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坚持政策透明、规则公平、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健全。
2.坚持科学选拔、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注重对考生学业知识考核,也要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既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一贯表现,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考生、服务考生,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二、复试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确定复试名单及复试差额比例
1.差额比例:所有专业均按120%的比例进入复试。
2.复试考生名单统一在本院官网主页公布,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及总成绩等信息。
(二)复试方式和时间安排
1.复试方式:现场复试。
2.复试时间、地点:
(1)复试分组:
中国史分为中国古代史组,中国专门史组、中国近现代史1、2组共四个组。各组复试和面试招生简章所规定的内容。
世界史分为世界专门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三个组,各组复试和面试招生简章所规定的内容。
(2)复试时间、地点见下表:
分 组 |
专业笔试时间、地点 |
专业面试时间、地点 |
中国古代史组 |
2025年3月28日 核心教学区南2505 |
2025年3月29日 历史学院204室 |
中国专门史组 |
2025年3月28日 核心教学区南2505 |
2025年3月29日 历史学院311室 |
中国近现代史1组 |
2025年3月28日 核心教学区南2505 |
2025年3月29日 历史学院207室 |
中国近现代史2组 |
2025年3月28日 核心教学区南2505 |
2025年3月29日 历史学院206室 |
世界专门史 |
2025年3月28日 核心教学区南2506 |
2025年3月29日 历史学院205室 |
世界近现代史 |
2025年3月28日 核心教学区南2506 |
2025年3月29日 历史学院203室 |
世界地区国别史 |
2025年3月28日 核心教学区南2506 |
2025年3月29日 历史学院301室 |
3.面试程序和要求:
(1)面试基本流程:考生现场通过抽签方式随机确定小组及顺序;未轮到的考生在候考区等待;面试时,考生可展示反映能力与水平的获奖证书、各类证明等材料。
(2)评分:各招生方向成立面试小组, 各组统一成绩评定标准,现场独立打分,面试后进行成绩汇总和登分。
(3)学院对考生复试进行全程录像录音。
(三)资格审查
1.提交材料内容要求:考生复试前应向我院提交准考证、二代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生证、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所在单位公章)、考生所在单位出具的政审材料、郑州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单等报名材料。
身份证、准考证等照片应与考生本人一致。对不符合教育部和我校招生简章相关规定的考生不予复试。与学信网上学籍学历信息不匹配的考生,复试时必须提交国家认证机构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提交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在校生证明,同时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在线验证。
2.提交时间:一志愿考生应于3月27日报到时提交;调剂考生参照研究生院和我院官网公布调剂工作办法。
3.提交方式:现场提交。中国史和世界史考生提交资料地点设在历史学院301室。
4.学院对考生报考资格、相关证件(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复试资格等进行严格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四)复试的主要内容及权重
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满分按20分计,单独进行,每位考生的测试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每个复试小组安排2名外语口语流利的老师具体负责。首先,集中进行听力测试,之后分别进行口语考试,口语采用随机问答形式。
专业能力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占复试成绩的80%。笔试内容为招生方向的专业基础科目测试,时间为2小时,笔试成绩满分按30分计,占复试成绩的30%;面试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科研成果、本科成绩等方面,采用抽题应试和随机问答等形式,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满分按50分计,占复试成绩的50%。
复试成绩占比权重为50%。
面试时抽题方式和原则
面试时,学生先抽取一道必答题作答,然后由面试老师随机提问2-4个问题。
复试还需综合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及身体状况,考核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此项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成绩及公示
1. 复试成绩全部量化。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复试成绩=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成绩(占20%)+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占80%)
综合成绩计算办法:
考生综合成绩=折合百分制后的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复试总成绩≥60分为合格。
成绩公示:复试结果在我院网站按专业公示,各专业分别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如综合成绩相同,按初试成绩降序排列;如综合成绩和初试成绩均相同,则按复试时的专业能力考核成绩降序排列。
不予录取的情况:复试总成绩低于60分者,或复试期间审查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者,或考试违纪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不予录取的考生将在复试结果公示表备注栏中注明。
(六)体检
体检在入学报到时进行,具体方式和安排按研究生院的通知执行。
三、调剂
我院中国史、世界史各专业是否接收调剂考生,将在一志愿考生复试成绩出来后确定,届时调剂工作办法将在我院官网公布。
四、录取工作
在本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及我校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根据我院今年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时先按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录取人数按学校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
我院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其他要求
1.考生复试时应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2.录取类别的选择。我院仅接收全日制考生,考生均需按相关规定提供政审材料,完成调档(全日制)、协议签订事项。具体提交方式和时间以研工部通知为准。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我校不承担责任。
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方式可选择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不转入我校,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并提交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的定向就业协议。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毕业时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的工资关系和人事档案必须转入我校。
六、监督与申诉
1. 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本院的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及复试专家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严禁发生违纪违规事件,违者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2. 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本院的纪检人员要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本院招生领导小组报告。校纪委及研究生院将选派专门人员,通过现场或录像巡查、抽查等方式,全面、有效监督复试全过程。同时,本院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实行全程录像录音,录像或录音的存储介质由我院保存至考生毕业备查。
3. 实行申诉和复议制度。考生的合法权益应得到保护,要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本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责成复试专家小组进行复议,并将复议结果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监督电话:0371-67739212,咨询电话:0371-67783390
历史学院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