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节能与先进装备研究所
【总体介绍】
本研究所共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研究员7名(含直聘教授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名(含直聘副教授1人,直聘副研究员1人)、讲师6名,师资博士后1人。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和面上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以及企业横向协作项目等课题100余项,项目经费2000余万元。
本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传热传质强化及先进装备技术、能量系统优化及余热余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及先进装备技术、热能动力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性技术、工业能源系统中锅炉及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技术、振动能量俘获、工程热物理中的流致振动抑制、热力系统集成理论、高效热工转换技术、微流器件内能质传输、多相反应流传质强化、重大耗能行业新型高效节能过程装备研究与开发、过程装备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业与公共机构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跨临界CO2热泵系统集成与控制、粘接材料和粘接结构的疲劳、断裂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1.传热传质强化及先进装备技术
2.高效能量转换技术及余热余能利用装备
3.高效热管理技术及制冷与热泵空调装备
4.流致振动能量利用技术及装备
5.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及先进装备技术
6.压力容器失效机理分析
【现有学科平台】
热能系统节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石油补充替代能源院士工作站;
过程传热与节能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新能源清洁利用技术与节能装备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换热设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生物质炼制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生物质高值化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
【成员介绍】(列出每个成员的简介,示例见后,单独放在后面,没人一页,有导师简介的更新一下即可,后期网站做成超级链接)
王定标方书起吴金星张军袁振伟古新李洪亮刘宏王军雷王永庆赵金辉刘华东李航秦翔刘明王光辉
【主要科研成果】(主要成果简介要有,可以图文并茂,后面也可罗列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
1.新型高效节能换热器系列产品
系列产品与目前常用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较,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运行可靠,可节省钢材40%,传热效率提高35%,壳程阻力降减少40%,并有效防止了因流体诱导振动而引起的断裂、泄漏等故障,使设备寿命延长2~4倍。
缠绕管式换热器
缠绕管换热器计算软件
扭曲管式换热器
纵向流换热器
2、装备数字化仿真及流固耦合的最优化技术
从尺寸优化到形状优化,再到拓扑优化,利用数字化仿真及最优化技术,研究开发具有流动特性好、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先进装备及其零部件。
四通道旋流煤粉燃烧器数字化仿真
板式换热器流道拓扑优化
3、高效搅拌设备、泵阀及风机技术
利用CAD/CFD及最优化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高效节能轴流式搅拌器,其结构特点为具有最优化的变化的叶片倾角以及最优化的叶片拱度及叶片宽度。此搅拌器具有轴流特性好、能耗小、制造安装简便等优点,可替代现有的轴流式三叶折叶浆和推进桨等结构,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4、工艺系统能量优化技术
对化工、化肥、石化等高耗能企业进行变换工段换热网络、氨合成工段、尿素装置、精馏装置等进行流程模拟,优化工艺设计方案,大大降低原料和能量消耗,达到节能目的,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氨合成工段模拟流程图
5、压力容器及管道失效机理分析与安全评价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失效机理分析及安全评价、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进行应力分析设计。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固装架有限元分析煤机液压支架三维有限元分析
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分析
反应床爆炸事故调查
6、纤维乙醇生产装置及产业化示范
本项目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秸秆、麦草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来发酵生产乙醇,通过开发新的工艺方法,大大降低纤维乙醇的生产成本。现已在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建成年产1万吨纤维乙醇生产装置,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个成功打通纤维乙醇产业化的流程,是我国纤维乙醇领域的领头羊,该套装置已成为我国纤维乙醇方面对外交流的窗口,使我国跃居第二代生物燃料研发的国际领先地位,为生物能源大规模替代一次性石油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7、流致振动能量采集
研究涡激振动、驰振、尾流振动等现象的能量俘获机理,探索流致振动能量俘获在自供电物联网中的应用。流致振动可有效的将环境中的流体动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转化为电能加以存储和利用。与典型的驰振能量俘获器相比,本研究设计的超材料表面驰振能量俘获器的最大振动位移提高了26.81%,最大输出电压26.14%。
【研究所承担科研项目(部分)】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体拓扑优化方法的新型换热器强化传热和流动减阻机理研究,王定标,64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项异性导电胶粘接可靠性及界面损伤研究,张军,34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临界高转速涡轮转子系统流固耦合动力学研究,袁振伟,65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物理场协同调控的扭转流换热器传热强化和流阻抑制机理研究,古新,64万。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斜向流换热器强化传热及流动减阻机理研究,古新,24万。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高尔夫球表面结构增强风致振动压电能量俘获性能机理与方法,王军雷,60万。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涡激振动压电俘能的紧耦合机理研究,王军雷,25万。
8、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于周期性仿生外表的流致振动压电能量收集理论及实验研究,王军雷,18万。
9、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于合成氨工业余热利用的氨水混合工质高效能量转换系统集成及调控机理研究,李航,18万。
10、 河南省教育厅:热能系统节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魏新利,200万。
11、 河南省科技厅:新型自支撑凸胞板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王定标,30万。
12、 河南省科技厅:各向异性导电胶粘接界面的内聚力模型和损伤研究,张军,10万。
13、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关键性问题研究,刘华东,5万。
14、 河南省教育厅: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喷射器内介质混合流动性能研究,刘华东,5万。
15、 企业横向课题: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天然气关键设备开发,方书起,300万。
16、 企业横向课题:生物质高温热解制取燃料油技术与装备,李洪亮,60万。
17、 企业横向项目:新能源汽车高效能CO2空调系统技术研发,王定标,50万。
18、 企业横向项目:绕管式换热器结构优化及强化传热研究,吴金星,50万。
19、 企业横向课题:用于浸泡秸秆脱水的螺旋挤压设备,方书起,25万。
20、 企业横向项目:锅、窑、熔等炉燃料节能、低氮排放,赵金辉,40万。
21、 江苏省产学研项目:锅炉失效机理分析,刘华东,30万。
22、 企业横向项目:汽车空调系统优化设计,王定标,20万。
23、 河南省科技厅:国际联合实验室评估,王定标,18万。
24、 企业横向项目:燃气锅炉高效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吴金星,18万。
【研究条件】(可罗列实验条件)
本研究所目前拥有多台套大型实验装置,换热器性能测试平台、双温压缩喷射制冷实验台、流致振动能量捕获试验台、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泵试验台、秸秆喷爆试验台、PIV、LDV、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性能工作站、EUM-25k20型号的多功能拉扭疲劳试验机等。
研究所成员简介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wangdb@zzu.edu.cn
【个人简介】
王定标,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省节能专家,新能源清洁利用技术与节能装备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换热设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智能信息技术与装备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和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负责人,河南省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带头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一级博士点负责人,兼任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1.传热传质强化节能技术及先进装备;
2.工业余热余能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及先进装备研究;
3.过程装备CAD/ CAE/CFD/TO(拓扑优化)技术;
4.新能源汽车CO2热泵空调及热管理技术;
5.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6.锅炉、压力容器现代设计技术及安全可靠性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河南省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授权中国专利4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wujx@zzu.edu.cn
【个人简介】
吴金星,1968年生,工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大学教学名师,河南省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教改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郑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一等和二等奖。
【研究方向】
工业能源系统中锅炉及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技术。
【科研业绩】
主持完成省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主编并出版教材4部、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5篇,主持申报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51项。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fangsq@zzu.edu.cn
【个人简介】
山东省冠县人,1964年5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郑州工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2年获得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化工专业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河南省特色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设备设计》主讲教师。多次获得“三育人”先进个人和教学优秀成果奖励。曾参与和承担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多项课题的研究。作为设备技术负责人曾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年产2000吨黄原胶、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辉县百泉春酒厂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脱水项目等多条生产线的设计。
。
【研究方向】
化工和生化设备强化、生物质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企业节能减排等。
【科研业绩】
主持完成省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主编并出版教材2部、著作1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52项。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yuanzw@zzu.edu.cn
【个人简介】
袁振伟,1963年生,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曾于2012年留学访问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1年,2019年留学访问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9个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机械工程学报、工程力学、机电工程学报、郑州大学学报等期刊特约审稿人。
【研究方向】
流固耦合转子动力学、机械故障机理与诊断方法、计算流体力学、机械强度、传质传热过程强化等。
【科研业绩】
共发表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2部,获授权国家专利5项,获省部级鉴定项目6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项。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zhang_jun@zzu.edu.cn
【个人简介】
张军,1967年生,工学博士(天津大学),教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各项异性导电胶、各种粘接材料和粘接结构的疲劳、断裂试验研究;粘接界面及材料本构模型研究。
【科研业绩】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博士后基金和归国留学人员项目等科研项目;曾获中国教育学会和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主编并出版教材1部、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30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联系方式】
邮箱:guxin@zzu.edu.cn
【个人简介】
古新,1978年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宝钢教育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议专家,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先进功能材料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热能系统节能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类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现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河南院士联络处副主任,河南省过程传热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师资成员,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成果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
【研究方向】
重大耗能行业新型高效节能过程装备研究与开发、过程装备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8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3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1项。出版论著《换热设备CAD系统开发技术》、《纵流壳程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和《换热器》等4部,获专利授权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2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50余篇。曾赴英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
【联系方式】
邮箱:liuhong@zzu.edu.cn
【个人简介】
刘宏,1965年生,硕士(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导师,瑞典访问学者(2006-2007)。作为负责人完成教改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研究方向】
化工过程系统节能、设备内流体流动和强化传热。
【科研业绩】
参加完成国家、省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参编并出版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申报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姓名:王军雷
【联系方式】邮箱:jlwang@zzu.edu.cn
【个人简介】
王军雷,1988年生,本科、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2005-2014),郑州大学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者。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自动化学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理事、河南省侨联青年委员,SCI杂志《Shock and vibration》、《Energies》、《Applied Sciences》、《Symmetry》客座编辑。
【研究方向】
振动能量俘获、流体能量俘获;信号处理、结构健康监测;工程热物理中的流致振动抑制;工程热物理中的俘能机制研究。
【科研业绩】
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 发表中国三高类论文50余篇,入选APL精选文章,Springer年度高影响力研究,2019中国百篇影响力论文。入选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郑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人才托举,郑州大学创新团队优青项目等。
姓名:赵金辉
【联系方式】
邮箱:zhaojinhui@zzu.edu.cn
【个人简介】
赵金辉,1981年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为郑州大学能源与动力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兼职:中国节能协会顾问、国节科技中心首席讲师、泰安市智慧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郑州大学综合设计院节能中心副主任、节能减碳产业创新联盟节能专家库企业专家等。
【研究方向】
工业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公共机构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碳中和与碳达峰技术研究与应用,太阳能光伏新能源应用研究,光储充技术研究与应用,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分析。
【科研业绩】
秉承“做政府节能智库,做企业节能助手”的理念,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用能单位提供节能低碳咨询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能源合同管理、能源审计、节能评估、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碳中和等工作,年平均服务100家企业左右,主编节能著作5本,起草节能标准2部,获批国家专利8项,发表节能低碳类文章30余篇。研究成果被纳入到国家工程院能源革命重大战略咨询项目和河南省十四五节能规划中。
【联系方式】
邮箱:wangyq@zzu.edu.cn
【个人简介】
王永庆,1979年生,2009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过程装备、传热强化与节能技术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
过程装备强化与安全
强化传热与节能关键技术
【科研业绩】
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申请与授权国家专利十余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 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1项。参编论著《换热设备CAD系统开发技术》、《纵流壳程换热器》和《换热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以及《工程热物理学报》、《化工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联系方式】
邮箱:hdliu1984@zzu.edu.cn,办公地点: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红楼315/336
【个人简介】
刘华东,1984年5月生,工学博士(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支部书记、副所长。
【研究方向】
喷射制冷技术应用、碳量子点制备及应用、特种设备失效机理分析。
【科研业绩】
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3项,江苏省产学研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5项,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参与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共发表论文20余篇,SCI/EI收录12篇,参与编著教材2部。主讲本科过程机械、过程装备制造工艺课程。
研究所成员简介
姓名:李航
所在系所:过程节能与先进装备研究所
职务:党支部组织委员/系工会组长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hangli@zzu.edu.cn办公地点:化工实验中心311室
【个人简介】
李航,1991年生,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2019年九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郑州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大学拔尖博士/组建青年人才企业合作创新团队。学术兼职现任国际期刊《Sustainability》特刊客座编辑,国际能源与建筑环境学会(ISEBE)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
1.热力系统集成理论;2.高效热工转换技术;3.动力机械设计优化
【科研业绩】
近些年,主要以新能源高效热工转换及中低品位余能回收为背景对热力循环耦合机理及高效能量转换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扎实的热力系统集成、能量品位耦合、非稳态响应分析、协调控制机制及智能算法应用的研究基础。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务院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项目,当前主持在研包括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等在内的多项省部级项目。自主研发技术获得河南省安全科技成果一等奖,科研成果水平领先全国。已于能源技术相关领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8项,软件著作权2项。担任《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在《Energy》、《Renewable 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等权威期刊公开发表SCI论文近3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6篇(JCR一区13篇),Google被引600余次,H因子16。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xqin@zzu.edu.cn
【个人简介】
秦翔,1989年生,工学博士(郑州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跨临界CO2热泵系统集成与控制、喷射制冷技术应用、热力学系统模拟与仿真、超临界CO2传热特性等。
【科研业绩】
共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省部级项目3项。
【联系方式】
邮箱liuming118@zzu.edu.cn
【个人简介】
刘明,工学博士,直聘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微流器件内能质传输、多相反应流传质强化、反应器结构设计及优化
【科研业绩】
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累计发表SCI论文17篇,EI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代表性成果】
1.Ming Liu, Xun Zhu*, Rong Chen, Qiang Liao, Hao Feng, Lin Li. Catalytic membrane microreactor with Pd/γ-Al2O3coated PDMS film modified by dopamine for hydrogenation of nitrobenzen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6, 301: 35-41.(SCI一区, IF=10.652, Top期刊)
2.Ming Liu, Xun Zhu*, Rong Chen, Qiang Liao, Dingding Ye, Biao Zhang, Jian Liu, Gang Chen, Kun Wang.Tube-in-tube hollow fiber catalytic membrane microreactor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nitrobenzen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 354: 35-41.(SCI一区, IF=10.652, Top期刊)
3.Ming Liu, Xun Zhu*, Qiang Liao, Rong Chen, Dingding Ye, Gang Chen, Kun Wang.Catalytic membrane microreactors with an ultrathin freestanding membrane for nitrobenzene hydrogenati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20, 12, 9806-9813.(SCI一区, IF=8.758, Top期刊)
4.Ming Liu, Xun Zhu, Qiang Liao*, Rong Chen, Dingding Ye, Gang Chen. Stacked catalytic membrane microreactor for nitrobenzene hydrogenation.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20, 59,9469-9477.(SCI二区,IF=3.573,Top期刊)
5.Ming Liu, Xun Zhu*, Qiang Liao, Rong Chen, Dingding Ye, Gang Chen, Kun Wang. Preparation of catalyst layer by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for plate-type catalytic membrane microreactors.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20,59,36,15865-15874.(SCI二区,IF=3.573,Top期刊)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jhchen2020@zzu.edu.cn
【个人简介】
陈佳恒,1991年生,2009-2013年于华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2013-2018年于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19-2020年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客车热管理技术研究工作,2020至今于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和热管理技术研究;
制冷及热泵节能新技术研究;
喷射器结构优化及应用研究;
【科研业绩】
共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1项(高性价比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开发与整车集成)。
【照片】
【联系方式】
邮箱:ghwang@zzu.edu.cn
【个人简介】
王光辉,工学博士,讲师,法国IMT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1.过程装备优化理论算法及技术
2.传热传质强化节能技术及先进装备;
3.工业余热余能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及先进装备研究;
4.过程装备CAD/CAE/CFD/TO(拓扑优化)技术;
【科研业绩】
参加国家级科技项目多项,授权中国专利2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篇,SCI、EI收录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