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学自主概念体系的成长

作者: 时间:2024-04-25 点击数:

概念的体系化构建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石,推动统一战线学的知识生产需要中国学者致力于统一战线学自主概念体系的创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经过诸多学者多年的努力,统一战线学的学科自觉显著加强,研究者的概念意识也在觉醒和强化。统一战线学的概念供给状况有了改善,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

其一,概念的概括性在不断加强。概念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的最为一般的概括。从现有的著作来看,统一战线学的概念概括性呈现加强的趋势。很多概念比较好地契合了概念所具有的一般概括性,其追问的是统一战线的价值和使命,回答了统一战线的正当性和意义何在的问题,体现了较强的概括性。

其二,概念的学术性有所发展。这些年,相继有一些交叉性学科的学术话语,通过概念移植、概念借鉴等形式,被改造成统一战线学里的概念,例如统一战线系统、统战结构功能、统战心理等,这些都可以看出政治学、社会学、系统论等学科的印记,政治性的话语在向更加富有学术性的方向转变,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其三,概念的包容性也在进步。如果一个概念,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个性化的领域才可以使用,而到更大的范围内则失去了其分析工具的价值,这个概念的包容性就小。概念的包容性越大,概念的有效性就越强,概念也就在更大范围成为有效的分析工具。这方面,也可以看出统一战线学的研究者们作出了不少学术努力。

但是,统一战线学的概念资源仍不够丰富,概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总体而言,统一战线学的概念供给还满足不了政治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统一战线学概念的学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其要旨包括:概念形式上的学理性,即是一种学术语言的表达;概念论证上的学理性,即是一个去伪存真的逻辑推理过程;概念内涵上的学理性,即体现的是事物的普遍本质而非个别现象;概念边界上的学理性,即是其构成要素符合充分必要条件的要求;概念功能上的学理性,即是能够与其他既有的学术观点进行沟通互动并具有解释力。以此看来,现有的统一战线学的概念在学理性上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第二,统一战线学概念的解释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概念是认识的工具,拥有解释力是概念的基本功能,也是概念保持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力的关键。概念的解释力怎么来衡量呢?如果一个概念提出来以后,长期无人问津,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不被人所引用或者运用,这个概念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然也谈不上什么解释力了。

第三,统一战线学概念的可对话性不强,“概念旅行”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对话是概念功能发挥的重要体现,一个概念也只有在对话碰撞中才能够变得更加完善和丰满。概念对话的能力越强,“概念旅行”的空间越大,这个概念就越有价值。目前统一战线学的国际对话能力还不够。

要而言之,统一战线学的发展寄托着几代学人的情怀与梦想,其科学体系的发展和理论影响力的扩大则有赖于统一战线学自主概念体系的创建,有赖于统一战线学标识性概念的出现。随着统一战线学概念构建的主体性自觉,统一战线学的概念更新逐渐得到推进,统一战线学一定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来源:团结网)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