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维护利益代表广泛性、体现奋斗目标一致性、促进决策施策科学性、保障国家治理有效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的独特优势,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的重要制度支撑。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维护利益代表广泛性优势,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完成这一宏伟战略任务,需要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维护利益代表广泛性的巨大优势,最广泛地凝聚全民族的共识和思想,汇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之成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源泉。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善于倾听人民群众所思所想,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精准有效做好理顺情绪、引导预期、坚定信心的工作,“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力度,使不同社会群体充分表达利益诉求,进而解决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提高协商议政实效。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过程,丰富协商议政的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把协商议政的过程变成凝聚共识的过程。在思想引领上求实效,在协商建言上出成果,在服务大局上有作为,在履职尽责上求突破,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思想多样,越需要通过提高协商水平来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谋良策。
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思想认识困惑点、利益关系交织点、现实问题易发点,找到纾困解忧、对症施策的正确途径和有效办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统筹兼顾,不断丰富和完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举措。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体现奋斗目标一致性优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新型政党制度奋斗目标的一致性。新型政党制度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行动,汇聚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强大社会合力和精神力量。
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在多元思想的交流交锋中明辨是非真伪,在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坚定制度自信,在团结合作中提高站位。增强政治执行力,始终坚持把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贯穿于参政议政的履职实践中,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当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多鼓团结奋斗的干劲、多献共促发展的良策,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面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在强化引领中凝聚共识。引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发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
全面汇聚社会合力。坚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服务人民中汇聚合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广聚天下英才,广集创造伟力,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促进决策施策科学性优势,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着力在决策施策的科学性上下功夫。新型政党制度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性,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
有序参与协商议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充分表达和反映各种意见主张,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从而实现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党和政府决策施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沟通方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保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持续广泛深入地参与。
促进决策科学规范。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各自所联系的社会成员,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促进政治进步、社会和谐作出重要贡献。要矢志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当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做深做细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成员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汇众智、聚众力、集群策、建良言,促进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要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及时了解、掌握、反映社会舆论和群众心声,消除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保障国家治理有效性优势,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对历史、现实、未来的综合判断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历史自信、道路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化政治资源配置,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保障国家治理顺利推进,有效推进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
发挥治理效能优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广泛地汇集各党派、各团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商国是,共襄伟业。加强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党的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效能提高到新水平,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发挥团结合作优势。发挥新型政党制度团结合作优势,致力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着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真正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共识。
发挥制度保障优势。利用好新型政党制度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保障功能,发挥其“生力军、助推器、稳压阀”作用。发挥新型政党制度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国家治理科学化民主化的优势,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和平发展的共同事业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来源: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