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日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四大注史工程”的“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7318部史书已经出版,还有6300余册编纂完成,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全部面世。著名历史学家、郑州大学中国史学科特聘教授陈长琦先生担任《周书》与《北齐书》两部史书的主编,扛起厘清与活化北朝关键历史典籍的重任。这一学术盛事获得权威媒体《新华每日电讯》的专题报道,凸显了该工作在国家级文化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今注本二十四史”旨在为传世“二十四史”进行全面、精善的校勘与注释,以形成一套契合现代学术规范、汇聚最新研究成果的经典版本,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陈长琦教授的加盟,为该工程注入了核心专家力量。

陈长琦教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著名专家,曾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其学术造诣深厚,尤以对这一时期政治与制度的精深研究享誉学界。由他主持《周书》与《北齐书》的注释工作,充分体现了“今注本”工程“延请专家,史家注史”的根本原则。

《周书》与《北齐书》是研究北朝后期历史,理解隋唐盛世源流的核心文献,但因其史料来源复杂、文本流传中多有散佚,历来是研究的难点。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陈长琦教授在受任主编后,已为这两部史籍的注释工作确立了清晰的学术路径。他特别强调,新注本不仅要解释文字训诂,更核心的任务在于“讲清史源”与“补充史事”,即深入考证历史记载的源头与背景,并通过钩沉各类散见史料,弥补原书记载的缺漏,从而为学界提供一个脉络清晰、史实丰满的权威读本。

附:新华网报道http://www.xinhuanet.com/20251010/2733623e4f4c4ef180466f2e1aec8c25/c.html

上一篇:《河南文史资料》刊发袁祖亮教授文章

下一篇:历史学院举办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