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正文

师德师风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主题教育征文评选结果,我校共有8件作品获奖,其中,我院教师邓燕平《文以载道,以德化人——记张倩红教授教育家精神》获河南省师德教育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

获奖作品充分展现了我院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事迹风采,显示了我院以高质量师德师风建设赋能一流大学建设的成效。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引领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感,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历史学院的力量。



文以载道,以德化人

——记张倩红教授教育家精神


又到一年毕业时,六月的校园骄阳似火,毕业的学子脸上洋溢着青春而热烈的笑容,挟朋带友拍照于眉湖之岸、厚山之巅与钟楼之前与母校作最后的告别,留下最美的回忆。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收获的时节,更是一个感恩的时节。傍晚之瑕,漫步于校园,看着一张张灿烂年青的脸庞,十年前的思绪涌上心头。对于这所就读于七年之久、工作二年之久的母校郑大,无时无刻为我提供知识的呵护与滋养,感谢郑大的培养。在这里我也遇到了一生的导师张倩红教授。从当时懵懂的少年,到现在走上三尺讲坛,张老师帮我完成求学的梦想,又带我走上学术的道路。张老师可谓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谢谢您,成长的引路人!张老师身上具有的精神财富使我受益终生,照亮每个学生,给每个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树立榜样。

秉持家国情怀,心系祖国教育。张老师多年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民众和学生的需求呐喊,心系国家安危与国民精神的培养。张老师关注的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对河南教育、社会现实、当代中国、人类命运的关切。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老师就高校智库建设、高校思政教材、维护国家安全、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提出建议。就当今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历史学是个冷门学科,做学问更是做冷板凳。张老师却时常告诫虽然我们所处的学科不是社会上所追捧的热门专业,但是我们要精下心来,努力钻研,虽微致远,努力挖掘学科中的精神财富,服务于国家战略。许多事情没有回报,张老师鼓励我们,做事不要总想着回报,只要对学科有益的事情,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张老师长期致力于纳粹大屠杀教育研究,希望其对中国的大屠杀教育有所启迪,在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多次提案呼吁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设为国难日。当关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议通过时,张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泣。张老师用行动践行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知识分子的使命。

躬耕学术,自成一家之言。张老师虽然担任行政职务,但在完美完成行政任务的同时,却笔耕不辍。张老师在带领着团队攻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犹太通史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但张老师总是以家国情怀勉励着自己,勉励着整个犹太通史团队。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完成七卷本的317万的著作。张老师带领犹太创新团队做的另一件伟大的事情,就是每年出一本《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至今已坚持九年,每年的蓝皮书发布会时,与会专家总是毫不吝啬和佩服地赞叹到出一本蓝皮书容易,但连续九年做同一件事情,实属不易。张老师在学术领域辛勤耕耘,得到国内教育部门和同行的高度肯定。张老师的学术成果曾两度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作为学术领域最高的奖项多少行业翘楚获得一次都难能可贵,更何况获得两次。张老师在谈到学术时,总是饱含深情,滔滔不绝,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张老师对天道、学术、家国的挚爱与追寻。

立德树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老师作为众多学生的指导老师,把青春和毕生心血都奉献了给了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张老师,不仅是学富五车的名师,也是可以和其谈天说地的挚友,更是和蔼可亲的亲人。张老师自从教以来,已经培养了30多名国内外博士生和70多名硕士生,更有无数的本科生受其教诲。张老师可贵品质在于以身作则,以其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张老师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在犹太学术领域,张老师可谓学界泰斗,著作等身,但张老师还是在坚持学习,这尤其是在她还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白天联系她时,她总是在开各种会议和处理学校各种事务。于是,只能晚上去张老师办公室向其汇报学习心得,但每次去其办公室找她的时候总是看她还在学习马恩著作和国内外新出版的著作。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时刻感染着每位学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的必修课。张老师总是一丝不苟修改着每位学生的论文,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修订、逻辑的推演,张老师总是耐心地给学生的讲解。每篇文章张老师会叮嘱学生修改一两年,直到能在顶尖期刊上发表为止。在张老师的叮嘱下,许多文章取得了不错效果。当获悉张老师青年时代怀孕期间,为完成论文前往北京和上海各地查找文献时,深深为张老师的求学精神所折服。张老师时刻关心着学生的生活状况。还记得7·20郑州特大暴雨期间,无情的洪水肆虐郑州,当时整个学校也受到影响,购物、用餐也不太方便,张老师每天中午给我打电话把她的饭送给我,关心我能不能吃饱,学习受不受影响。还记得2022年10月份正处于疫情封控期间,当时全学校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在疫情没有明朗的时候,学校感染人数不断新增。张老师吃住在学校办公室,指挥着学校抗疫行动。当时我也留在学院抗疫队伍之中,每天为封控在宿舍中的学生送餐。让我十分感动的是张老师经常打电话联系我,询问我在抗疫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鼓励我在抗议的过程中注意科学抗疫,多次要将学校分配她的水果赠予我,在那个艰难的时刻,张老师就像一道光,让我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为了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张老师总是自掏腰包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其度过艰难时刻,并成为优秀的毕业生。张老师还总是用其自己的经费为研究中心购买图书资料和举办学术会议,多年来惠及无数怀有学术梦想的学子。受张老师的感召,众多老师参与到资助贫困生的行列中去,让爱心传递下去。

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为学为师的道理,明白了真心、爱心、耐心和静心对于她对自己学生的付出可谓是公而忘私、呕心沥血!她位居学校领导,却又那么平易近人;她治学硕果累累,却又那么谦虚好学;她教育学生刻苦努力,却又那么情真意切、关怀倍至。我发自内心的觉得在张老师身上学到了人间大道,此生足矣今天,作为郑大教师一员,在教学过程和科研过程中,时刻秉持着张老师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够感染每个学生,对人间大道追求生生不息。




上一篇: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