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圆满完成了本科生学位论文及答辩工作,确保了全体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整个过程中,学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学位论文的推进和答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本科生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面临着不少难题。一些学生过度依赖AI工具,导致论文内容缺乏原创性,逻辑连贯性不足,甚至出现与主题关联性不强的内容;还有学生对论文格式规范掌握不到位,存在目录编排混乱、引文标注不标准、参考文献格式错误等问题;另外,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范围过大,难以在有限的篇幅内深入研究,使得论文内容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针对性。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部分毕业困难的学生,学院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判。教学副院长吴志远牵头统筹,结合系主任孟巧颖、刘涛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解读,制定了“一人一策”的帮扶方案。论文指导老师团队在孟巧颖、刘涛的协调下,针对AI使用过度的学生,强化学术诚信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将AI生成内容与一手史料相互印证;对于格式不规范的情况,教务员刘帅按照郑州大学论文格式细则通知说明,指导老师逐页批注修改等。同时辅导员代志林、高梦瑶实时跟踪困难学生的论文进度,注重缓解焦虑情绪。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不仅顺利完成了本科生学位论文及答辩工作,更实现了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怀与支持,帮助毕业困难的学生克服障碍,最终让全体本科生都得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迈向人生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