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粒子物理研究所在粲重子非轻弱衰变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Roles of the N(1535) and a0(980) in the process Lambdac->pi eta n”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D》上,我院硕士研究生李孟源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吕文韬为第二作者,王恩教授为该论文的指导老师,郑州大学为第一单位。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粲重子的非轻弱衰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空间和丰富的末态相互作用,是理解强子共振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BESIII和Belle II等国际大型科学实验装置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为探索粲重子的衰变和轻强子的性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1. 不变质量谱上N(1535)和a0(980)的信号。
自2003年发现X(3872)以来,诸多奇异态粒子被陆续报道,但在轻重子能区仍存在不少未解之谜,如N(1535)的质量反转问题,以及轻标量介子a0(980)结构难以确定等。我院粒子物理研究所提出在Lambdac->pi eta n衰变过程中研究N(1535)和a0(980)的性质,利用手征幺正方法通过考虑S波赝标介子-赝标介子相互作用和S波赝标介子-重子相互作用动态产生共振态N(1535)和a0(980),分别预言了N(1535)和a0(980)在不变质量谱上的信号(图1)。本研究对于揭示N(1535)和a0(980)的性质至关重要,为未来BESIII和Belle II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d/abstract/10.1103/PhysRevD.111.03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