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发布时间: 2021-12-30
重拾校友回忆,重温百味人生。
今天的桃李“友”约之校友访谈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郑州大学文学院1990级校友——张清民。
人物简介
张清民,郑州大学中文系1990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专业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文学概论”课程负责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兼任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理事、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暨高级人才计划通讯评审专家、河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厅级项目多项,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次。出版专著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究丛刊》《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80多篇,被《新华文摘》封面推送转载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哲学动态》《南方智库》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全文转载20多篇。
一、情牵母校,心系文院
尽管张清民老师已毕业多年,但仍然积极关注母校和母院的发展。在他看来,母校和母院在这几年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巨大标志主要体现在母校的平台提升和母院的内涵式发展。母校在2017年跻身于“双一流”高校中的“一流大学”之列,无论就母校自身还是就整个河南省的教育而言,这都是一个巨大的、质的飞跃,这一“教育事件”不仅向世界彰显了郑州大学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也终结了河南省数十年来没有国家级重点大学的历史。
母院最大的变化在于其内涵式发展的推进。张清民老师回忆道:“我硕士入校的时候,全校博士点很少,中文系没有博士点,文艺学专业只有鲁枢元先生一个教授。”而这几年来,文学院不仅拥有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师资方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运富先生入职文学院在张清民老师看来也是母院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学界衡量一个专业乃至一个学院的高度、实力、水平、影响往往是以相关专业的领军人物作为标尺的。
张清民教授与其室友(91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滕小松)
张清民教授与其导师张凌教授
二、学会读书 学会思考
张清民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他认为要想提高自己在学术上的敏感度和研究能力,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学会专业阅读。本科生不能把阅读局限在教材学习的范围内——毕竟教材只提供入门性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常识,要学会阅读专业学术著作。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不能毫无目的地泛泛而读、抓住啥读啥。虽然网络时代知识信息不可胜数,但是不能让自己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之中。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中要学会专题性阅读,并在专题性阅读中重点阅读经典之作或相关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著作,从中了解作学术研究的理念、方法、规范,用传统学术语言说就是要掌握做学问的路数和家法。
其次要学会专业思考。要想学会专业思考,就必须养成专业思维的习惯以及建立在专业思维基础上的问题意识,凡遇人文、社会领域的问题都自觉地从专业角度理解、认识、考量,如此才能形成学术研究必备的发现能力、洞察能力、入思能力。
三、为师为学 言传身教
张清民老师认为教师重学术轻教学是体制设计及导向使然:学术成功名利双收,教学再好都无名利可图,这是一些教师重学术轻教学的客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但张清民老师认为这个主要原因不是绝对的,教师是否重教学与教师个人的人生理想、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以他个人而言,他在人生理想上信奉先贤的“三不朽”信念,认为教学比学术研究分量更重、意义更大。因为教学是“事功”,教师言传身教能够在无形中影响一代又一代学子的三观乃至他们在事业和生活道路上的选择,往大处说是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素质;而著书立说这种“名山事业”其“荣乐止乎其身”,影响十分有限,说白了也就专业圈子内的同行和学生看(少数学术大师在这方面例外),他们看后有无影响以及影响大小都很难说。
张清民老师强调一个大学老师首要的职责是上好课,不好好教学对不对起自己的良心暂且不说,首先对不起纳税人的钱。当然,要上好课,光靠良心担当也不解决问题,教师没有过硬的科研作支撑,就是天天把“教师是个良心活”挂在嘴边也没用。教师如果自己不做研究,缺乏学术上的心得体会,讲课就只能拾人牙慧、因袭他人之说。张清民老师并不认为以灌心灵鸡汤的方式或把知识课上成故事课、段子课的做法值得认同。他提到一个学生在读研以后说起大学时候的生活,说某老师把文学课讲得妙趣横生,但过后想起来,除了笑话、段子、故事,什么收获也没有。教师自己在科研上有创新,才能把知识创造和创新的个中三味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走上思维和知识创新之路。
四、专业为舟 兴趣为桨
张清民老师认为专业与兴趣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因为兴趣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受社会对象的影响人为形成的,所以在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是可塑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一个人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一个学生进入某个学院某个专业,肯定是他自愿选择的结果,尽管个别学生在高考填报自愿时可能听从了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但他既然能接受这种安排,至少表明他能接受这个专业;只要能接受这个专业,就能逐步培养起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在分工细密的现代社会,兴趣只有和自己的专业和工种相融、一致,自己的水平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成功学意义上就是指这种情形。就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而论,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管对其他专业对象多么感兴趣,都很难超过那个专业的优秀学生。因为和那些专业的优秀学生相比,我们毕竟只是个“业余爱好者”,有兴趣不代表有这方面的能力,更不代表在这方面有天赋。如果一个学生学习兴趣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专业以外的兴趣极其强烈,主观坚信自己在自己感兴趣的那个专业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从客观上来说把他放在他喜欢的那个专业学院,其成绩绝对出类拔萃,那他就可以想方设法转专业。如若不然,最好调整并培养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身在曹营心在汉”,专业没学好,爱好的对象学艺又不精,未来很难有成就。
五、文学价值 精神力量
张清民老师认为“文学没有经济价值”的看法以及其内蕴的思维方式与评价标准都有失偏颇。他认为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文学,文学当然也能创造价值,作家上富豪排行榜的大有人在,文学研究者也不都是穷人。他强调,文学虽然也能创造经济价值,但人们却不能以“经济”作为衡量文学价值的砝码,因为文学本质上属于艺术对象而不是经济对象。从经济角度说文学不实用甚至判断其无用不惟是一种极端功利化的思维,而且是一种思维错位,其理正如人不从建筑的角度判断砖头的价值而是从用具的角度看待它,说它砸东西效果不如锤子、坐起来感觉不如椅子、拿到市场上卖不上价钱。文学的效用是给人提供精神、情感、审美、娱乐、教化等需求,其价值和意义不在创造GDP而在影响人们的价值理念、生活情趣。经济价值的世俗体现说白了也就是一个“钱”字,但钱的作用并不万能,它无法取代文学的作用,比如钱能买来物质生活所需的一切,却买不来快乐、优雅、情趣。文学不一定能让从业者个个变成富豪,却能给从业者带来安慰、快乐、情趣,也能使其变得幽默、风趣、优雅。金钱不能让人变善,为富者常常行为不仁,文学家即使自己穷困潦倒却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凡此种种,都不是“经济价值”所能衡量的。
六、专业能力 学子素养
张清民老师非常赞同“写作能力是文学院学子安身立命之本”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笔杆子”,如果一个文学专业出身的人笔杆子不够硬,做文章、写材料还比不上文学以外专业出身的人,在工作中就很难有发展空间。文学院学子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就是基本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最应具备的能力就是语言表达时文从字顺的能力。张清民老师在阅读各类学生的毕业论文时甚至是一些公开发表的文学类专业论文时,经常遇到语义不明、语法不通、语言干瘪、概念混乱等问题的文章,严重者通篇句子语义不通,语法错误比比皆是,整篇文章不知所云、令人难以卒读。这也是张清民老师强调写作能力的原因。张清民老师调侃道:“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写的东西先不要说文采,首先得让人能读下去、基本读懂,达不到这一点说出去就会丢文学院的人。”
寄 语
最后,张清民教授深切寄语郑大学子: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人生优胜者;多点人间情怀,活出温度情趣。专业是我们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在大学校园里广泛阅读,勤于思考,始终用满腔热情拥抱文学,才能像张清民教授那样在文学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文:岳小旭)
上一条:桃李“友”约/长征之路,共勉互进——卫智成
下一条:文学院校友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全国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