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是百年民族工作的最大成就,是经实践证明的正确路径和宝贵经验。
我们党自成立起就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早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民族理论,到从中国国情出发逐步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理论政策日益丰富,越来越符合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围绕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无数宝贵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背后有一套逻辑体系加以支撑。这套逻辑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概念的解读,其理念与话语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国家理念上,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中国千百年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延续性和各民族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夙愿;在民族观念上,党在实践中培养和形成了“各民族不分大小、历史长短、发育阶段高低都应该一律平等”“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等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将之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以谋划,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中加以推进。从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年,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据对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研判,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引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旗帜和灵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这是基于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深刻考量。捍卫国家统一是千百年来各族同胞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国家的最高利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妄图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局面,甚至企图阻挠祖国完全统一的步伐。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敌对势力越是会在民族问题上大做文章,妄图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关系整体上是好的,并且随着民族工作的推进与发展,民族团结的根基也越加坚实稳固。但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涉及民族关系的新问题,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理解与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仅需要对理论与政策进行深刻领会,而且还需结合当下我国所面临的民族现实问题做出回应。在研究过程中,需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充分认识和把握“两个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