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
报告题目:Study of the heavy pentaquark states
报告时间:郑州大学新校区物理学院C楼314会议室
报告地点:2021年5月7日 9:30-10:30
专家简介:肖楮文,中南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2014年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物理系就读博士研究生,2014—2017年在德国的于利希研究中心核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9月入职中南大学。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方向的研究,主要研究强相互作用、强子结构与强子谱。已在 Phys. Lett. B, Phys. Rev. D, Phys. Rev. C, Eur. Phys. J. C, Eur. Phys. J. A 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报告摘要: Inspired by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pentaquark-like states found by LHCb, we investigated these heavy pentaquark states with the coupled channel unitary approac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eavy quark spin symmetry and local hidden gauge symmetry. We dynamically reproduced three states and in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channels and with their coupled channels, respectively. Thus, we concluded that these resonances were bound states (molecular states) of the certain dominant channel.
报告二
报告题目:The predictive power of relativistic BChPT in electroweak interactions with nucleons
报告时间:郑州大学新校区物理学院C楼314会议室
报告地点:2021年5月7日 10:40-11:40
专家简介:姚德良博士,2013年7月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做博士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与瓦伦西亚大学下属IFIC研究所做博士后。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在中科学近物所任研究员;2019年5月至今在湖南大学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有效场论(手征微扰理论)与色散关系研究强子物理和核物理。在协变重子手征微扰理论方面做出贡献,在单圈水平给出了介子核子散射等一些基本过程的手征描述,发展了不稳定粒子的手征动力学,提出了将重子手征微扰理论推广到中高能区域的办法。此外,在奇特强子态方面以及味物理方面也有研究。
报告摘要: 相对论性核子手征微扰理论(BChPT)是研究QCD低能非微扰区域物理的强有力的工具。在O(p3)阶的计算精度下,我们利用相对论性BChPT对核子靶上单pi介子产生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预言了相关产生截面。我们发现在手征微扰论适用的低能区,弱产生过程的不同散射道的截面中有相当大的非共振态的贡献部分,而此贡献在诸如GENIE和Nuwro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微子振荡和截面实验中的事例数产生器中并没有被考虑。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一些现象学模型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低能基准,使这些理论模型能够在更广阔的运动学能量范围内描述目前或将来的中微子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