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郑大史学青年学术沙龙(第七期)在历史学院301会议室成功举办。学术沙龙由赵满老师主持,中国古代史专业二十多名师生与会。
梁远东老师和刘亚男老师分别做了论文报告,并邀请袁延胜教授、焦培民教授与李晓敏教授等专家进行点评,梁老师与刘老师也进行了互评。梁老师首先作题为《布政之宫:<太平经〉对汉代明堂功用的发展》的报告,探讨了汉代经学与政治中明堂的功用,以及《太平经》中所论地上名堂和天上名堂之功用。刘老师作题为《从子产到孔子:思想发展的两条路径》的报告,指出孔子对子产思想或否定、或肯定,进而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一建立过程反映了思想演进的两条途径:一是否定—调整,二是肯定—深化。
在点评环节,点评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论文切入点、选题角度、资料运用、整体的论文思路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从论文题目的修改、史料的扩充、文章结构与格式规范、研究方法的运用、论点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两位老师认真听取专家点评,并围绕论文中的相关问题与在场专家进行交流探讨,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中,参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并表示受益良多。
郑大史学青年学术沙龙为我院青年学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了史学领域的学术探讨与思想碰撞。历史学院将持续开展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为学院师生的研究和学习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助推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促进历史学院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学科建设的发展。
(供稿人: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