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核物理学科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北京谱仪III合作组在DS+介子衰变中首次观测到粒子a0(1817)
时间:2022-10-31   阅读次数: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在DS+介子衰变过程中,首次在KS0KKS0KS0质量谱上观测到了新粒子粒子a0(1817),其质量为1.817 GeV/c2,实验显著性大于10倍标准偏差,该发现引发了科学界对其内部结构的讨论和研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Phys. Rev. Lett. 129, 182001 (2022) ]和《物理评论D[Phys. Rev. D 105, L051103 (2022)]杂志上

 

根据分子态模型和同位旋理论, KK介子对有两个同位旋本征态,同位旋等于1a0态和同位旋等于0 f0 态。如果f0a0粒子在衰变为K+K-介子对时,二者为相加干涉,那么它们在衰变成K0`K0介子对时,即为相消干涉,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提出利用此干涉现象寻找可能的a0态粒子。

 

图一. DS+衰变至KS0KS0π+过程的KS0KS0不变质量分布图。

. DS+衰变至KS0K+π0KS0K+不变质量分布图。


基于质心能量为4.178 - 4.226 GeV正负电子对撞实验数据,BESIII合作组DS+KS0KS0π+衰变过程的KS0KS0质量谱高端发现阈值增强现象(见图一);而在BESIII先前发表的DS+K+K-π+K+K-质量谱高端并没有出现类似的增强现象,从而确认了新中性a0粒子的踪迹。随后,在DS+KS0K+π0KS0K+质量谱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增强现象(见图二),确定了新a0(称为a0(1817))粒子的存在。由于没有f0粒子的干扰,DS+KS0K+π0的振幅分析可以直接用于研究a0+KS0K+衰变过程,进一步确定了衰变过程DS+ → a0(1817)+π0的分支比为(3.44 ± 0.52 ± 0.32)%a0(1817)+的质量为 (1.817±0.008±0.020) GeV/c2,宽度为 (0.097±0.022±0.015) GeV/c2

 

   此a0粒子的发现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例如,新发现的带电类a0态和中性类a0态是否属于同一组同位旋三重态?还是两个不相关的共振态?若假设此类a0态粒子为f0(1710)的同位旋三重态,则將支持f0(1710) KK分子态的理论推測,但DS+衰变到KS0K+π0中测量得到的a0质量分布在1.817GeV/c2附近,这可能意味着此类a0态粒子是X(1812)粒子所对应的三重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院李德民教授、王恩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谢聚军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耿立升教授也围绕BESIII的实验结果开展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讨论了新粒子作为K*K*分子态的可能性(Phys.Rev.D 105 (2022) 116010arXiv:2210.12992 [hep-ph])。未来,BESIII将在DS+衰变到KS0K+π0KS0KS0π+K+K-π+的联合振幅分析中,对类a0态粒子的性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一成果主要由我院柯百谦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董燎原研究员和李海波研究员合作完成。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9.182001

https://journals.aps.org/prd/abstract/10.1103/PhysRevD.105.L051103

https://journals.aps.org/prd/abstract/10.1103/PhysRevD.105.116010


上一条:我院强子物理课题组在a0(980)和a0(1710)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条:我院强子物理课题组在B介子分布振幅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关闭

Copyright © 2020 郑州大学粒子物理核物理学科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