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晨,男,1965年10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原千人计划”中原教学名师。1985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工学院机械系(现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制设备与工艺专业,1988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现担任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学会ISSMO(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会员,中南地区《机械设计》教研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机械设计》教研会理事长,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数字化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带头人,省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机械设计》课程负责人,河南省创新方法(郑州大学)培训基地负责人,“河南省起重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2010年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汽车行业准入专家,郑州地方高校教育专家等职。
现从事机械结构与多学科优化设计、数字化设计、多学科多领域仿真和数字化研发平台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担任“机械结构与多学科优化设计”和“数字化设计理论与应用”方向带头人,在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国内知名度。涉及的主要工程领域与研究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起重装备、隧道掘进装备、液压支架、轴承等,与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共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余篇,核心期刊60余篇;出版教材与专著4本;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星火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厅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奖励1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一等、二等各1项;共指导硕士研究生60余名。注重产学研结合,保持与国内相关领域人员的密切联系,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中心、宇通集团、卫华集团、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集团公司、郑州煤机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郑州日产汽车公司等进行了项目合作与联合研发。
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汽车、起重机、液压支架、轴承等产品的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包括拓扑优化和多学科优化等)、多领域多学科整机联合仿真、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数字化自主研发平台开发、CAD和CAE等软件的二次开发。
目前承担的主要课题有:
【1】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N2/N3 类纯电动商用车动力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整车应用”项目子课题,项目经费71万元;
【2】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精密机床主轴轴承示范应用及工业试验平台”项目子课题,项目经费40万元;
【3】2018年郑洛新自创区产业集群重大科技专项“盾构机/TBM产业技术链协同创新与升级”项目子课题,项目经费100万元;
【4】2015年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轻量化桥式起重机推广应用技术研究”(已获批),项目经费32.25万元;
【5】2012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深度混合动力客车研发及产业化(财建〔2012〕258号)”,项目经费160万元;
【6】2010年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液压支架和汽车数字化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编号:10LJRC188)” ,项目经费50万元;
【7】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河南省创新方法(TRIZ理论)示范推广工程--河南省创新方法郑州大学培训基地建设(2010IM020500-- JD02)”,项目经费20万元;
【8】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方法(TRIZ理论)示范推广工程(项目编号:2012IM020500)”,项目经费20万元;
【9】“硬岩掘进机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0】郑州市产学研合作促进计划项目“大型传动装置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估(郑科计[2012]2号)”,项目经费30万元;
【11】2013年郑州市产学研合作促进计划项目“特高压电网架线用全反牵导线张力机设计分析(项目编号:郑科计[2013]2号)”,项目经费30万元;
【12】2010年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液压支架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开发(编号:102102210085)”,项目经费10万元;
【13】2012年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桥式起重机数字化设计平台研发(编号:122102210090)”,项目经费10万元;等等。
联系方式:
手机:13623868575
E-mail: dcqin@z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