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 时间:2019-03-21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当今世界发展实际特别是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现实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思想,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确立了新方位,开辟了新道路,指明了新方向。

确立新方位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只要世界上还存在资本主义和剥削制度,存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就始终存在。根据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学说,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每一种制度与道路只要是一国人民根据自己发展实际做出的选择,都应该受到尊重,“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因此,社会主义中国不再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进行革命,也不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中国的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为目前世界范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摆脱对立对抗,走向和平合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伟大创新。冷战结束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即“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已经成为历史。由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不断丧失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相继加入到发展中国家行列,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团结一致,建立反帝、反殖、反霸统一战线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和平发展时代的世界发展实际相结合,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确定了新方位。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视当今世界发展现实,客观地承认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没有真正达到和超越发达资本主义的水平。把与资本主义合作共赢确定为新的历史方位,并不意味着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否定。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势充分发挥与证明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对此,邓小平生前就有深远预见:“我们中国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习近平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和信心:“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开辟新道路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开辟了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伴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和变革,国际社会以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为主要内容的对立与对抗的关系开始转变为主要以制度规则协调相互利益的和平与合作关系。在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着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的历史背景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准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深刻揭示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将合作共赢视为不同国家处理彼此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成为国际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现有国际体系的参与者、支持者和贡献者,相互摒弃对立、对抗因素,扩大共同利益,拓展合作空间,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具有超越性、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把握、描述和解释发展变化中的世界图景提供新视角新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以挑战和颠覆现有国际秩序为前提的和平发展道路,使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主张对国际秩序和体系进行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推倒重来,也非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努力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不断扩大与加深共同利益。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越来越大,也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也需要不断加深相互往来与借鉴。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给资本主义提供了参照和启示,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表现为一个不断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过程,但两种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规定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

指明新方向

所谓命运共同体,是指不同国家、民族所组成的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集合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也给国际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直面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主张国际社会应摒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强化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新形势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国际社会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创造世界各国能够分享的发展机会,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让越来越多的落后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行列,使全球化真正成为增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可从根本上改变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不利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各个国家通过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把本国利益同其他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给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仅可强劲地带动相关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能给许多发达国家提供新的贸易与投资机会,其本身具有在世界范围内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得以发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以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为责任与使命,以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理想追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追求。正如邓小平指出那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符合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指明人类解放的内在逻辑,代表世界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推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彰显真理力量、道义力量的过程,是一个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变为美好现实的过程。

(作者:李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