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article Physics)正式成立于2025年1月,研究所主要致力于开拓粒子物理领域国际前沿科学研究,举办多样化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提升郑州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培养兼备物理教学能力和前沿学术研究能力的高端人才。
粒子物理研究所现有12名专职科研人员,40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涵盖以下四个领域:
(1)强子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开展与北京谱仪(BESIII)、Belle II、JUNO、ATLAS等国际知名实验装置,以及未来电子离子加速器(EicC)、超级陶粲装置(super-tau-charm-factory,STCF)、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等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唯象分析,深入探究强子结构及强相互作用基本性质。
(2)超子物理:围绕未来加速器物理,开展超子物理及性质的理论研究与唯象分析,旨在为超子物理实验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推动该领域的实验突破。
(3)高能宇宙粒子:开展与国际国内高能宇宙研究设施,如LHAASO合作组、IceCube合作组以及国内高能中微子望远镜设施等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唯象分析,助力高能宇宙粒子领域的实验分析与项目推进。
(4)基础物理理论研究:立足基础物理理论,深入探索理论物理前沿问题,力求在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上取得新的突破。
专职科研人员如下:
马伯强,李德民,王恩,柯百谦,艾小聪,王晓玉,闫文成,宋勤涛,张亚腾,徐吉,孟雨,杜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