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笑天: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创新三大要点

作者: 时间:2018-12-26 点击数:

近年来,统战工作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经济进步和民众大团结的有力推进力量。不可否认,这些成就主要有赖于中央高层的统战工作力度和强度的提升,相比之下,以县层级、社区层级和基层单位层级上的统战工作,在声势、影响力和成绩上,都很逊色,甚至在不少地区,基层统战工作陷入了“统战观念淡薄、机制体制不顺、队伍建设欠精、工作方法单一”的困境,举步维艰。

应该通过有效统战工作来化解的基层矛盾、问题和困惑,在相当大的民众中存在,这会影响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景。比如,一些信教群众的心理与行为如何引导、一些侨胞的切身利益如何保障、一些在国内工作、留学和居住的港澳台人士的动向如何把握,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直接面对广大统战对象和民众的基层统战工作如何深化和发展,已然成为一个关系到整个统战工作大局如何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不容忽视。

基层统战工作的定位、责任和职能都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统战事业发展极为迅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以政治局委员直接兼任中央统战部长,还连续召开统战主题的重要会议,发布了统战工作新决议,是建国以来统战工作受到最高级别重视的时期之一,这表明,统战工作已经列入了最重要的工作范围之内。大政方针已经确定,重要的在于落实。基层统战工作要摆脱被动局面、开创积极局面,关键就在工作创新。

这种创新主要应该集中在:

第一,工作理念创新。

中共中央早就提出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二十字方针。这是推进基层统战工作的指针,有助于我们在理念上强化积极的基层统战工作意识。对统战对象的尊重要达到“充分”的程度、对非党群众及各界人士的联系到达到“广泛”的广度、与广大民众的团结要达到“加强”的力度,都有赖于基层统战的每一步安排、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推动;而要做到“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更离不开基层统战工作者的责任心和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有一段时期,不少基层统战工作者为各种客观原因(比如编制不全、经费不足等)而失去了工作积极性,还有的人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对应该做的工作采取了得过且过的应付态度。这都源于对基层统战工作理念的误解。对此,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统战工作理念的强化,要具体反映在:

——强化对基层统战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要从统战工作大局出发,来准确地定位基层统战工作,不能以高层或中层统战工作的目标、职能来定位基层统战工作的目标、职能,要有扎根意识、第一线意识、面对面意识、手把手意识,要把最广大的普遍非党人士和群众作为统战对象,以最热情真诚的工作态度做好统战工作;

——强化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重点重心的把握,要将统战对象的意愿和利益的表达和维护作为工作重点重心,要时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动向,要善于把握他们和引导他们的合理要求,将其纳入统战工作的基本框架之内,不能仅限于做一些口头工作,要有切实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提升对党和国家大局的正确认识;

——强化对基层统战工作的科学性的理解,要注意利用理性、科学和有效的方法来做好联系工作、沟通工作、保障工作,不能总是粗放的做派来对待统战工作。统战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做在社会上有特定影响力的人和人群的工作,这些工作必须是扎实的,有根有据的,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有善于做基层统战工作的意识,对成效显著的,要进行经验总结,进行推广,使得基层统战工作越来越有活力,让统战工作效应发挥到最高程度,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第二,工作机制创新。

工作机制主要是指在既定制度规范约束下,落实既定政策、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序性要求。在基层统战工作中,每一项事务的处理、每一个统战工作者的活动,都要符合这种程序性要求。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要求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一些规定落后于情况的变化和统战工作对象需求的变化,显得保守和被动,依照这些要求来做工作自然就难以有有效。比如,一些基层统战工作部门的工作权力受到不必要的限制,一些工作要经过层层报批,才能展开,从而丧失了很好的时机;还有许多地方和部门,对基层统战工作业绩的报道和宣传十分消极,令统战工作的进展少有社会影响力;一些单位对从事统战工作的人员的资格做了过多的限制,打压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都是机制上的问题,起到了阻碍统战工作者努力工作以求实效的消极作用,对此,要进行彻底的改进,基层统战工作机制的创新应该体现在:

——在决策、执行权限规定上,要下放权力,赋予基层统战部门更多的自主权。在组织结构上,基层统战部门依旧是党委的一个职能工作部门,大事需要汇报请示,但是,在第一线基层工作,随时需要面对和处理一些临时性和新颖的问题,对此,应该给基层统战部门以必要的决定权和执行权,以便及时处理一些必要的事情。从工作经验教训上看,一些基层统战工作出现延误、丧失良好时机,主要是统战部门权力不够造成的。对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工作流程安排上,要追求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减少表面文章。一些基层统战部门沿袭了一些不好的机关作风,在从事统战工作时,没有注意实效,而是就事论事,搞形式主义,对一些场面上的事情比较热衷,而对扎扎实实的工作却不善于去做,造成一些地方的基层统战工作要么是冷冷清清,要么是表面热闹风光,而实际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为此,就要在工作部署、手段选择时,充分注意实事求是,凡是有利于工作实效的,就要提倡,凡是仅仅满足于表面风光的,就坚决不做,防止资源浪费和基层统战工作信誉丧失现象的发生。

——在工作业绩考核方面,要采取更为开放的、多样化的标准,能够准确地反映基层统战工作实绩,形成对基层统战工作者的足够激励。对基层统战工作业绩的考核,不能局限于开了几次联谊会,搞了几次活动,而是要注重统战工作对象的满意度,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测度,以此作为考核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要改变以往僵化和固定不变的考核方法,要善于从基层统战工作的特点出发,来设计和实施工作业绩考核制度。

第三,工作方法创新。

在很多情况下,基层统战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不少地区的统战工作对象反映,一些统战工作者在工作上官气十足,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就一厢情愿地做工作,结果浪费了精力,也没有取得应该有的效果,还有一些地方,基层统战工作者以机关处理公文的习惯,来对待统战对象的合理要求,无法满足他们的希望,造成了与统战对象之间的严重脱节。这都是需要加以改进的,为此,就要做如下的创新:

——要鼓励采取各种灵活措施。要鼓励基层统战工作者积极探寻新的灵活的工作方法,全力摆脱机关工作作风,要沉在第一线,要与统战对象直接打交道,要善于倾听他们的呼声,对他们的各种要求有清晰的辨识,区分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对其中合理的,要根据条件给予及时的满足。比如,对一些长居的统战对象的工作方法,与对一些临时来居的统战对象的工作方法,就要有所区别,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和情境,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要对统战对象的复杂性有直接的认识,要对在不同情境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有足够的把握,以便因人施策、因境施策,切忌万事一刀切;对统战对象的进取性要求(比如投资、个人发展等)与保守型要求(比如要求保障合法权益等)进行必要的区分,要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对前者,要以积极热情待之,甚至要善意地提醒其在本地区发展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帮助其有充分的考虑,防止因为盲目性而陷于失败;对后者,要待以耐心,对其合理诉求有明确的了解,要帮助他们在合法合理的轨道上解决难题。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信教群众的工作,要理性、规范,要有积极引导意识,防止一些消极的情绪引发不好的后果。

——要注意各项统战工作之间的协同效应。这对基层统战工作尤其重要,在高层和中层,这种协同效应往往看得比较明显,而在基层则不容易发现,也难以掌握。但是,要做好基层统战工作,不重视这种效应,是不行的,首先要在既定的统战工作制度框架里对一些工作领域进行专业化的分工,比如对投资身份出现的台商的统战工作,可以由台办来办理,也可以由统战部来办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其他相关部门来办理。相互之间要有协调意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不协调,尽最大努力减少资源的浪费,也防止应该政出多头造成统战对象的误会。另外,统战部门也要与党的其他工作部门之间形成良性的协同关系,比如对知识分子工作,要讲究工作上的一致性,部门之间的工作竞争,要有良性的规范来约束,不能造成交叉、重复和混乱。(作者:范笑天,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民建北京市委会理论委副主任)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