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维权论坛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中----女职工组织的积极作用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中----女职工组织的积极作用

刘辽燕 郑州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都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维护。同样,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必然推进法制建设的进程,促进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完备。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人权、正义、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但并非有了法治就一定会有和谐社会。和谐呼唤法治,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法治的红线下向善与合法的统一。在法的领域内的和谐,就是通过对权力与义务的合理配置和实现来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而和谐的实现有赖于宽容、平等和协商、妥协,宽容是基础,平等是和谐的条件,而协商、妥协则是达到和谐的主要方法。一个社会只要它是宽容的,社会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社会和睦相处是通过协商、妥协达成的,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二者是形影相随,辩证统一的关系,法治追求的目标一致,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也必将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的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好夙愿,是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主题。国家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关系趋于复杂化,各种不稳定因素日益涌现,只有构建和谐型社会,才能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社会各方面利益,使社会能够持续地发展。党的十八大高调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最直接的愿望。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各行各业的和谐乃至每个社区每个家庭的和谐基础上的。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有所作为。和谐高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和谐,一个是内部和谐。外部和谐主要表现在能够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努力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需要。内部和谐主要是有一个和谐的教职工队伍,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谐的教职工队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基石。工会作为学校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工会会员和广大职工利益的代表,在构建和谐高校,尤其是高校的内部和谐方面大有作为。女职工组织作为工会的一个分支,在积极响应和倡导和谐校园建设中可以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原则是“以人为本”,这一原则落实到妇女组织工作上就应该是“以妇女为本”,要始终把广大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妇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她们的特殊利益,做到工作为了妇女、工作依靠妇女、工作成果由广大妇女共享,促进其全面发展。女职工组织的工作是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工作,是“人心”的工作。高校女职工组织是高校工会组织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高校女职工组织的基层组织又如何在构建和谐高校中发挥积极作用呢?
一、围绕“和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基层女职工工作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贯彻落实基本理念,体现工作的重点和整体目标,以多样化、多层次的活动为载体,形成党政领导重视、支持、女工委运作、女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围绕“和谐”二字做文章,打造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服务品牌和服务活动。女工组织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发挥积极作用。
1.开展各种论坛活动。基层女工组织在学校工会女工委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本院系,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开展思想讨论活动。如近年来积极参加了女工委组织的“女性维权论坛、女教授博导论坛”等,我院还开展了对年轻女教职工的思想讨论活动。帮助年轻教职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促进教师科研、教学业务提高,实现教职工的自身价值,提高科研、教学和管理质量,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和声誉。
2.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发挥工会女职工独特的优势,积极参加木兰协会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女教职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增长知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如:学习健身操、舞蹈、旅游、摄影、棋牌球类等等。
3.开展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 近年来,教职工每年都会为受灾地区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群众抗灾救灾,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尽绵薄之力。“献爱心”活动充分体现了我院教职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精神,体现了教职员工良好的社会公德。
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要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女职工组织继续弘扬共同的校园文化价值观,发扬自身优势,努力营造奋发向上、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增强女教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在社会公众面前展现学校的校园文化,展示广大女教职工的精神风貌,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
二、围绕和谐,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女教职工的权益,构建学校教师和谐的劳动关系
贯彻落实“以妇女为本”的工作理念,在以妇女为本的工作理念下,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开展女职工工作。维护妇女权益为切入点,注重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能力提高为基本线索,来促进女职工的共同发展为总体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到做好“一做一创”的服务及建设性工作。
做和谐女性
1、女性健康系统工程:保证广大妇女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重于治疗。基层女工组织除了积极配合以校女工委组织的妇女健康普查为核心的实事工程以外,还需要向校女工委提一些合理化普查建议,以不断改进并完善体检项目,不走过场与形式。同时不断向广大女教职工宣传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倡导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妇女的身体健康,更有利于整个社会全体人口健康素质的提高。
2、大龄女教工“知心大姐”: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大龄未婚女教工参加联谊活动及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社会活动之中。但是,我们认为还要切实地根据本校女教职工的学科特点,做更加细致的工作,切实地为大龄未婚女教工着想而办有效率的联谊活动,无论有、无特长不要加以限制,都要真心的关心到位,这样才能打造出良好的工作品牌,做真正的“知心大姐”。
创和谐家庭
每一位女性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之后才会产生她在家庭、在街坊邻里、在所居住的社区乃至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女工组织围绕“和谐”所开展的工作从和谐女性、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及和谐社会入手。开展以女性为本的特色工作,来提高女职工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1、创建特色家庭评比活动(即:五好文明家庭):通过对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进行整合,力争达到立足家庭和谐、维系邻里和谐、带动校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的目标。
2、女性维权中心的法律援助: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对妇女的暴力,是对妇女的人格尊严、人身权、生存权、自由权最粗暴的践踏,必须坚决地反对和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才能切实保障妇女权利,维护人权。学校女性维权中心可以发挥骨干积极作用,在维护一部分需要的女教职工及子女合法权益方面真正伸出法律的援助之手,给与特别的关爱,使之家庭平静和谐。
三、围绕和谐 ,提高女职工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出力献策
女职工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配合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动员女教职工积极支持、参与学校科研、教学管理改革,推动建立先进的科研、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稳定和谐的关系,实现学校与教职员工的共同发展。
1、凝聚女职工力量,维护稳定和谐校园。女学者教授是校园不可或缺的力量,我院本科教学任务日益繁重,教学任务与教师的自身提高发展会有所冲突。基层工会女工组织要带头深入职工当中,通过调查研究充分反映职工特别是女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及时掌握职工有关教学动态、劳动权益、经济利益、思想问题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女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营造和谐氛围把工作做细、做实。
2、切实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谐社会首先是各种利益矛盾的协调与和谐。构建和谐校园一定要充分发挥和尊重教职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向她们宣传有关妇女权益的政策,再是积极开展帮困工作。部分女职工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生活贫困,对于这些问题应积极向上级工会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特困女职工、单亲特困女职工要重点帮扶,积极开展扶贫救助和送温暖活动。这些都是为了在保障女职工利益的同时,使广大女教职工更好地投入到科研教学事业当中去。
3.基层工会女工委员她们工作生活在教职工当中,与教职工最贴近。做好女工工作,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女职工队伍,使之成为组织动员女职工的能手、协调关系的行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校基层女工委员她们往往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身兼数职,校工会女工组织要多给与她们更多的体谅与支持,帮助她们进一步熟悉工会业务,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注重培养、选拔女职工干部和女职工积极分子相结合的女工队伍。鼓励和表彰热爱工会工作、热心为女职工群众服务、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的工会女干部,增强工会女工委员的责任感,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女工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任重道远。因此广大的女工委员要加强对《工会法》、《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意见等重要法规文件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素质,学会依法维权、依法依规办事,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女工组织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认真倾听女职工群众的呼声,反映女职工的意愿,带着深厚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诚心诚意地为女职工群众服务,切实帮助她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成为女职工群众信得过、离不开的贴心人。
总之,要发挥好工会女工组织的优势,多出好思路、多想好点子、多拿好方法,组织、发动和团结女教职工,投身改革,促进发展,为营造“笃信仁厚 慎思勤勉”的校风,为树立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科技创新、奉献社会的学风,为构建和谐校园,为社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