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中心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文化期刊
首页>文化期刊>期刊集锦>正文
期刊集锦
研创风采丨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华为企业命题专项一等奖“CAI_1404”团队
文章来源:   日期:2025-01-17 17:27  点击:

团队作品:硅前开发阶段侧信道攻击/故障注入攻击的模型设计及分析仿真测评

参赛赛题:华为赛题五

获奖情况:华为企业命题专项一等奖

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团队名称:CAI_1404

团队成员:刘宇航 韩贺茹 刘琳莹

指导老师:李斌



※作品介绍

一、作品背景

量子计算会通过shor算法对传统密码体制(如RSA、ECC等)造成威胁,因此后量子密码应运而生。作为后量子密码核心算法中的多项乘法加速工具,数论变换(NTT)算法对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该队伍设计了一个针对NTT算法的功耗攻击与故障注入攻击安全评估系统,以此来评估安全性并提出防护优化方案。

二、作品简介

本项目通过研究侧信道攻击和故障注入攻击,揭示了密码芯片在现实场景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分析密码芯片在执行加密操作时泄露的非直接信息(如电磁辐射、功耗变化、时序信息等),以及通过故意引入故障(如激光打击、电压波动等)来干扰芯片的正常工作,来暴露其潜在的安全漏洞。基于此,设计出了一个较为通用的侧信道攻击和故障注入攻击仿真工具,使其可以针对一些基于硅前开发RTL阶段建模的系统进行侧信道攻击和故障注入。

4f5f83613f8be37c3ca878180d1a5a1

设计思想


三、设计思路

作品围绕“后量子密码”的安全性展开,重点研究侧信道攻击(SCA)和故障注入攻击(FLA),提出了一套仿真测评系统,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攻击模拟、检测与防护验证。

1.功能目标

侧信道攻击:针对NTT算法,通过功耗采集、滤波处理和相关分析等手段实现CPA/DPA攻击,评估泄露点并验证攻击效果;

故障注入攻击:通过软硬件协同化设计,实现多故障模型(固定0/1、位翻转、不确定值、延时等)注入,并进行检测与评估;

仿真评估:在FPGA平台上进行仿真测试,分析故障检测的效果、错误覆盖率及攻击成功率。

2.系统架构

硬件部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ARM+FPGA架构,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功耗采集和故障注入控制;二是NTT模块,作为主要攻击对象,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三是功耗采集,实现对电压值和功耗数据的动态采样。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功耗攻击平台、故障注入平台以及用户界面:功耗攻击平台主要用来实现DPA/CPA流程、数据预处理(低通滤波、滑动平均)及相关性分析;故障注入平台支持多种故障类型注入和自动化参数设置;用户界面是为了实现友好操作,便于故障注入的参数配置及攻击配置。

7ea34f8172de56787ba2b80b12d6e77

仿真流程—故障注入仿真

aa4cf6515f0ddf9c3d1778137f8d5c4

用户界面设计

五、作品创新

1.侧信道攻击方面

无硬件工具的功耗采集技术:提出一种无需实际硬件工具即可采集“电压与信号功耗”的技术,显著提升了数据获取的灵活性。

DPA与CPA结合的侧信道攻击技术:通过联合差分功耗分析(DPA)和相关功耗分析(CPA),准确识别密钥,同时定位潜在的泄露点。

数据预处理与降噪优化:使用“低通滤波”和“滑动平均滤波”进行数据降噪,提升了功耗分析的准确性。

2.故障注入攻击方面

NTT乘法算法级故障检测方案:提出基于“分量级故障检测”的方案,实现对故障的精确检测,具有高错误覆盖率、开销较低等优势。

软硬件联合故障注入系统:构建了支持多故障模型的软硬件协同仿真平台,实现故障自动注入、检测及恢复流程,既能攻击又能检测。

高效故障攻击实例:针对Kyber密钥生成函数的攻击,仅需74次注入即可快速恢复私钥。


六、应用前景

该作品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改进硬件设计流程与优化加密算法:通过在设计阶段引入侧信道分析和故障注入仿真,帮助工程师在早期识别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同时优化加密算法,实现软硬件的整体优化,降低后期修复成本。

2.提升系统整体安全性:将侧信道攻击和故障注入的防御机制集成到系统设计中,创建更为全面和多层次的安全架构,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3.加强相关行业的安全性:通过揭示潜在的安全漏洞,推动通信、金融、交通、政务、社保、军事、国防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的安全防护技术进步,帮助行业设计者采用更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整体行业的安全水平。

470176a87c9576dcf35455cdba4b296

053a3f8d927568303c60c55737a2358

实验展示

※团队寄语

首先,创新是关键。比赛过程中一定要展示出自己的创新点,在基础内容上加入亮点内容,提升得分空间。其次,PPT演示要简洁直观。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作品,在答辩环节尽量做到对答如流。最后,细节决定成败。提交材料一定要注意格式排版、语音清晰度以及文件大小限制等。希望同学们深耕专业知识,一边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一边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根据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行未来的选择,同时多与学长学姐和导师交流,汲取相关经验。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上一条:研创风采丨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一等奖“碳能创新组”团队

下一条:研创风采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阳光开朗大男孩”团队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     

地址:郑州大学     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