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郑州大学党委统战部派出了第九批赴新县文化合作服务考察团,为时两周,成员五人,计有孙俊杰教授、高照明副教授、蒋桂芳副教授、林志军讲师和在校研究生张帅组成,我是带队。校党委统战部高翔副部长和党楠主任陪同我们赴任,受到了新县文改办杨大怀副县长、朱主任、肖主任、陈干事、志愿者叶榄、王志等的热情欢迎。虽然我多次到过新县,但常来常新,每次都有新的感觉,特别是新县良好的环境和人民淳朴良善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所感佩叹服。数天来,我们顶烈日冒酷暑,两访箭河乡与四角曹门吴焕先的家乡,参观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闵氏祠堂,考察红二十五军郭家河大捷遗址,造访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红安县城、天台山等吴焕先烈士足迹所到之地;在新县新集县城,我们多次到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和烈士陵园、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军部旧址等学习参观、瞻仰,我们深深为革命先烈的事迹所感动,倍加珍惜今天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在苏区博物馆,看到了由我所著、郑州大学与新县文化合作的成果——长篇电视剧作品《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在馆内展出,不仅为之感动。我们决心为新县的文化与旅游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亦不由产生了创作或赋诗的冲动。8月16日下午,我们顶40度高温游览将军山。将军山在新县县城西部,又称西大山,怪石耸立,气势雄伟。下午六点零5分,因行动不便不能登上峰顶的高照明教授在半山腰给我们发来了他即兴写下了的一首诗,抒发他的情怀,引发了大家兴致,赋诗唱对,一发不可收拾,几天来,大家先后写了数首诗,抄录如下:
大别山咏
青山绿水玉带缠,香花丽鸟蝶儿恋。
峰峦叠嶂映山红,河山壮美出少年。
金戈铁马红军泪,群山起伏英雄赞。
千军万马大别山,悲壮西行陕甘边。
——高照明,2013年8月16日
接下来,林志军赋诗应对:
千里而来不虚看, 一朝登临大别山。
万峰连亘压三省。 一带淮水向东南。
古来南北景异地, 一道山梁两重天。
忆昔共和开国日, 一亿英豪赴国难。
割据擎起三足鼎, 一纛啸聚鄂豫皖。
敢向中南争半壁, 雄视南京震武汉。
于敌门阙立兵马, 于虎狼地夺地盘。
抛却十万头颅血, 只叫日月换新天!
居功至伟天地昭。 功高如山清史传。
学生谨以次拙诗略博孙老师您开怀一笑,祝在新县考察成功!
——林志军2013年8月17日上午9点
这次参观西大山是由叶榄先生陪同的,叶榄先生非常勤勉热情,谦和朴素,他力行戒烟、环保、绿色、倡导和平,有当代墨翟之称,是著名志愿者。接触十多天来,我见他每到一地,都不停地捡拾垃圾,不停地劝人戒烟,进餐时从不吃肉,一直孜孜以求,默默奉献,不知疲倦。后来,我到网上查了查,他可有很多头衔,如“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中华慈善奖获得者”、“西安世园会绿色公益形象大使”、“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志愿者联合会常委”、“河南省青联委员”、“信阳市青联常委”等,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8月17日夜11点半,叶榄先生把他近期力作也发了过来,声情并茂,记有十首之多。
一、
游连康山:
一路蝉声伴林泉,连康山上猴啸天;
峡谷沙细水清冽,人在神仙洞府间。
二、
毛铺古民居有感:
古村傍溪水,老树倚山岩;
嵯峨彭家祠,高堂祀祖先。
三、
新县一日行有感
韩山藤缠树,西河水绕村;
苍松舒襟抱,将军墓为尊。
四、
白沙关怀古:
白沙关上绿葱茏,汉潢古道多老松;
百里连康山犹险,孟珙此处曾引弓。
五、
新县雨后:
雨后青峰翠,雾前碧水幽;
苍松迎远客,白鹭上水牛。
六、
听南冲民歌有感:
南冲村里天籁声,几回为郎送远程;
可怜兵荒马乱时,一头白发为谁生?
七、
郑维山将军撒骨灰地有感:
将军石上绿最深,放眼四顾有几人?
此间尘土多灵性,至今犹念郑将军。
八、
观列宁小学革命历史展:
曾经中华遍烽烟,百万农奴执斧镰;
若非贫富悬殊甚,谁人冒死去翻天?
九、
凤凰山有感:
山如彩凤舞,水似青龙旋;
唐妃长安望,雾里黄毛尖
十、
许世友将军孝母路:
将军回故里,坐待慈母归;
日暮负薪至,跪行慈母边。
万恶淫是首,百善孝为先;
山路因之名,教化人世间。
2013年六七月间参加“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大型活动,考察新县旅游资源有感并恭请斧正,绿色行者叶榄祝您秋安。
8月18日早七点整,又收到叶君诗作一首,是写金兰山的。登录如下:
山路蜿蜒上金兰,真武殿外说道禅;
清风飒飒修竹翠,白云悠悠虬枝旋。
仰观广宇抱星斗,俯瞰群山拥碧潭;
寻幽觅奇不忍去,连康山里做神仙。
2012年应袁钢先生之邀赴新县考察环保并游金兰山有感。叶榄不才,小诗一首,再恭请孙教授斧正。
这使我想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七律.登庐山》诗,把观感与叶君说了,7点54分,旋即便又收到了叶君的杰作,真是才思敏捷,出手不凡,抄写如下:
教授过奖了。
才登香炉峰,又上西大山;
湖水碧如玉,崖树青似簪。
石海鲤鱼跃,绿林藤蔓旋;
一路相伴者,飞鸟与鸣蝉。
——与孙教授一行登山有感
——叶榄2013年8月17日
久仰新县金兰山之奇、之峻、之幽、之名,一直无缘拜谒,读了叶君的诗,这愿望便更加强烈起来,随即于当天上午,约了叶榄君一行去登道教名山金兰山。一路逶迤北行,说不尽的峰峦秀美、仙山道观,在离垢得道之余,忍不住为叶君回了一首诗:
赠叶君
才谋诗人面,便结行者缘。
古有圣墨翟,今见君叶榄。
兼爱非攻祖,谦和积善仙。
豁达旷世才,青史皆俊贤。
——孙俊杰为结缘叶榄友并受馈诗和君一首。2013年8月18日11:30点半。
中午下山,看见野放黄牛成群,在山道上逍遥自在,六根清净,无拘无束,无烦无忧不仅莞尔一笑,这金兰山上的牛难不成也成仙了!
晚上9:25分,叶君便发来短信和诗一首,诗为:
金兰山上起松风,绝壁千仞傲红尘。
远观天地成一体,近看佛道分两尊。
逐鹿中原执权柄,追梦大同凭精神。
有为无为非常道,无量劫前已生成。
——再游金兰山有感并恭请斧正。叶榄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我回了函,探讨一下无量劫问题,叶君又于22:24分发来一首诗。为:
环宇何其大,劫数涵其中。
天道本圆圆,渡尽还是空。
空中蕴妙有,有无总相通。
人生天地间,性情古今同。
儒释道耶回,五教应圆融。
光寿皆无量,因果满乾坤。
——有感并赠孙教授
叶榄2013年8月18日
8月19日晚与新县文改办进行访谈交流,晤谈甚欢,我们谈了开发新县红色资源的规划,特别是谈了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引弓待发,但养在香闺人未识,没有好的品牌打响,知名度不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要有知名品牌,明年是红军长征80周年,因此,拍摄大型红色影视剧《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年上半年新县政府为拍摄军魂吴焕先努力过,无奈资金问题未能解决,以致搁浅,而相邻的湖北省红安县因资金充足,则拍出了“铁血红安”这部电视剧,正在进一步制作。),新县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要借助影视大纛宣传新县最著名的革命英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的英雄事迹,要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扩大声势,联合吴焕先战斗过和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经历生死存亡战役战斗过的县份如罗山县、方城县、泾川县等,共同宣传,共同筹集资金,并且联合郑州大学等合作的教育文化单位,获取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等,把这个大项目搞好,影视拍摄播出后,新县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策源地、苏区首府,吴焕先和红二十五军的名字家喻户晓,那么,新县的知名度就提高了。
20日上午杨县长和叶榄君陪同共进早餐为我们饯行,杨县长学者风度,见识独到、儒雅有加,我们进一步交换了意见, 交流非常热烈。直到车子徐徐启动,我们才握手告别。
回到郑州后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半月的走访调研,已是人困马乏,吃完中午饭睡了一小会,便是黄昏时光了。19:07分,便又收到叶君写来的两首诗:
天台山上试心石,
焕先一跃几人知,
幸有先生凌云笔,
传承风骨最当时。
——读《军魂吴焕先》有感。
两极分化斗争凶,
恨无仁政惠贫穷;
如今危机又四起,
可有巨擘换乾坤?
——与孙俊杰教授谈话有感
注:《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是一部长达35万字的电视剧作品,孙俊杰著,此书是郑州大学与新县红色历史文化合作建设的成果,2011年11月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我回了短信,告知在一起合照的一些照片已让随行考察的研究生张帅发了过去,我也受感染,准备作诗一首相赠云云。叶榄君便于19:39分又发来两首诗,好快的手法呀:
其一
情寄红色写焕先,
挥汗寻访旧黄安;
试心石上纵身跃,
便知君心感山川。
——2013年8月20日叶榄
注:8月14日有叶榄君陪同我们再次走访吴焕先家乡箭河曹门,并去了湖北红安县七里坪、红安县城(参观烈士陵园与纪念馆)、天台山等吴焕先足迹到达的地方,在天台山顶巅吴焕先纵身越过奇险万分的试心石上,我也纵身一跃。叶君写的便是如此。
其二
为寻普济寺,同入香山湖;
翠筠悟禅乐,苍松护高炉。
铁索垂险道,巨石矗画图;
临巅送远目,绿树万千簇。
叶榄2013年8月20日
也许是受了感染,晚8点,我把临时写好的一首诗发给了叶君:
郑州大学一行人与叶君瞻仰大别山英灵有感
孙俊杰
炎日酷暑访大别,
意气相投志不懈。
我哭干仙风雷动,
君拜焕先鬼神怯。
千山铸起壮士魂,
万壑流尽雄杰血。
祭罢英灵十三万,
长剑悲歌诛妖邪。
——2013年8月20日20:00点
注:曹干仙乃吴焕先妻,1933年6月初把讨饭讨来的半袋百家粮(麸皮、晒干的饭团、馍渣等)送给七里坪之战中处境极为困难的红军,已怀孕的她却活活饿死在讨饭路上。13万是鄂豫皖苏区牺牲的烈士数量。
叶君暂没有回信,这期间,我打电话给同去新县的林志军交谈,20:57分,林志军发来了他即兴写的一首诗:
知音难觅遇知音,
文和情投祭忠魂。
谁言高处不胜寒,
高处自有高处人。
呵呵,老师,您们都是高人也!同为道良谋,都可为我师。
注:林志军是我带过的研究生,很有内涵,现已毕业任教。
8月20日晚23:47分,叶君便又再次发来新诗:
相聚数日新县别,从此念君应不懈;
笔写过往风雷动,言表当下魑魅怯。
泪洒素笺祭英魂,义填襟怀涌碧血。
文作菩提百千万,渡尽人间淫与邪。
—— 步孙教授原韵,献丑了。叶榄
以上便是我们新县考察之行的一些诗话,为英烈祭,为友情吟,为新县人民颂,为大别山壮美风光歌唱,现辑录在一起留作纪念。
孙俊杰
2013年8月26日晚
孙俊杰简介:男,1962年12月生,1985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