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 推动政治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 时间:2023-12-19 点击数:

近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学术交流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主办,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合作单位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统一战线教研室、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复旦大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浙江省政治学会、《统一战线学研究》编辑部、武汉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来自各办会单位、中央社院—地方社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研究组合、全国社院系统和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大家围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和价值、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提升、话语权建构与政治文明交流互鉴等问题展开研讨,取得了不少共识。

——关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与价值

学者们认为,政治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政党政治的发展和演变对于推动现代文明建构,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徐锋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本身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结晶和政治结晶,同时又反作用于现代化本身,两者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传承了中华文明独特基因,不仅塑造了新的政治制度文明,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中华文明复兴范式、破解人类文明悖论、超越不同文明隔阂等方面体现着独特现代文明价值与贡献。

有学者指出,与西方政党制度民主范式不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合作救国的革命逻辑和“国事是国家的公事”的政治逻辑,在探索救亡图存和协商建国的实践中生成的,其民主价值具有内生性和人民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的沿袭,不是对西方政党制度的移植,不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模仿,而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在世界政党政治中独树一帜。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张献生看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主要体现在创造了新的政党制度类型、新的执政方式、新的政党关系、新的民主实现形式和新的现代治理方式。也有学者强调,无党派人士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包容吸纳新的社会力量,提升制度适应性和开放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对世界政党政治文明的一大增量贡献。

——关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提升的方向与路径

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黄天柱表示,新形势下,如何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转化为现实效能,成为进一步树立制度自信、增强传播底气的关键所在。

与会学者指出,在这方面,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少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轻视民主党派作用的情况,制度效能得不到应有体现。在参政党建设和履职方面,与执政党相比,参政党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存在“本领恐慌”。尤其是年轻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储备不足,基层党派组织及成员履职平台和路径不足,参政党民主监督知情、沟通、落实、反馈、保障等方面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制约着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体现和发挥。在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方面,如何推动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统筹衔接、厘清党派与界别的关系、建立党派在政协开展经常性工作的运行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关于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建构与政治文明交流互鉴

复旦大学教授郭定平指出,西方理论和概念背后很多都有意识形态背景,简单套用很容易掉入理论陷阱,因此必须构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源自合作型政党政治在中国长期实践总结和理论深化,是对多党合作存在形式、制度框架、运作机制、运行形态、内在功能、制度绩效等的系统性阐释,是一套传递中国政党政治理念的表达体系。不少学者强调,研究和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看到中国特色和个性的基础上,揭示其中蕴含的政党政治文明的普遍性、规律共性更为重要。

学者们一致认为,文明交流互鉴,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国家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要从单纯否定批判转变为重视吸收借鉴不同文明成果从而实现超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本身体现了对不同政治文明的借鉴、吸收和扬弃。当前,推进政党制度的比较研究,简单地“以别人的问题来反证我们的优势”并不能真正体现制度自信,要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站位,更好体现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优势,形塑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优势。

对于如何讲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学者们也进行了热烈探讨。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杨卫敏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宣传要跳出统战系统的“内循环”,在更大范围内为更多受众所熟知和认同,其重点要放在展现政治协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效和魅力上。有学者建议引入“传播的仪式观”,摒弃传播就是传递和控制的思维,秉持“共享和互动”的理念,把传播作为方法,让政治思想和文化在平等、开发、多方参与的交流氛围中入脑入心。还有学者指出要以侨为“桥”,发挥华人华侨连通中西方文明的独特优势,在相互尊重东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使用当地民众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语言进行交流,减少误解、消除偏见,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传播的有效性。

(来源:团结网)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