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由历史学院祁梁副教授指导的博学读书会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祁梁老师以及10位同学参加。读书会面向历史学院师生,以史学著作为主,兼含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著作,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本期读书会聚焦孔飞力《叫魂:1768年的妖术大恐慌》(以下简称《叫魂》)。活动伊始,祁梁老师为在场学生梳理《叫魂》的文本逻辑,精准勾勒出书籍梗概。他从自然与社会双重维度切入,详细阐述了18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农业危机、小冰河期等自然因素,以及红薯、土豆等新作物引入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动,为“叫魂案”的发生搭建起详实的背景框架。最后从民众的恐慌心理、官僚的因循敷衍以及乾隆皇帝的统治焦虑三个层面剖析了不同阶层面对这一恐慌事件的态度,见解深刻独到。
随后,参与同学依次分享自己的观点。首先,同学们分析了“叫魂”事件本身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社会影响,还将其与现代社会现象紧密关联。通过对比18世纪的妖术恐慌与当下网络暴力,探讨了群体心理和信息传播在不同时代的共性与差异。其次,从历史研究的专业视角出发,大家对绝对忠君观念、官僚君主制等核心概念在“叫魂”事件中的具体呈现进行了分析。在探讨皇帝与官僚体系的互动关系时,有同学提出,乾隆皇帝对“叫魂”事件的直接介入,背后隐藏着复杂而微妙的权力博弈,这一观点引发了关于常规专制权力与皇权互动模式、官僚阶层权力掌控策略的热烈讨论。最后,同学们还援引马克斯·韦伯关于官僚体系的经典论述,对历史上官僚制度的特征、演变及其在权力运作中的角色进行反思,进一步深化了对传统政治体制的理解。
活动尾声,同学们围绕书中涉及的官僚君主制、密折制度以及常规权力与专制权力的关系等学术难点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不断。祁梁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困惑,给予了专业且详尽的解答,为本次讨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博学读书会历时三个小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中拓宽了学术视野,加深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叫魂》所揭示的历史经验不仅为解读过去提供了丰富素材,更为思考当下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借鉴。博学读书会将继续秉持促进知识交流与学术探讨的宗旨,为成员们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思考的深入发展。
供稿人:刘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