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正文

河南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筹)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23

点击次数:

“河南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是以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图书馆学(省级重点学科)为专业依托,以省内外专家为团队,以为河南省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目标,聚焦问题研究、特色理论研究和决策支持研究的专业智库;辅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河南省公共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中心职能:

(一)依托图书馆学专业校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优势,开展公共文化理论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公共文化理论。明确公共文化的内涵,形成公共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在尊重公共文化发展规律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确定其研究目标、任务、宗旨、内核、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阶段、研究方向、研究工具等,确定公共文化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围绕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依托文献学现有研究基础,拓展研究领域。将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与评估。对公共文化机构的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保障标准等进行研究,对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职能划分、资源共享、机构融合等进行评估研究。

公共文化治理研究。对政府之间关系协调、公共文化机构之间协商、政府与公共文化机构及社会三者关系协调、参与方式等展开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研究如何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整合不同类型资源、建立支撑管理机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保障机制。

公共文化社会化。研究如何培育社会组织、制定社会力量参与的法律法规、设定考核标准等。

(二)依托图书馆学专业现有培养体系,为河南省公共文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具体培养形式如下:

本科培养。为进一步向公共文化方向调整图书馆学本科招生奠定基础,拟将本科专业招生方向变为“图书馆学与公共文化”。现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古籍修复与保护”、“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编目”、“文献学”等属于公共文化相关课程。另外,拟逐步增设公共文化概论、公共文化事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等主干课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将公共文化纳入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为河南省公共文化事业提供高层次专业人才。拟在2021年硕士招生目录中增设“公共文化”方向。

博士研究生培养。招收博士生,我院公共资源管理方向具有二级博士招生资格,可以为公共文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全面支持。

开展面向全省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理论培训,满足我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二、现有团队

姓名 单位与职称 研究方向与特长
校内专家
王国强 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文献保护与整理、文献学与文献传播,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文献、文化类课题。
王平 郑州大学,教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 特定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与评估。承担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课题。
赵长海 郑州大学,研究馆员 地方特藏文献保护与整理
罗家湘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传统文化理论研究
李敏 郑州大学,副教授 公共数字资源组织与数据库
杨晓农 郑州大学,副教授 公共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徐丽娜 郑州大学,副教授 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刘海丽 郑州大学,博士后,讲师 公共文化理论、服务与管理
李娜娜 郑州大学,博士后,讲师 特种文献组织与数据库,文化遗产保护
校外专家
李国新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法治
柯平 南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公共文化评估,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研究”
程焕文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理论
闫慧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副院长 数字扶贫、数字人文研究
高轶军 美国多米尼克大学,教授 智库研究,公共文化服务
冯佳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公共文化服务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

版权所有:2023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