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新部署,推动地方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2024年11月24日,“中国式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高端论坛”在郑州举办。论坛由郑州大学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并得到了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社会政策研究》编辑部、郑州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的支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社会政策研究》等权威期刊代表以及郑州大学师生等近150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式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
论坛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副校长王海杰主持。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别荣海,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长聘教授杨雪冬分别致辞。
别荣海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郑州大学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职责使命。在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刚刚闭幕、总书记对新时代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之际,郑州大学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中国式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高端论坛”,探讨地方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查漏补缺,改进工作,助力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王杰秀教授指出了社会治理在制度或政策体系方面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强调,把实践中丰富的改革创新成果纳入法律、提高制度和政策体系的可操作性、有效性是我们应长期努力要做的工作。他认为,当下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提高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能力;二是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社会组织应探究如何保障或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活力;三是在社会工作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如何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杨雪冬教授表示,在过去的20年中,对于社会领域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入,从保持社会稳定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将分散在中组部、统战部以及国务院系统的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起来并成立社会工作部,都充分说明了社会领域的治理是一个系统的治理,不能单独依靠某个主体、某种资源、某种手段来完成,必须动员政党、国家、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画好最大的同心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主编郗卫东与郑州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韩恒教授先后主持,6位学者展开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第一阶段】
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姜晓萍教授作题为“数智向善: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的价值目标与应用场景”的主旨报告,明确了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的价值目标为“数智向善”,提出智能社会治理是一种技术和制度双向调试的治理模式,并详细阐述了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的关键要素、实验要求以及典型应用场景的实践样本,旨在通过智能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杨雪冬教授以“赶超式现代化与治理的‘政治化’”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治理资源有限性、治理任务复合化等挑战,这些挑战要求治理方式必须政治化,以政治理性应对行政理性的局限。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如何通过政治驱动的组织方式实现了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行动协调,形成了独特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政治理性在遏制行政理性蜕变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治理超载等挑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杨立华以“中国社会治理的‘四化’复合效应:一项多方法混合研究”为题作主旨报告,提出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新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杨立华教授揭示了“四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社会治理绩效的复合影响,强调了在转型社会中推进“四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为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主旨报告—第二阶段】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文宏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他指出好的社会治理需具备政党引领、工作统筹、难题推进和成效彰显等基本要素。面对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挑战,他强调社会工作需围绕“人”做群众工作,并以佛山市南海区“创熟”工作为例,展示了情感生成逻辑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应用。最后强调,社会治理应嵌入真实社会、融入真实场域、基于本质逻辑,进而才能在基层社会场域中用好群众路线方法,为社会治理赋能。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的报告主题是“社会组织参与智能社会治理的整体框架与限度”。通过梳理技术与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及数字化相关政策,结合“九色公益”这一典型案例,指出数字化是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治理服务的新通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智能社会治理的整体框架,最后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社会组织参与智能社会治理的建议,以确保社会组织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力。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韩志明教授以“网格化管理的变形记:反思超大城市的基本治理单元”为主题作报告,深入探讨了网格化管理在中国超大城市治理中的演变与应用。他指出,中国现代城市的网格化管理经历了从探索推广到规范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呈现出如专属网格、楼宇党建、片区治理等7种变形形态,这些变形不仅反映了国家权力的扩张与渗透,也体现了技术对社会治理的深刻影响。他强调,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其变形与发展是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对于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平行论坛一“地方社会治理:结构的视角”上半场主题为县域社会治理,下半场主题为基层社会治理,分别由杨雪冬教授和文宏教授主持,共邀请9名学者围绕城乡融合进程中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县域社会结构与财政治理、公共治理的例外逻辑、县域社会治理模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人力资源以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上半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敬尧教授作“城乡融合进程中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的主题发言。他基于对四川省的实际调查,指出城乡融合发展结构要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城乡融合发展的“牛鼻子”问题是农民工问题。在中国现有的特殊的“一家三地”生活模式的背景之下,县城是农民工群体城市化、市民化的主要选择,要从县城城镇化推进农民工有序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欧阳静教授以“县域社会结构与财政治理”为主题发言,提出从“财政社会学”的视角对县域政府运行和社会治理进行观察和研究。财政不单单意味着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及治理问题。财政主义背后有着更为真实的资源分配逻辑和治理逻辑,如土地政策、教育县城化等,要基于中国治理经验,创新财政理论,通过财政揭示中国治理的独特性。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颜昌武教授作“特事特办:公共治理的例外逻辑”的主题发言。他指出中国话语体系中的特事特办的内核是政府部门对一些特殊事情以特殊的方法来处理,采取超常规措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确保领导重点关注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特事特办由此从一种暂时性的治理技术演变成一种常态化的治理技术。对特事特办现象的关注有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理解和阐释。浙江工商大学慈善管理学院周俊教授作“乡村振兴的‘产业+慈善’模式”的主题发言。她以浙江省“传化共富乡村”项目为案例,分析了浙江省创新乡村振兴多主体协同创新,发挥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各自优势,形成“3×️3×️3×️3”的政企村农共建、共创、共享的发展模式,实现让村集体有收益、农民有受益、企业有效益。指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行政机制的单一作用是有限的,需要发挥政府支撑作用的同时调动市场机制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实现多元共治的目标。郑州大学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樊红敏教授作“发展型社会治理:基于县域政府行为的经验观察”的主题发言。她基于河南省县域社会治理102个县的评价数据分析,发现经济活力对社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政府能力与智慧治理并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吸引力及社会消费活力为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关键性物质基础;河南省县域社会治理20强在经济活力方面优势明显,超过半数县域社会治理呈现出均衡发展与经济驱动特征。个案县的经验观察发现,县域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形成了“再造市场-反哺民生与社会发展”的逻辑链条,折射出县域社会治理实际上统合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治理。基于以上经验观察,提出以发展型社会治理的概念来理解和回答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命题。
下半场,张紧跟教授以“黏合国家与社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主题、从“为何”和“何以”两个维度分析了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黏合功能。提出党组织引领国家治理作为联结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关键机制,发挥促使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和互动互促的功能,有利于实现政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制度化和一体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容志教授作“空间、网格与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主题发言。他从空间与共同体的视角,分析了网格空间再生产与小数空间的形成,提出整体空间的形成与互动的连贯效应、融合空间的形成与互动的秩序效应以及互惠空间的形成与互动的邻近效应,对社区网格化对空间秩序的建构以及其对社会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度透视。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兵教授作“作为强激励的行政化:城市基层自治组织人力资源观察”的主题发言。他从任务属性、行政化特征与组织形态三个要素,将组织划分为自治、多中心、购买服务、科层四种组织形态,提出社区行政化作为强激励基层治理呈现去社区化、选举弱化、为晋升而流动、年轻化多重特征。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辉教授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变动及其机制研究”的主题发言。他基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公共文化服务案例的考察,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仅受到技术管理投入及政策的影响,还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发生的场域及场域中不同行动者构建的社会网络所能动员的资源和共享的情感能量的共同影响。
平行论坛二“地方社会治理:能动者和技术视角”上下两场分别围绕“能动者的视角”和“技术的视角”展开,由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孙远太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军强教授主持,共邀请8位学者就产业发展、基层治理、转制社区、数字化转型、地方政务服务改革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上半场,刘军强教授作“如何理解产业发展中的农民的不合作行为”的主题发言,基于对海南省白沙县贫困户的长期跟踪调查,他指出贫困户不合作的行为逻辑包括劳动投入与存续的边际效益低、劳动技能转换成本高以及人情网络稠密。农村产业发展是政府、企业以及贫困户三个切面的综合,产业难以发展的原因在于总是按照单一的属性从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无法将三个主要的能力相关点置于共同的框架之内。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阎波教授作“重组式执行:资源稀缺背景下基层治理何以可能?”的主题发言,提出资源稀缺背景下基层治理重组式执行的解释框架,认为行为主体在外部资源不足的条件下挖掘治理场景中的已有制度性资源和自致资源,并采取灵活方式将其和新的任务重新组合实现政策执行的目标,进而提升治理能力。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唐娟教授以“转型社区的社会融合:困境与路径”为主题,通过对深圳坪山街道的长期观察,提出转型社区存在多种矛盾的交汇,政府通过政治、共治、自治和法治手段,使不同性质的社群获得公平感与正义感。提升超大城市转型社区治理能力,实现社会团结要注重六大要点:一是社会是改革创新的动力原点;二是向基层授权;三是要提高社会活力;四是要多元主体共治;五是要坚持法治;六是要有技术保障。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兆鑫教授作“把矛盾化解在掌中:"枫桥经验"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实践逻辑”的主题发言,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应该着重从主体结构的优化,处理规则的再造和集体行动的选择等三个维度来推进数字化治理。
下半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君博教授作“从‘一站式’到‘一件事’:中国地方政务服务改革的切口与逻辑”的主题发言,指出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交付是从科层制内部生产再跨界向社会交付的过程。中国政务服务改革从一站式改革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再到“高效办成一件事”,其底层逻辑是不断地平衡专业化和人民满意度之间的张力,进而不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刘淑妍教授作“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关键问题与化解策略”的主题发言,认为智能时代城市社会治理仍然存在对于重大社会风险的预警、监测、研判和处置的体系化能力不足的持续性难题,应从四个层面进行化解: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塑造智慧共治新内涵;以民生需求为核心,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组合工具;以民生服务为牵引:建构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共建共治共享新网络;以数字家园为纽带:共创智慧城市治理新空间。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韩万渠教授作“治理粘度、嵌入路径与社区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的主题发言。他通过疫情期间在甘肃白银社区治理的数字化项目的调研,基于治理粘度和技术嵌入路径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转型正处于城市化和数字化叠加的状态,城市化的转型重塑了社区的类型,导致了治理粘度的差异性,数字化的转型重塑了市场和社会关系,导致了嵌入路径的差异性。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丁辉侠教授作“扩张的技术与萎缩的情感:降低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解释框架”的主题发言。她基于对山东省和河南省多个社区数字化的调查,提出基层治理是技术治理与情感治理的实践场域。有效的基层治理是技术手段与情感关怀的适配,情感治理是对技术治理的补充,技术治理是对情感治理的强化。
闭幕式由樊红敏教授主持,文宏教授、孙远太教授分别就平行论坛各位专家的发言情况进行了评述。杨雪冬教授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三个方面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认为主题具有前瞻性,是一个高质量的学术公共产品,对推动地方社会治理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聚焦党建引领、数智赋能、网格化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热点议题,专家学者们从价值目标、时代使命、理论进路、实践逻辑等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融合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智慧,为推进中国式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不仅为学界借鉴新时代社会治理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多元实践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为地方应对社会治理新挑战、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宝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