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生部长在教育部高校教指委成立会议讲话

作者: 时间:2018-11-29 点击数:

 

全面把握新时代要求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2018111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本届教指委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注定了各位承载着新的使命,面临新的任务。党中央召开的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是一次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是一次可以写入历史、进入人心、改变生活、开创未来的大会,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部署,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本科教育居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对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更为紧迫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抓住振兴本科教育这一核心,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解决好“培养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靠谁培养人”的问题,根本上要靠我们的广大教师。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各位专家,是从全国高校教师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代表,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层面研究、咨询、指导、推动本科教育的专家组织,教指委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各位教指委委员表示诚挚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关于新一届教指委的工作,蕙青同志还要专门部署。这里,我就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讲几点意见。

一、把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持之以恒抓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打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攻坚战,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办成几件石破天惊、轰轰烈烈的大事,打开工作局面。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召开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本科教育基本方针、发展路径、重要举措。出台系列政策,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卓越工程、法治、农林、医学、新闻传播、教师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我们称其为“新时代高教40条”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展本科教学秩序大整顿。要求各地各高校狠抓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深入开展教学秩序整顿。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严管严抓本科教学秩序。总的看,聚焦人才培养、全面振兴本科,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汇聚了强大合力,呈现出良好开局。

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全面振兴本科面临的历史惯性很大、需求变化很大、社会环境很复杂,任务难度非常大,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提升仍在艰难爬坡过坎。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这一战略任务持之以恒抓下去,确保取得决定性胜利。

要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人民群众期待、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要求出发,谋划和推动本科教育振兴。要清醒认识到,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需求越来越多样、要求也越来越高;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相比,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还不相称,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前列还有相当距离。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后期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时间节点上,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舞台坐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我们在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评价标准、技术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应时代的新变化。要清醒认识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引领带动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认真分析需求、完善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实招硬招,以本科教育的全面振兴带动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

要从坚持和推进“四个回归”的要求出发,谋划和推动本科教育振兴。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强基固本,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也是我们振兴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当前的重点是坚持推进、狠抓落实,也就是如何真正回归、真正让学生刻苦读书学习、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让高校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的高等教育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要从落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出发,谋划和推动本科教育振兴。我在今年的本科教育会上提出了“三个不合格”和“八个首先”,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有同志说这是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要让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高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心里生根发芽,成为高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和办学要求,成为高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行为自觉和工作习惯。

二、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全面振兴本科的第一要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树人首先要立德,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必须把德育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上见实效。要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要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上有突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群体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要在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要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各教指委要结合本专业特点,统筹谋划,率先垂范,大力推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共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要在教育途径和模式上有创新。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紧密跟踪社会变化,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获得感。去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四堂大课”,探索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一堂“理论大课”,组织开展了“学习新思想 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1500余名校长、书记、院士走上讲台,3000多万学生参与学习。一堂“国情大课”,70万大学生走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创新创业成果助力精准扶贫,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一堂“形势与政策大课”,紧密结合国际国内新变化,紧扣学生思想实际,抓好教学要点的研究制定工作,提升教学效果。一堂“创新大课”,265万大学生参加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的精神风貌。我们还要进一步开阔思路,拓展途径,扩大范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推动立德树人取得实质性成效。

三、牢牢抓住“教”这个核心,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着重讲了五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之一,可见分量之重、要求之高。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根本上要靠教师。我们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育人者先要育己,要把强化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引导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要强化师德考评,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要做到业务能力精湛。“名师出高徒”,老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提高教师掌握教育规律的能力,鼓励教师努力掌握运用各自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要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鼓励教师深耕专业领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打造深厚的学术功底,锻造立德树人的高超能力和素质,打牢育人基础。

要做到育人水平高超。好的教师要有“五术”,也就是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高超的育人水平就体现在这“五术”上。要鼓励教师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育人风格。要引导广大教师秉承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爱为核心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将师爱贯穿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真正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做到方法技术娴熟。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信息意识,准确理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对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时代特征。要加强教师新技术运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能力,积极探索适应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新范式。

四、紧紧抓好“学”这个根本,教育学生刻苦读书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非学无以广才,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当前,要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

要狠抓学生刻苦学习。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教育引导学生肯下苦功夫,求真学问。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成为有用之才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大学时光也绝不能轻轻松松度过。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深厚的学养、过硬的本领都只能通过刻苦地学习获得。要解决好专业知识的学习问题。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专业知识打得牢不牢、专业本领和技能练得强不强,既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学前沿进展,结合各专业特点,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内容,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要解决好能力培养的问题。按照社会需求塑造学生能力,加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科学思维、信息素养、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好综合素质提升的问题。在抓好德育、智育的同时,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结合大学生特点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强化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爱拼敢赢的意志品质和过硬本领。

要狠抓学习资源建设。对大学生合理增负,绝不是简单地增加课时、增加学分,而是要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专业要建“强”,抓好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实施工作,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没有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的支撑,“双一流”建设就会基础不牢,“双一流”高校必须率先建成一流本科、一流专业。课程要建“优”,抓好课程“双万计划”实施工作,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课程挑战度和高阶性,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资源要“到位”,各地各高校要按照有关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组织保障,确保优质资源向本科教育倾斜。

要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目前各地各高校正在按照教育部要求,开展本科教学秩序整顿工作。要以对学生负责、对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负责的态度,以坚强的意志、铁的纪律,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严格过程管理,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要严把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危机感、让刚刚入学的学生有压力感、让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有责任感。

五、切实抓住“创”这个关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生机活力,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推进改革,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要加快完善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紧围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要加快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机制。制定出台有效的教学激励和管理办法,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进程。要加快完善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加强国家专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形成专业质量认证的制度框架。

着力深化评价制度改革。这里,我再次重申,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各高校要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要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很多高校都在重奖本科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要宣传好这些典型,发挥好优秀教师“头雁领航”的效应。

着力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教”和“学”是人才培养的两个必备环节,“管”是“润滑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要按照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和要求,系统梳理、修订完善高校学生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依法依规、宽严相济、科学管用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兴趣,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荣誉感和主动性。

最后,我就新一届教指委的工作谈点希望。增强荣誉感。教指委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组织,这是一份崇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部党组和高教战线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多谋划、多贡献好点子。增强使命感。大家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历史担当,团结汇聚广大教师,迎难而上、锐意破解振兴本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共同努力开创本科教育新局面。增强方位感。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大家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都要转到新时代的频道上来,以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去思考、去推动振兴本科各项工作。增强紧迫感。未来五年,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5年,也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关键5年。大家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姿态,积极行动起来,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确保取得成效。

同志们,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凝心聚力,努力实现本科教育全面振兴,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机械团学汇
Copyright© 2023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