”的初义开讲,梳理了从经学发展为理学的脉络渊源,分别讲述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理学的发展过程以及理学的分化及影响。郑老师指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虽在南宋以后逐渐南移,但理学在河南的学统却未断绝。郑老师引经据典,把河南理学学统的传承进行言简意赅的梳理,从李敏修先生到嵇文甫先生再到胡思庸先生传承至今理学观念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师生们在二程故里进行了考察学习活动,嵩县田湖镇镇长李兵主持本次活动,嵩县二程理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建设给同学们做关于二程理学文化的报告,嵩县司法局局长刘云明、历史学院教授郑永福、国学系主任戴庞海、副主任侯磊等教师参加本次活动。吴建设先生把二程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国家治理、家风建设、个人修养三方面详细论述了二程理学对社会发展的的积极意义。下午,师生们赴伊川参观考察了程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游学会讲,同学们游学所见、所闻、所悟与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得以有效互补,加深了专业认识,开阔了专业视野。在此次游学会讲活动中,以实践学习的方式将中原历史文化融入学院文化建设之中,让同学们感悟“如坐春风”、“程门立雪”之精神,加深对“坐风立雪,求是维新”院训精神内涵的理解,彰显了我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原历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对我院培养一大批中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高水平人才及建设一流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