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第三届“一带一路”检察论坛(陕西)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出席并讲话。陕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旭光主持开幕式。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院长张嘉军教授受邀参会,以“涉外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比较研究——以美国、巴西为视角”为题作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张嘉军聚焦涉外检察公益诉讼这一前沿领域,以美国、巴西两国制度为研究样本,系统梳理了两国在涉外公益诉讼案件管辖、检察权介入边界、当事人权利保障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中跨国环境公益保护、跨境消费者权益保障等现实需求,提出我国可借鉴两国经验,进一步完善涉外公益诉讼制度,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且与国际规则衔接的涉外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提供思路。报告内容兼具比较法视野与实务指导性,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为论坛相关议题讨论提供了重要参考,充分展现了郑州大学在涉外法治与公益诉讼交叉领域的研究实力,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贡献郑大法学智慧。
会后,张嘉军受邀前往西北政法大学做了“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全面建构公益诉讼检察知识体系体系”的学术报告。
郑州大学法学院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深耕特色法学领域”作为学科建设核心方向,近年来依托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研究平台,在公益诉讼基础理论、涉外法治比较、检察实务协同等领域持续发力,先后承担多项最高检、司法部科研项目,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此次张嘉军受邀参会并作主旨报告,既是学界对郑州大学法学学科建设成果的肯定,也是学院深化“检校合作”“校际交流”的重要体现。(文:姚飞;初审:王立源;复审:张嘉军;终审: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