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试用“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5-08-25    阅读次数 :
关于组织试用“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 

豫职改办 [2005]6 号 



各省辖市人事局,省直各单位: 

为了适应职称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以往职称管理软件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技术人员研制开发了新版“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为了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决定在 2005 年度全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全面进行试用。现就试用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系统整体情况 

新的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个人申报版、单位(主管单位)版、职改办版、评委会版共 4 个版块,各版块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贯穿了职称申报评审的整个过程和日常职称管理的各个环节,各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的版块。 

(一)个人申报版。 本版块的主要功能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简表信息的录入、修改、上报,评审简表、资格审查表的打印等。主要用于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信息的采集。 

(二)单位(主管单位)版。 本版块的主要功能有:职称申报管理、人员信息与聘任管理、结构比例审批管理、评委会专家推荐等功能。主要适用省、市、县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单位。 

(三)职改办版。 本版块的主要功能有:对本区域内的职称申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与聘任情况备案管理、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审批管理、评委会 管理、 评审结果及各种职称证书管理等。主要适用于省、市、县各级人事(职改)部门。 

(四)评委会版。 本版块的主要功能有:各级评委会评审材料的收集、分组编号,评审过程的记录与管理,评审情况的报送、下发,以及有关主管单位对评审结果的处理、证书编号生成、评审结果的分发等。主要适用于各级评审组织。 

二、试用工作组织实施 

试用工作以省辖市、省直主管部门为单位组织,采取全面推开,分步实施的方式,在 2005 年度全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全面试用,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是否试用,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决定。 

为了做好系统的试用工作,我们在河南省人事厅网站上建立了河南职称网页,专门提供有关职称软件、职称政策、申报评审条件、职称表格资料等的下载服务。职称管理信息系统有关软件的试用版可到河南省人事厅网站( www.hnrs.gov.cn )职称网页上免费下载试用。 

三、试用工作要求 

在 2005 年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申报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评审管理、评审结果的分发等整个过程全部通过“职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和单位,须按系统的要求规范录入、打印、上报《评审简表》和《资格审查表》,在报送纸质评审材料的同时,要使用“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按规定程序一并逐级报送同内容的电子文本。 

四、试用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1、要做好单位代码的编制工作。 代码编制是整个职称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代码编制工作实行分级负责,逐级编制。各省辖市职改办要抓紧将各县、各有关主管单位代码编制分配完毕并登记备案,各主管单位应尽快将下级单位的单位代码分配编制完毕并登记备案,待软件下载后即可安装试用。各省辖市、省直各主管单位请务于 8 月 25 日前将本地、本单位所属单位代码等情况汇总上报省职改 办,并在报送纸报表的同时报送单位代码库电子文本。代码编制具体要求、编制方法和省辖市代码、省直主管单位代码分配表等见附件 2 。 

2、 为了做好系统试用工作,我们在河南省人事厅网站上发布了有关软件的操作说明,各地、各单位可下载参阅,试用人员也可通过网络等形式随时将试用中的问题和意见反馈省职改办,我们将及时给予解答和回复。 

3、 系统试用期为 2005 年 8 月中旬至 2005 年底,试用结束后,有关软件将自行失效,请注意备份好已录入的有关数据。 2006 年 1 月起,“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将正式推广应用,在 2006 年 6 月底前,将完成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信息库的建设工作,并将逐步建立起全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数据库、专业技术资格数据库、职业资格数据库,实现职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自动化,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4 、试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既是对系统的一个完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普及的过程,对今后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安排既熟悉职称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员专人负责,切实做好系统试用工作。 

5 、在试用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省职改办,以便对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 

联系人:周江波 电 话: 0371-65909780 13592581680 

Email: hnszgb@163.com 

附件 1 、“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情况说明 

2 、“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单位代码编制规则及编制方法、各省辖市代码、省直各主管单位代码 

 

河南省职改办 

二 OO 五年八月十五日 



附件 1: 

“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情况说明 

一、系统的代码体系 

新的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在原系统的代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代码体系分两部分: 

(一) 单位代码体系 

本系统在原代码基础上采用叠加式编码,共分为 3级:省辖市(省直)、主管单位、单位。 

省辖市(省直)代码为 2位,01——18分别代表郑州市等18个省辖市,19代表省直。 

主管单位代码为 5位,即省辖市(省直)代码 + 3位顺序号,如省直某厅局,作为主管单位代码为19XXX;郑州市某委局,作为主管单位代码为01XXX。 

单位代码为 8位,即主管单位代码 + 3位顺序号,如省直某厅下属的某单位代码为19XXXXXX;郑州市某局下属的某单位代码为01XXXXXX。 

(二)职称代码体系(该部分代码只在软件编制时使用,软件使用者看不到,只作了解) 

本系统在原系统职称代码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叠加式编码。共分 5类: 

1、职称级别代码。1位,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助理级、员级、无技术职务,代码分别为A、B、C、D、E、F。 

2、职称系列代码。2位。 

3、申报系列(专业)代码。为了解决高校系列和工程系列分设多个评委会或多个专业的问题,我们增加了“申报系列(专业)”的代码。申报系列(专业)代码为4位,即职称系列代码 + 2位顺序号。如“大工程”的申报系列(专业)代码为0901,“教授级高工”的申报系列(专业)为0902,机械工程为0903,电气工程为0904,环保工程为0905等。 

4、评委会代码。为了加强对评委会的管理,我们对全省高、中级评委会统一进行编号,建立评委会代码库。高级评委会代码为4位:职称系列代码 + 2位顺序号;中级评委会代码也为4位:C + 3位顺序号。 

5、申报专业代码。为了进一步规范申报专业,我们对申报专业 按 评委会进行了规范设置并统一进行了编码。申报专业代码为 6位,即评委会代码 + 2位顺序号。 

6、职称代码。本系统沿用了原系统的职称代码,但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对高校教师和自然科研增加了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4个职务称谓;对中专教师增加了高级实习指导教师1个职务称谓。 

二、职称信息系统的应用流程 

(一)职称申报管理流程为: 

1、通过个人版(或单位版)录入申报信息(评审简表),逐级“上报”单位、主管单位审核汇总。 

2、单位、主管单位“接收”个人申报信息,审核无误后“上报”职改办。 

3、职改办资格审查后转有关评委会进行评审。 

4、评委会评审后将评审情况反馈职改办。 

5、职改办根据公示情况将评审结果逐级下发,发文、办证。 

(二)人员基本信息管理、聘任管理与结构比例审批流程为: 

1、录入人员基本信息,建立人员基本信息库。 

2、对人员进行聘任管理。 

3、根据人员基本信息和聘任情况生成结构比例审批表,报职改办进行结构比例审批。 

(三)  职改办根据该单位岗位及结构比例情况进行审批。 



附件 2: 

“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单位代码编制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 单位代码的编制规则 

省辖市(省直)代码为 2 位, 01 —— 18 分别代表郑州市等 18 个省辖市, 19 代表省直。 

主管单位代码为 5 位,即省辖市(省直)代码 + 3 位顺序号,如省直某厅局,作为主管单位代码为 19XXX ;郑州市某委局,作为主管单位代码为 01XXX 。 

单位代码为 8 位,即主管单位代码 +3 位顺序号,如省直某厅下属的某单位代码为 19XXXXXX ;郑州市某局下属的某单位代码为 01XXXXXX 。 

由于系统采用 3 级代码体系,县及县以下单位的主管单位代码设置稍有不同,县及县以下单位的主管单位代码统一设置为该县的代码,如:郑州市某县教育局的主管单位代码应设为该县的代码 01XXX ,该县某学校的主管单位代码也设为该县的代码 01XXX 。县及县以下单位代码由县职改办统一分配,如县教育局的单位代码与县某中学的单位代码平级,都是 8 位,教育局单位代码如为 01XXX001 ,则该学校的单位代码可能为 01XXX002 。 

二、代码编制工作的组织实施 

代码编制工作实行分级负责,逐级编制。省辖市及省直主管单位代码由省职改办统一分配,各县代码及市直主管单位代码由省辖市职改办统一分配,各具体单位代码由其主管单位统一分配编号(县及县以下单位代码由县职改办统一分配编号)。 

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 5 县(市)的有关代码,仍暂按原管理程序进行,县(市)代码由省辖市职改办分配,县及县以下单位代码由本县职改办统一分配。 

各地、各单位在编制主管单位、单位代码时,应注意保存好原系统有关代码资料,如有可能,最好沿用原系统的有关主管单位代码和单位代码,待新系统正式运用时将对原系统数据整体转换接收。 

本次的主管单位代码、单位代码的上报工作由主管单位统一负责,具体上报方法如下: 

1 、主管单位编制所属单位代码,并在“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单位(主管单位)版中设置主管单位、单位的有关信息。 

2 、在各单位下随意录入一条人员信息,由主管单位统一上报本级职改部门。 

3 、职改部门通过“河南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职改办版“上报人员信息”到上级职改部门。 

4 、上级职改部门“接收”下级所报送的人员信息,即建立起本级的主管单位、单位代码库。代码库建成后,下级所报的人员信息如不需要,“删除所有人员信息”即可。 


省辖市(省直)代码分配表 
代码 省辖市(省直)名称 

01  郑州市 
02  开封市 
03  洛阳市 
04  平顶山市 
05  新乡市 
06  焦作市 
07  濮阳市 
08  鹤壁市 
09  安阳市 
10  三门峡市 
11  许昌市 
12  漯河市 
13  南阳市 
14  商丘市 
15  周口市 
16  驻马店市 
17  信阳市 
18  济源市 

19 省直单位 

上一条:郑州大学教师(实验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
下一条:关于2005年度职称上报申报人员任职资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