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由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分论坛在学院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我院执行院长高建设开幕式致辞,副院长王军雷主持,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面向相关专业硕士生、博士生、教师代表及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等300余人展开。
我院执行院长高建设发表论坛致辞并指出论坛的举办在促进导学互动、教学相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推动学科交叉与合作、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鼓励师生把握机会拓宽视野、提升科研素养。他表示,希望同学们以论坛为契机,主动汲取前沿知识,在学术碰撞中找准创新方向,成长为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学术突破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王军雷副院长宣布论坛开幕并介绍大会报告专家阵容:西北工业大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周生喜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朱红钧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国家优青严博教授。三位国家级人才的参与,为论坛奠定了高水准的学术基础。

会上,周生喜教授以《振动能量俘获系统结构设计及多场耦合研究》为题,系统阐释低频环境下能量俘获技术,结合航空监测与自供能系统案例,揭示多场耦合机制的工程应用价值。朱红钧教授围绕《海洋柔性立管多场多相耦合响应实验研究》,剖析深海管道动力学难题,分享现场观测与实验验证的跨学科研究路径。严博教授的《低频磁刚度非线性隔振及其调控》报告,提出宽频隔振创新方案,展示其在精密测量与航天器防护中的应用优势。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技术细节展开深度探讨,专家结合科研经验鼓励学术创新。特邀专家从不同领域对先进技术理念和创新成果的分享,推动了学科的深入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学生汇报环节,王栋教授、苏宇峰教授、吴金星教授、陈宏教授、田海港副研究员5位特邀点评专家组成现场评议小组,围绕结构动力学、智能制造等研究方向开展的学术分享,对现场报告的9位研究生、博士生进行综合评审。选手们从实验设计到数值模拟、理论建模到工程应用的汇报,展现出扎实的科研功底与逻辑思维。
经过严格审核流程,本次论坛共评选出20篇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并遴选10名获奖者宣讲。最终,现场评选出 “最佳宣讲人奖”5名、 “最佳提问奖”5名和“最佳点评指导老师”2名。

最后,苏宇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肯定学生的学术热情与创新能力,呼吁持续深耕科研、强化跨学科协作,自此本届学术论坛圆满收官。此次论坛以“聚焦学科前沿·赋能创新实践”为核心,通过主题报告、学术评议等多元形式,系统展示了机械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师生打造了高质量的学术互动平台。研究生通过聆听行业专家报告、开展现场研讨,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学术表达能力,科研创新积极性显著增强。未来,学院将立足学科特色,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院校的学科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