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下发了7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粮食连续六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之一,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与此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主产区发展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对河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来说,尤为突出。为此,结合河南实际,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进一步增强农业抗灾减灾的能力
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如机电井、小型水库等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年久失修,毁坏严重,带病运行,效益衰减,难以发挥作用。大中型灌区骨干建筑完好率不足40%。近年,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一)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重点转向抓好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大中型灌区渠系建设和田间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加大对粮食主产省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强抗灾能力,实现旱能浇、涝能排。以河南省为例,淮河流域低洼易涝地治理项目估算工程总投资为36.69亿元,除省级自筹外,还需中央投资29.35亿元,建议国家尽快列入投资计划。
(二)是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的投入 河南省现有中低产田5000多万亩,从已经改造的情况看,每亩至少可增加240斤的粮食生产能力,有效期在15年左右。据此推算,如果全部改造完毕,仅此一项,就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20亿斤以上。但按现有政策,我省每年只能改造100多万亩,改造周期过长,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建议国家从2010年开始,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三)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因此,把握气候变化规律,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十分重要。应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定量评估技术研究,开展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对策研究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进一步提高农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四)是强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科研开发,实行产学研联合攻关,突出农机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研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机骨干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发展;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建立农机购置贴息贷款和更新补贴制度,对玉米、水稻重点农机作业领域实行补贴;支持兴建农业机械有形市场和现代化配送中心。
(五)是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尽快组建国家及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逐渐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类和覆盖范围,提高理赔标准,维护农民收益。
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粮食主产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产品加工链条短,财政收入少,财政状况普遍较差,多数属于吃饭财政。因此,形成了“农业大县、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局面。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资金,并重点支持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强造血功能。
(一)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帮助粮食主产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免除项目配套资金,国家安排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用于粮食增产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产粮大县不再配套。
(二)是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列入国家规划的产粮大县,应按照粮食产量、商品量和人均占有量,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资金,逐步使产粮大县人均财力达到全国县级平均水平,解决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的问题。
(三)是加大奖励力度,增加奖励资金规模,同时改革原有奖励办法,把按调出商品粮改为按粮食产量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并逐步增加奖励资金规模。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产品加工业给予政策倾斜,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全部留给地方、企业所得税全部留给企业。同时,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扩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设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
三、确保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投入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我省增产155亿斤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了《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粮食年生产能力新增260亿斤,达到1300亿斤,并已得到国家批复。根据现有投资标准,估算项目总投资为939.81亿元,资金筹集主要通过争取国家补助、地方财政投入、银行贷款、项目单位和群众自筹四个渠道解决。其中,国家投资的为676.63亿元,占总投资的72%。可以说,核心区建设规划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实现粮食增产的既定目标,关键是投入能否及时足额到位。因此,国家要切实加大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投入。
(一)是要尽快落实国务院批复的3个省的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项目和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力争早建设、早见效、早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二)是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特别是在3-5年内应有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在保持原有投资渠道的基础上,新增一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粮食主产区改善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三)是对粮食核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投入政策,由国家和省两级承担起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的主要责任。
(四)是设立国家粮食科技专项资金,形成稳定的粮食科技经费投入渠道和投入机制。
(五)是支持农业大省的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增强实力,提高质量。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及省部共建规划要加大对农业大省的农业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
四、稳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在加大补贴的情况下,与其他经济作物产品的比较效益仍有较大差距,与工业产品相比差距更大。据调查,2009年,河南省夏粮每亩净收益196.8元,加上各种补贴,每亩总收益231.8元;秋粮亩均净收益302.3元,加上各种补贴,每亩总收益343.2元;两季相加共575元,抵不上农民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近年来,粮食价格虽有上涨,但涨幅有限,农资、劳动力成本等的涨幅却很大,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种粮的效益比依然很低,造成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国家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在稳步提高粮价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收购力度,在粮食大丰收时,国家要敞开收购,避免“谷贱伤农”,保障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另外,应进一步稳定农资价格,加大对农药、化肥等农资的储备力度,给农资生产厂家适当的补贴,使农资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防止“粮食价格上涨→农资价格报复性跟风上涨→粮食价格再上涨→农资价格再报复性跟风上涨”的“恶性怪圈”,造成农资的涨价不仅冲抵了粮食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实惠,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投资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