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郑州大学举行“嵩阳大讲堂”徐宗本、叶向东“双院士”报告会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10-01

近日,郑州大学“嵩阳大讲堂”第二十四讲在主校区图书馆举行。本期活动特邀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和叶向东联袂主讲。相关学院师生300余人参加活动。学术副校长杨天若主持报告会。

杨天若为徐宗本、叶向东颁发“嵩阳大讲堂”主讲嘉宾证书。

徐宗本以《大模型的极限理论:解读智能涌现现象》为题,系统解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智能涌现现象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他从当前大模型能力源于“智能涌现”的流行观点切入,针对何为智能涌现、产生的条件与核心要素等热点问题,创新性地运用完整数学框架进行科学阐释,并明确指出,智能涌现并非神秘现象,而是具备明确数学结构下的必然行为。这一理论不仅深化了对大模型工作机制的理解,也为优化模型设计、提升训练效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叶向东在题为《动力系统的回复性及其应用》的报告中,以动力系统的研究历史开篇,通过回顾牛顿、庞加莱、伯克霍夫等数学家的重大贡献,深刻阐明了拓扑动力学与遍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以庞加莱回复定理为出发点,系统梳理回复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并运用生动实例展示组合数论、动力系统、代数和调和分析等多个数学分支交叉融合的创新思路与最新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现代数学各领域相互渗透、协同发展的趋势。

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复合算子的极限理论与随机矩阵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动力系统在组合数论中的应用”等专业问题踊跃提问。两位院士结合自身求学治学经历进行了细致解答,并鼓励青年学子打好数学基础,主动了解不同数学分支的思想与方法,注重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引入创新的具和视角来解决问题。

最后,徐宗本以“走正道、跟主流”寄语青年学子,强调只要方向正确,持之以恒地努力必将迎来光明的未来。叶向东则勉励大学生要珍视内心对数学的纯粹好奇心,坚持“去做热爱的事”,在学术道路上保持初心、勇敢探索。

报告会在师生中引发共鸣。“两位院士的研究展现了学术视野的广度与深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陈晓峥说,“无论是基础数学的深耕,还是前沿科技的探索,都需要执着的坚守与创新的勇气。”“这场报告让我认识到‘智能涌现’并非偶然,而是有规可循;大模型的‘极限’也非终点,而是新探索的起点。”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李少帅说。

本次报告会首次采用“双院士”主讲模式,成功搭建了基础数学理论与人工智能应用前沿的桥梁,为学校深化基础学科建设与创新交叉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动学科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报告会结束后,两位院士与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进行座谈交流,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最后两位院士还欣然命笔,为学院题词留念。

杨天若为徐宗本颁发“嵩阳大讲堂”主讲嘉宾证书

杨天若为叶向东颁发“嵩阳大讲堂”主讲嘉宾证书

徐宗本作报告

叶向东作报告

徐宗本、叶向东院士报告会访谈环节

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