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9月13日,郑州大学举办区域抗战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暨第十三届近现代河南与中国学术研讨会。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社语处处长韩冰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处长牛珂珂出席开幕式。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院、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人民武装部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单位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历史学院党委书记王琛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利国副书记致辞,介绍郑州大学建设发展情况的同时,指出研讨会的重要意义。河南作为华北、华中抗战的重要战略区域,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研究区域抗战史,对认识抗战全局、弘扬抗战精神、汲取历史智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表示,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推动区域抗战史料的整理、研究与转化应用,把红色故事讲述好,把革命传统发扬好,把历史接力棒传递好,激励广大师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觉,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发有为。

韩冰处长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原抗战的重大历史意义特别指出河南军民在抗战中的牺牲与贡献。围绕区域抗战史研究的价值,他认为研究河南抗战史是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的源泉,可为新时代中原发展提供精神滋养;区域史是整体史的重要支撑,深耕河南区域抗战史才能精准把握全国抗战史脉络;学术研讨会为抗战史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可推动研究范式创新与成果转化。

牛珂珂处长从党史研究的专业视角出发,指出区域抗战史研究首先应坚持正确历史观,把握研究方向明确区域抗战史研究必须置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观框架下考察,既要凸显区域特色,更要坚守历史真相,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应打破学科壁垒,创新研究方法突破单一学科局限,为学术探索注入新活力。最后她特别强调区域抗战史研究的现实价值,提出要强化资政育人功能让抗战精神走进大众、浸润人心,实现“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目标。

本次研讨会由郑州大学主办,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人民武装部郑州大学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河南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基地承办,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二研究处郑州大学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协办。与会专家围绕区域抗战史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河南抗战史等主题,立足学术前沿,开展大会主题报告与分组研讨交流从军事、医疗、科技、教育、社会生活、外交互动等多元维度,对全民族抗战时期的军事力量建设、医疗物资保障、根据地发展、沦陷区治理、民众动员及华侨救亡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度解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

闭幕式上,学院副院长巴杰教授作会议总结,认为本次会议的大会报告高屋建瓴,分组讨论精彩纷呈,重点介绍了我院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和郑州大学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河南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基地近些年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希望各位专家继续支持我院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

我院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和两个省级研究中心(基地)将进一步聚焦河南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问题,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充分发挥近现代史学科、党史学科的资政育人功能,为更好地凝聚新时代发展力量、助力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贡献郑大力量。

上一篇:我院举办青年志愿者培训大会

下一篇:我院退休教师詹方瑶接受香港《文汇报》香港抗战史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