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河洛文化之源,体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应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邀请,11月15日,我院师生赴洛阳开展了"河洛寻根脉,中文连天下"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及10余名国际汉语进修生参加了相关活动。
在前往洛阳的途中,研学导师向国际学生们开展了行前教育,简要介绍了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厚重历史,重点讲解了洛阳的千年古都地位。同时,也对当日即将体验的趣味中文课、活字印刷术以及即将参观的龙门石窟等进行了介绍,同学们纷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15日上午,研学团抵达了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侯佳利发表致辞,对我院国际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阐述了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重要地位,鼓励同学们在活动中用心感受、深入交流,让中文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在随后进行的趣味中文课上,授课教师以“河图洛书”传说为引,生动讲解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数字奥秘,并分发关键汉字卡片,结合图案阐释奇偶数与天地、阴阳的对应关系。在实践环节,国际学生们亲自动手,使用黑白方格拼贴制作“洛书”图案。这堂“理论+手工”课程,使抽象文化概念变得可触可感,增进了同学们对中华文明源头的理解。
15日下午,研学团抵达了此次活动的第二站——洛阳非遗文化体验馆。同学们亲身感受“文明之母”活字印刷术,体验从检字、上墨到覆纸、拓印的全过程;当经典诗词随操作呈现在宣纸上时,同学们无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也对汉字承载的历史与美感有了更深体会。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试穿了汉服,学习了拱手、作揖等中国古代的基本见面礼仪,亲身感受了中国传统礼节中蕴含的谦逊与尊重。
随后,研学团抵达了此次活动的第三站——龙门石窟。同学们漫步伊水河畔,仰望历经沧桑的卢舍那大佛,被其恢宏气度与精湛雕刻艺术所震撼。在导游的讲解下,大家了解了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佛教艺术东传历程及其中外文化交流印记,使书本上的历史化为眼前真实,感受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
本次“河洛寻根脉,中文连天下”国际中文日活动以文化体验为主线,融合语言学习、非遗传承与古迹寻访,为我院国际学生构建了知行合一、对话古今的立体化实践课堂。未来,我院将继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国际人文交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图文:谢文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