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文摘》2015年第3期
发表时间:2015-10-22    点击:

目次

内涵发展

  坚持学术立校  推动内涵发展(2)

  大学治理要重视制度建设(4)

综合改革

  以师生重大关切为高校改革方向(6)

  基于战略思维推进高校综合改革(7)

智库建设

  高校智库:热度比较高  脚步有点小(10)

  “做国家前行航程中的  望者”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谈高校智库建设(11)

 

院校研究

  研究型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素分析

  ——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13)

 

内涵发展

坚持学术立校  推动内涵发展

    学术立校是高等学校的内在要求和理想状态,但是,学术立校并非自然而然

 

就能实现的,总是面临着各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资金障碍。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

 

日益复杂化,高等学校面临着种种挑战,为此要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和程序,始终坚持学术立

 

校,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多维度把握学术立校内涵

从大学使命的高度来理解学术立校。任何一个社会机构都有其特定的社会使命,高等学

 

校的使命是学术的发展与传承,就是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

 

提升整个社会、个体和组织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虽然每个学校的发展重点和发展策略有

 

所不同,但都必须认真履行这一使命。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就在于其学术之使命,因此,

 

大学必须回归自身,始终坚持学术立校。学术立校就是大学的一切改革与发展都要从大学真

 

正本质与核心职能出发,从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些

 

基本职能出发,从更好地完成知识传授与创新这些根本任务出发。

从办学理念的角度来引导学术立校。学术是大学组织的特性,学校工作都要立足于增强

 

大学的学术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要如此,大学内部的管理与服务也应如此;就是强调

 

学术是大学内部治理的焦点,学校工作都要坚持有利于学术发展这一标准,要科学处理好学

 

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健全教授治学制度。

从发展策略的角度来落实学术立校。学术立校策略是对学术立校理念的具体化,学术目

 

标、学术策略和学术计划共同构成学术立校策略路线图。高等学校学术使命的履行存在着多

 

元的价值选择,可以是致力于基础研究,也可以是致力于应用研究;可以是着力于整体学术

 

实力,也可以是着力于特色化和多样化。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必须进行价值选择,清晰地阐

 

述其倡导和传承的学术价值观是怎么样的,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如何从学术层面具体

 

体现出来,与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相匹配的学术是哪种层次、哪种类型的学术等问题,并根

 

据这个选择来配置各种资源。

从学术职业的角度来践行学术立校。对大学人来说,学术既是外在的,比如要完成的各

 

种学术任务,又是内在的,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学术为职业,就意味着要忠实于学术

 

,要倾心于学术。我们要营造专注学术的氛围,创造涌向学术的环境,鼓励青年教师专心学

 

术。要有“为学术而学术”的诚心,只有如此,才有定力,才能心安理得,才能真正学有所

 

成。健康学术生活、良好学术生态的形成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大学品位、底蕴

 

的形成和积累非常重要,只有有了这些,大学才真正成其为大学。

准确抓住学术立校切入点

发展学术与重视教学。学术立校之“学术”并不只是“科研”,要从范畴更广阔、内涵

 

更丰富的立场出发来推进学术发展。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教学,大学一定要树立教学是学

 

术的基本观念,每个教师要有教学是学术的自觉意识。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表的《

 

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提出,应当对学术水平有一个更全面、更有活

 

力的理解,认为教授的工作可以有四个不同而又相互重叠的范畴,即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

 

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教学的学术水平。美国高等教育界20世纪90年代后流行“教

 

学学术”,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学术活动和教学学术项目,通过将教学提升到学术层次来推动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术立校与学生为本。学术立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所大学的学术水

 

平高不高,当然要看科学研究力量和水平,但也绝不能忽视人才培养质量。160年前,英国

 

红衣主教纽曼将大学描绘成“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

 

级保护力量”。纽曼还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如果不培养人,大学就不如干脆办成研究机构。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而不是看它的规模、数量有

 

多大。能否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健康成长视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

 

所大学能否办出水平的关键所在。学生为本,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它是有衡量标准的,比如学生所希望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不是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兴

 

趣是不是得到了满足?学生的潜力是不是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由是不是得到了保障?

 

学生为本,不仅要考虑学生在校期间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就

 

是投资未来。对待学生不仅要看到现在,更要看到未来。学生在校期间是这样的,20年后会

 

是什么样子,30年后又会是什么样子?学术立校,既要瞄准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又要

 

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学术创新与服务社会。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变迁,整个社会的学术体系发生了剧烈变化

 

,活跃于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内部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架构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围绕应用问

 

题组织起来的跨学科研究和协同创新则蒸蒸日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高等学校学术发展

 

的新的增长点。对于地方院校来说,更是如此,要从根本上、宗旨上来将服务社会提升为学

 

术,要做好为区域服务这篇大文章。当前在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

 

一些障碍,其根源之一就在于大学内部学术价值观的相对狭隘。过去虽然一直在提社会服务

 

,但很少是从学术的高度来看待的,更多的只是从一种公共服务和学术外溢的角度来看待的

 

,而从未来发展需求和效益最大化来看,社会服务等本身应当是具有学术底蕴的,应当构成

 

高等学校学术立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推进学术立校落到实处

重点突破与协同发展的兼顾。如何处理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之间的发展,如何处理学科

 

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我们常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少人会反对学校

 

适当集中一些优质资源重点发展某些学术领域,每次资源分配时更多的是争论重点突破所选

 

择的领域应按照一个什么样的原则来确定?这些学术领域如何重点突破,是否有明确的路径

 

?这些学术领域经过重点发展是否真正取得了突破,如何衡量?重点资助、加大投入并不等

 

于重点突破,重点投入就要有显著的成效,就要有标志性成果,就要有明显的增量。有所为

 

容易,有所不为难;只有有所不为,才能保证有所为。我们不能总是只做“加法”,而不做

 

“减法”,做“加法”也不是简单地做多,而是做大做强。学校发展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协同发展就是各种人才之间相互促进、形成合力。

加强学术规划和学术决策。每所大学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发展出独特的学术项目,使之

 

足以媲美名校;也可以寻找机会发展某个学术领域的优势,令名校也难以达到。高等学校要

 

围绕学术发展重构自己,在市场中找到恰当的战略定位,发挥和保持战略优势,一旦作出正

 

确的战略选择,就要及时实施战略规划,并确保学校的长期稳健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系统环

 

境的变化,高校学术立校、学术发展已经从传统方式转向很多不同的新方向,与此同时面临

 

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做好学术规划和学术决策,我们要求学校学术委

 

员会、战略规划部门要有担任两种角色的意识。第一个是“望远镜”。学校战略规划部门和

 

学术委员会既要考虑当前急需解决问题和急需发展领域,更要考虑深层次根源问题和最有发

 

展潜力领域;既要脚踏实地从学校发展实情出发,还要高瞻远瞩从可能的发展机会出发;既

 

要思考长远发展,又要思考改革发展举措的长远影响。第二个是“清道夫”。学校战略规划

 

部门和学术委员会既要思考大学应当做什么,更要思考大学不应当做什么。对于大学应当做

 

什么,通常相关的职能部门和院系会进行思考和规划,但对于大学不应当做什么,尤其是是

 

否要将现在已经在做的千些清除掉、摒弃掉,则几乎没有什么部门来进行系统的考虑。因此

 

,战略规划部门和学术决策组织要敢于和善于做“清道夫”。大学要坚持集中优质资源发展

 

优势领域,在办学经费紧张时要必须如此,在办学经费相对充裕时要自觉如此。

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协调。当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大学去行政化。大学去行政

 

化不是去掉行政级别,而是要去掉“化”,去掉官僚化;不是要去掉行政管理,而是要完善

 

内部行政管理。大学要有行政管理,行政管理要以学术管理为基础,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

 

辅相成、协调共进。学术委员会是大学建设和谐文化环境、和谐决策体系的重要力量,学术

 

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行并不是要搞权力分割,而是要推进权力共享和共同决策;并不是要激发

 

行政与学术之间的矛盾,而是要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协调的前

 

提是要搭建起共同治理的框架,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围绕学术发展来进行和运行

 

,其核心价值观应当是学术以及学术发展的规律;要瞄准学术共同体,促进大学内部和外部

 

学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作者:湘潭大学校长 黄云清,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08期,有删节)

 

 

 

大学治理要重视制度建设

    中国社会普遍认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大学确实需要教

 

育家型大学校长来管理,但更需要保障大学健康发展以及产生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大学制度

 

一、建立师生主导的制度

     世界一流大学都会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发挥师生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教授参

 

与”为斯坦福、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一流大学所尊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常设的十几个

 

教授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检查各种教育政策,教授的意志贯穿于学校治理的各项活动中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参议会,代表全体教师对学校的大政方针进行咨询,在学

 

术政策的制定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成立了由50位代

 

表组成的议事会,其中有12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共同参与研究关于学校的政策、管理和

 

福利方面的非学术性问题。美国加州大学也有引导学生参加学校治理的传统,甚至在最高决

 

策机构的32名评议会成员中,也有1名学生代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外界刺激、内部纷争和管理层失误,美国的董事会治理模式

 

与英国的“大学自治、学者治校”传统,都面临大学与学院利益冲突加剧、管理机构重叠、

 

职权不明、效率低下的批评,改革也同样难乎其难。哈佛大学在2001年启动的改革,牛津大

 

学2004年进行的改革都以失败告终。虽然,大学治理改革多遭遇了失败,但没有人否认改革

 

的必要性。人们定睛凝视美国、英国大学治理改革后发现,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改革

 

过于强调管理层的行政主导,而背弃了学术主导与分权治理宗旨。因为,近代以来西方大学

 

崛起的秘诀,正是去行政化、同行评议、教授治校。鉴于此,中国大学治理改革,起点是从

 

行政主导向师生主导转变,终点是建立师生主导的大学制度。

二、如何完善中国大学制度

没有完善的大学制度,就难有完美的大学治理。好制度可以保障大学治理不以校长的变

 

换以及个人意志为转移,使大学教育能够保持禀性而有持续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

 

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种大学外部制度是国家要建

 

立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参与、依法办学、科学管理”的办学机制、投资体制和管

 

理体制,其重点是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核心是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政府要重点抓好高

 

等教育的结构、规划、布局等宏观管理和教育投入的法制化建设,通过统筹协调、监督评估

 

、方针指导、提供服务等方式,对大学依法实行宏观管理。比如,当下首先要做的是建立符

 

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章程与配套政策,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扭转日益蔓延的行政化趋势。

大学内部制度是大学要依据自身所蕴藏和传承的大学精神,探索完善“党委领导、校长

 

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具体说,大学要依照

 

《高等教育法》健全和完善党委会、行政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决策机构,明晰党委权力、

 

行政权力及学术权力的决策分工。党委会负责具有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

 

事项的战略类决策;行政委员会负责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战术性决

 

策;学术委员会负责教学、科研、职称等学术性决策,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

 

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工会和教代会负责对学校事务进行民主管理,

 

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治理的制度基础。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制定的有关其基本组织和基

 

本权力的规范,它体现了全体师生的共同意志,经过立法程序批准通过后,就成为规范大学

 

治理的基本法。1998年,《高等教育法》将大学章程作为大学成立的必要条件,确立了大学

 

章程的法律地位。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

 

自己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章程,并以章程为基础制定各种规范,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理的良

 

好氛围。大学章程要明确表达大学的使命、规定大学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主体地位、明确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社会参与的发展决策机制、校长负责的行政执行机制、教授治

 

学的学术自由机制、监督分离的财物安全机制、程序公平的人事管理机制等。没有大学章程

 

,可能是校长说了算;有了大学章程,不同的利益诉求方都可在章程中寻找自己的地位,了

 

解自己的权力,互相之间形成制衡机制。

三、制度要保障学术价值

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的制度,它应当始终维护和保障大学的学术价值,捍卫大学和教师

 

的基本学术权力。尽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会造就风格迥异的

 

大学,但大学的使命无非是通过发现、创新、传承、传播知识,创设探寻真理与服务社会的

 

环境,培养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由此而论,大学是学术性存在与社会性存在的

 

有机统一体,这决定了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社会取向”与“学术取向”的有机整

 

合。如果大学制度建构盲目地推崇“社会取向”,大学将异化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或其他

 

类型的组织而丧失学术组织的属性;如果其建构单纯地坚持“学术取向”,大学将成为远离

 

社会的“学术孤岛”,最终必然被社会所淘汰。因为,现代大学已经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

 

象牙塔,大学的学术价值要通过其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英国教育家怀海特说:“管理一所大学的教师队伍与管理一个商业组织决然不同。教师

 

的意见以及对大学的办学目标的共同热情是办好大学的唯一有效的保证。”教师的工作是非

 

常特殊的学术工作,需要非常大的自主性。大学治理要针对教师学术工作的特点,在大学治

 

理机制上变行政管理为民主管理,不仅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要确立教师在大

 

学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当下中国大学要推进民主管理,一方面要扬弃“官本位

 

”管理体制与机制,行政官员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尊重和提升师生

 

权力,通过健全组织机构与制定组织制度来畅通民主渠道,切实保障师生在大学治理中的主

 

体地位,发挥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民主权力,使学校的治理更加民主化。

(作者:刘尧  摘编自《高校教育管理》2015年第01期,有删节)

 

?综合改革

以师生重大关切为高校改革方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高校要

 

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必须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师生。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

 

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组织和作风保障,也

 

为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根本方法。

以建设高教强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指向,对外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

 

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提高伤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对内在于实现、维护和发展

 

好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改革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推动

 

高教强国建设,满足国家发展对惯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大扩招”、“大建设”的陆续结束,高校内涵建设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全面深化综合

 

改革,不仅是为了落实中央精神,以被动应付的心态参与改革,还要积极主动,从建设高教

 

强国的高度出发,满足高教工作者对高校不断突破自我发展瓶颈、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超

 

越自我的强烈需求。

以师生的重大关切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群众的呼声,就是改革的方向。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推进高

 

教强国建设,就要立足师生的实际需要,从广大师生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需要迫切解决

 

的问题入手,将广大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目标,切实解决好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

 

突出问题。

    坚持从师生利益出发制定改革目标。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在于推进高校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到 2020 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使高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广大

 

师生,最终也是为了师生的切身利益。

    坚持从师生实际出发聚焦问题查摆。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首先要聚焦问题查摆,要以

 

求真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弄清楚哪些问题是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利益的真问

 

题,要能够准确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认真加以解决。

    坚持从师生关切出发明确改革重点。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强调的是范围上要全面、

 

整体、全局,层次上要深化,方式上要集成、系统、综合和协同,要在师生关心关注的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破解严重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以核心改革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

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体作用,为改革提供智慧和动力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确保改革成功进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

 

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支持师生员工参与顶层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确保高校改革取得成功至关

 

重要,必须要有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要坚持做到学校的发展愿景与师生员工的美好愿望高

 

度统一,引导师生员工解放思想,立足学校实际,不受既定思路和框架的约束,大胆地试大

 

胆地闯。

    汇聚师生员工改革合力。在形成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共识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改革的正面

 

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答师生员工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为顺利推进改革营造良好校

 

园氛围。要及时总结来自教学科研一线的新鲜经验,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通过

 

各种有效形式吸引师生员工认真思考改革难题,主动投身改革实践。

    依靠师生员工狠抓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达成改革共识,带头支持改革,带头

 

融入改革。要坚持集思广益、民主集中,凡是已经确定的改革事项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推动师生员工不折不扣抓出成效。要强化改革的责任担当,对没有履行职责的要坚决问责。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宋永忠  摘编自201559《中国教育报》,有删

 

节)

 

基于战略思维推进高校综合改革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按什么

 

思路改”、“具体怎样去改”、“改了之后如何”则是高校领导干部、师生员工的热门话题

 

一、用战略思维看待高校综合改革

1、战略思维是观全局、谋长远的思想方法

战略思维属于一类思想方法,它与其他思想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侧重研究和解决全局性

 

、长远性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对抗性问题。也就是说,战略思维放眼全局,而不是局部;瞄

 

准长远,而不是当前;关注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所解决

 

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局性、永久性的成败,而不是局部或暂时的得失。古人云:不谋全局者

 

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从古至今,人们用不同的话语强调战略思维的重

 

要性。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地区、单位、乃至个人,都应该具备战略思维。无论何者,都

 

要有一个关系全局、长远的大目标,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实践,最后取得预期目标的实现

 

。 对于大学决策者来说,战略思维尤为重要。试想一所大学的决策者如果不确立关系全局

 

的、长远的目标,如果不制定一套实现目标的规划和举措,这所大学的建设必然是盲目的、

 

低效的,这所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

2、综合改革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长远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了人

 

才队伍、产出了科技成果、提供了社会服务、传承和创造了优秀文化。但与此同时,我国高

 

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呈现出不少问题,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研究成果转

 

化率低,甚至出现建设上铺张浪费、学术上道德失范、文化上口趋庸俗等问题,引起了社会

 

的广泛关注和严厉批评。 唯物地、辩证地看,我国高校出现这些问题并非偶然。在我国从

 

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高校内部新旧体制机制过渡期内容易产生各种“转型

 

问题”;而长期以来高校靠“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改革,导致各项改革成效没有形成合力,

 

产生了“改革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是讳疾忌医、躲躲闪闪,还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设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工作大局来谋划和实施综合改革。

3、战略思维是谋划和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

    高校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站在新的高等教育历史起点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分析以往多次局部改革的利弊,从全局最优、长远最优来考虑改革的最终目标

 

、指导思想、整体方案、分项方案,尤其是各项改革之间的配套与协调。这样的改革,无疑

 

不可能再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也不可能依靠局部突破、以点带面的思维,而需要

 

从战略思维来看待、谋划和推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走过了规模迅速扩张阶段,进入了

 

以提高质量为主要任务的历史阶段。从高校内部看,学校已具备了一定的办学物质基础、制

 

度基础和文化基础,而广大师生员工期盼学校通过综合改革再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国

 

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支持高校综合改革。因此,大学决策者若能从战略思维高度来看待高

 

校综合改革,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就有能力、有条件谋划好、实施好高校综合

 

改革,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二、用战略思维谋划高校综合改革

    1、重视顶层设计

    对于高校综合改革来说,若能把问题调研和分析透彻,完全可以进行顶层设计。以大学

 

内部学术治理结构的改革为例,目前常见的问题是:校、院、系三级管理往往缺乏有机的自

 

组织功能,学院和系的发展活力不足;学院覆盖学科面不宽,不利于学科交叉和相互融合,

 

甚至造成实验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而教师的行政归属直接影响着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因此,顶层设计的目标可勾画为:从系统科学角度建立良性互动的自组织功能,将以行政管

 

理为主的层级型结构转向以教授治学为主的扁平化学术网络结构。顶层设计的改革内容可包

 

括:组建跨院系的学部委员会,负责学科建设规划、学术标准制定、学术评审、院长工作绩

 

效考核等工作,推进教授治学;设立跨学科的学术机构,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协同创

 

新;改变教授的单一行政隶属关系,使其成为学术网络结构的节点和学术建设的动力等等。

 

 

2、善于谋划大局

    高校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涉及的内容很多,通常包括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资源分配、开放办学、制度与文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可谓包罗万象

 

。 用战略思维来谋划高校综合改革,并非要面面俱到,让各项内容的改革齐头并进;而是要

 

思考有没有关系到整个改革全盘的大局?有没有能推动整个改革的重点环节?有没有起主要作

 

用的矛盾?用战略思维来谋划高校综合改革,重在要找出这个推进综合改革的大局,围绕大

 

局进行谋划,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或者让各种力量互相博弈,从而导致整个改革难

 

以深入。当前,各高校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谋划综合改革所围绕的大局自然也不一样。

 

在高校内部,如何调动全员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是个老大难问题。以往的改革主要通过调

 

整增量来解决,而这轮改革则要涉及到存量的调整。正如人们所说,历经多年改革,容易改

 

的都改了,这轮改革真正进入了“深水区”。但从战略思维来看,只有从这样的大局去谋划

 

综合改革,才能抓住这个关系全局的牛鼻子,才能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3、务必把握重点

    战略思维告诉我们,大局中有重点。把握重点,解决重点,是抓好大局的关键。毛泽东

 

曾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力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

 

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高校综合改革的重点

 

是什么,当前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改革重点应瞄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要

 

彻底去除“行政化”;有人认为改革重点应是薪酬分配制度,要将有限的薪酬资金向优秀人

 

才倾斜;有人认为改革重点应是学术评价体系,要向国际学术标准看齐;还有人认为改革重

 

点应是资源分配方式,要突出分配公平。客观来看,高校综合改革的内容非常多,但归根结

 

底是要围绕办学目标,抓住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和制度设计。事实上,深入分析管理体制、

 

薪酬分配、学术评价、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都可归结到尚未“以人为本”。对于

 

瞄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而奋斗的大学来说,中国特色首先体现在人民满意上,包括全校师

 

生员工满意、校友和学生家长满意。因此,高校综合改革应紧紧抓住从制度上、物质上、文

 

化上调动全员积极性,办人民满意大学这个重点,进行谋化、设计和实施,并以这个重点来

 

检验高校综合改革的成效。

    4、注意统筹兼顾

    如果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点,由于高校内部师生员工的利益需要极为

 

多样,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群体的利益就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最大热点和难点。例如,为了创

 

建一流大学,许多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中都提出要建立新的薪酬体系,大幅度增加一流学者

 

的薪酬,但如何调整领导干部的薪酬、如何保障普通教职工的薪酬无疑成为难题。因此,在

 

综合改革中,如何运用统筹兼顾的战略思维方法,处理好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对大学决策

 

者提出了重大考验。 统筹兼顾,不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和稀泥、大锅饭。统筹兼顾,

 

是在把握大局和重点的前提下,按照同时兼顾其他方面这个原则进行谋划和协调。在“以人

 

为本”这面大旗下,在优先考虑一流学者薪酬的同时,充分考虑最基层教职工和最困难群体

 

的利益。只有处处从最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出发,才能凝聚力量、克服困难。

    5、坚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战略思维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校综合改革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我国高等

 

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很多挫折都源于决策者的主观主义错误,没有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

 

事,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要么提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要么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在

 

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防比过快、过慢,以及冷热病。特别对于薪酬分配

 

等极为敏感的深层次改革,由于涉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绝不可超越我国高校的历史发

 

展阶段,脱离学校实际去随心所欲。必须依照预定的谋划和设计,循序渐进,有组织、有计

 

划、有步骤地推进。否则,就有可能使高校综合改革走上歧途。另一方面,在现实迫切需要

 

改革、改革时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若犹豫不决、当断不断、错失机会、违背民意,也会付

 

出沉重代价。在高校综合改革中,如何运用循序渐进的战略思维方法,需要决策者深入基层

 

,倾听意见,不断获得信息反馈,实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用战略思维来实施高校综合改革

    1、任务分解

    大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一

 

级子系统,下面还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学院等相互关联的二级子系统。因此,高校综合改革

 

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顶层设计完成之后,必须对任务进行分解,才能进行部署和落实。在以

 

往的高校内部改革中,通常按照大学内部的一级或二级子系统等来分解任务,分别推进。

    从战略思维看,高校综合改革要对大学内部多个子系统进行改革,而且要对这些子系统

 

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改革,从而使综合改革产生最佳的整体效益。因此,高校综合改革的任

 

务分解非常重要,有可能关系到改革成效。如果将高校综合改革的任务分解到一级子系统,

 

有可能过于庞大,如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生口常管理、招收与就业等

 

;但若分解到二级子系统,又可能过细。从战略思维看,任务分解应着重考虑关联性。例如

 

,将二级子系统归类为若干群,使群内二级子系统的相互关联度较高,而群和群之间的二级

 

子系统关联度较低;选择多个彼此关联度低的二级子系统群作为改革样本,采用类似“基因

 

遗传方法”的途径去并行改革,在子系统群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教训,产生“变异”,逐步逼

 

近全局最优/次优结果。

2、任务实施

    有了顶层设计和任务分解之后成败的关键就在如何实施。由于高校综合改革的覆盖面宽

 

、各项任务的关联性强,必须用战略思维来统筹协调各项改革的节奏和进度。某单项改革的

 

快速推进,既可能带动其他改革,也可能给其他改革带来不利。同样,某单项改革的滞后,

 

有可能影响整个综合改革的进度,也可能阴差阳错而损失不大。 因此,在高校综合改革启

 

动之后,就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与督办机制,切实纠正时下普遍存在的实施不到位的

 

问题,同时也解决个别工作越位的问题。值得指出的是,检查和督办同样需要从战略思维出

 

发,绝不能把短期行为作为业绩,把局部业绩作为亮点,把表面现象作为成效,回到单项改

 

革的老路上。

    与以往的高校内部改革相比,综合改革的成效将更多依赖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经过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从高校综合改

 

革的任务要求来看,领导干部的素质仍有差距,尤其是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和习惯的领导干部

 

占比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干部会机械地理解任务分工,只关注自己份内的工作,不

 

关心各分项改革之间的关联,更无从考虑它们的综合效益。有些领导干部甚至有强烈的本位

 

主义思想,不积极配合他人工作,导致综合改革失败。因此,在高校综合改革的谋划和实施

 

阶段,都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培训和改革业绩考核。不仅要考核本职工作的情况,

 

还要考核配合他人工作情况,进而促使领导干部从长远和大局出发,主动谋划和推进综合改

 

革工作。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 2015年第03期,有删

 

节)

?智库建设

高校智库:热度比较高  脚步有点小

    2015 年初,几份重要的智库排名榜单相继出炉,无论是全球智库排名,还

 

是国内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均不乏中国高校智库的身影。国际著名的智库评价体系——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在最重要的“全球智库 150 强榜单”中,7

 

家中国智库入围,其中两家来自高校。中国智库生态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新一轮智库建设

 

潮来临,高校智库如何加快转型发展?

高校智库迎来“春天”

    “智库热”是我国政治民主化、决策透明化的产物。我国的综合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

 

但作为知识与思想生产者的智库实力,与国力却不匹配,远远落后于贸易、经济、军事、科

 

技等实力,高校智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中国智库勾勒

 

出清晰的发展蓝图。《意见》把高校智库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肯定了高校在智库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聚集了 80%以上的

 

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具备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我国高

 

校并不缺少机构和研究,然而现实中,高校智库建设仍明显滞后。

     高校如何才能真正适应当今大变革的时代,建立起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型智

 

库,为党和政府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高校建设新型智库面临三大瓶颈

    一是如何处理学术与咨政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考评体系上要作出一些转变,要从传统的

 

学术导向型、育人为本型,逐步向咨政启民型转变,要从精神上、物质上鼓励高校教师,在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将自己的学术成果转换成国家所需要的战略决

 

策和公共服务,转换成社会民众所需要的正能量。

     二是专业化的研究与时代所需要的大改革、大转型的多维度政策咨询,它们的冲突怎

 

么解决。要启动以战略和公共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强调问题导向、协同创

 

新、协同研究。高校要建设新型智库,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要将智库成果纳入到科研成果

 

考核与奖励体系,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还开始探索建设智库人才交流

 

机制,并且引入社会资源和创新机制,建设新型专业智库平台。

三是大学里的研究很多是书斋型研究,虽然也有应用型研究,但能否为国家决策者采纳

 

、能否适应社会民众的需求?在智库建设过程中,要致力于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要构建

 

专业的智库转化团队,将专业化研究成果转化成决策者、公众易懂的智库成果;二是要形成

 

智库成果“往上达”和“往社会上去”的便捷通道。

(作者:万玉凤,摘编自2015324《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做国家前行航程中的  望者”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谈高校智库建设

    记者:中央提出,要大力加强智库建设,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

 

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高校智库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类,和其他类别智

 

库相比,具有怎样的“共性中的个性”,应该且可能在哪些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林尚立:高校智库的定位,须放在整个国家智库体系的大格局中分析。一个国家要发展

 

壮大,要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其战略能力至关重要。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国家战略能力的综合体现。从现实层面看,智库存在层次与功能的分级分类——有

 

的智库侧重于提出具体的战术性建议,有的则更侧重于提出战略性预测与建议。战术层面解

 

决的大多是国家治理当中“急、难、愁”的技术性问题,战略层面未必像前者那样具体,却

 

更加具有长远眼光与全局意义。这两类智库都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一时看来政府可能有很

 

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制定好的战术首先要有战略能力作为支撑,否则,战术再好,可

 

以赢一城一池,却未必赢得了整个战争。所以,战略层面跟战术层面要相互结合。一般来说

 

,有战略能力的智库越多,它对整个智库的引领性就越强,战术型智库的质量也会越高。

 

高校智库,应该更侧重于提供针对重大问题的战略性方案;高校智库人才,应该是能够把握

 

事物根本、判定事物虚实、敏锐判断社会变化趋势的战略科学家,在他的决策建议背后,首

 

先要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论能力和专业能力。换言之,高校智库应该做国家前行航程中的 

 

望者,登高望远,指引航向。

    记者:做出这样的定位区分,是基于什么原因?您怎么看待智库建设与大学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林尚立:这样的定位,是从高校智库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出发而得出的结论。大学建设

 

智库,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充分的

 

人才支撑、有力的学科依托、丰厚的学术底蕴,能够更好地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动向。

 

值得注意的是,优势如果利用不好,也可能转化为劣势,尤其是长期的学科建设带来的学术

 

导向、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同时,与党政部门智库、社科院等相比,高校智库的确

 

存在与社会实际对接性不强、对政策体系与决策过程不够熟悉等不足之处。加之大学受到体

 

制约束,在队伍上很难形成非常大的智库兵团,在资金上很难像社会智库那样有充足的投入

 

。 基于以上现实,大学智库更应该注重发挥既有优势,在此基础上着力补足短板,使智库

 

团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问题能力。只要具备了这些基础条件,

 

再借助逐渐成熟起来的与现实对接的机制,高校就可以释放出战略研究、服务现实的巨大潜

 

力。智库建设与大学固有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职能不存在本质冲突,反而可以相互促进

 

。从一定意义上看,智库建设能够作为高校内部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为高校提供转型发展的

 

有利契机。首先,智库建设的问题导向、现实观照,能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整合,既有利

 

于各个学科的成长,也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次,高校建设智库有利于知识体系转换,使写在

 

教材上的人文社科知识转化为对社会的推进力量,推动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社会科学要真正

 

发展必须跟着国家和社会走。最后,通过智库建设,大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国际化优势,在全

 

球舞台上与其他文明进行对话,合作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支

 

撑点和对外展示窗口。

记者:您也谈到了智库国际化的问题。高校在国际化方面有着突出优势,而复旦智库已

 

经与海外高校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三个中国研究中心。高校智库国际化有什么重要意

 

义?

    林尚立:首先,高校智库国际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中国

 

。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密,中国的发展更加需要对国际环境、各国情势

 

的正确研判。高校智库如果不能充分了解世界,为国家发展出的主意是基于对世界的错觉,

 

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对中国充满兴趣,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有

 

助于破除偏见、合作共赢。所以,我们希望发挥智库优势,在民间外交的互动过程中既提高

 

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也增进国外学者对中国的认知。其次,从智库建设的角

 

度来看,我们有很多方面应向国外智库学习,例如智库的组织方式、运行方式、成果转化方

 

式,等等。实际上,世界一流智库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摸索中成长起来的,我

 

们作为后来者,要想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走向国际,向国外成熟智

 

库学习。再次,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来看,国际化进程不可或缺。人文社会科学是支撑智

 

库的主要力量,如果其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在国际平台上展开,那么中国的决策支

 

撑能力就很难快速成长,很难培养出国际水准的思想家、战略家、政策实践家和社会行动家

 

。应当看到,中国社会科学在良性发展三十多年后,已经进入必须转变的阶段,国际化进程

 

有助于使其形成完善的体系,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最后,从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角度看

 

,要在国际舞台上牢牢把握话语权,就要首先形成对话、展开探讨,还应该努力在国外平台

 

上主动设置议题、邀集国际学者讨论中国问题。在这些方面,智库大有可为。

    记者:以上我们谈的是认识方面的问题。要切实办好大学智库,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

 

的创新发展之路,需要观念、体制、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深刻革新。如何推动这一进程?

    林尚立:首要的一点是转变观念,引导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学者们把理论研究跟战略思考、政策设计结合起来。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不同

 

学科根据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整合。其次,一定要“打开门”,不仅在校内打开门,

 

也要在校外打开门;不仅打开一层门,还要打开多层门。在校内,要在各个学科之间打开门

 

,要向教授打开门,还要向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打开门。高层次的学生是相当重要的力量,

 

既能够支撑智库的基本运行,也能为智库的未来培养人才;在校外,不仅要向政府打开门,

 

也要向社会打开门,要从政府获取研究需求和相关数据,并充分利用社会研究机构等优势力

 

量做好研究。再次,要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这种建立不一定要把旧的体制完全打破,也可

 

以在过去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体制中嵌入一个新的结构。例如,复旦大学成立了发展研究院,

 

为各个院系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聚智、聚人、聚问题。最后,要培养和汇聚各类人才。一

 

要有稳定的战略科学家,他们是研究的核心和领军者;二要有高度专业化的学术组织经营团

 

队,即集学术能力、行政能力、服务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三要聚集方方面面的专家和

 

国际学者。这种聚集应该是流动性的聚集,像万花筒一样聚合而不沉淀。只有这样,才能保

 

持智库“大脑”的活跃和创新。 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极其缺乏专业化的学术服务团队。

 

随着“智库时代”真正到来,这类人才会成为人才市场上很抢手的群体,只可惜现在我们没

 

有重视这批人存在的价值。实际上,这是高度专业化的一类人才。真正的一流智库,必须拥

 

有非常专业的学术服务团队,把思想以及思想所形成的制度设计转化成思想产品,把思想生

 

产过程或战略生产过程管理好、服务好,把智库和社会、政府、不同学科间的关系经营好。

 

有了他们之后,学者才能够专心于核心研究,提升学术生产的速率与效益。因此,对这类人

 

才的培养与重视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记者:除了智库自身的努力,政府及社会各界还应为智库发展做些什么?

林尚立:首先,国家应该明确对智库的需求,及时公开需要智库提供服务的领域、需要

 

智库提供建议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协助;其次,社会各界要营造帮助智库发展的

 

良好生态;最后,也是当前呼声很高的一点:建立健全智库成果评价激励机制。 高校智库

 

在现行评价体制机制下遇到很大难题。按照传统观念,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不算成果,只有

 

学术论文才可纳入评价体系。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应该包含两个维度的目标——终

 

极目标是服务人类长远发展,现实目标是服务国家进步和百姓幸福。学者既应有科学的追求

 

,又要有现实的使命。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来看,拥有一批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专家队

 

伍是极其重要的,政府需要社会的知识体系来支撑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使命,继而改革现有“唯学术、唯论文”的评价机制。 我认为,评价

 

智库水平,应当看它服务政府的能力:它是否有成熟的服务机制,能否敏锐地提出问题、建

 

构战略,能否引导和回答社会问题;看它在社会和国际上的公信力、权威性如何。政府可以

 

组织针对智库的评审,评选出对政府决策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建议,作为衡量智库能力贡献的

 

重要依据。通过此类评审,也可积累丰富的战略智慧,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加厚重的智力储备

 

(作者:王斯敏,摘编自2015-4-10《光明日报》,有删节)

 

?院校研究

研究型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素分析

——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是指大学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战略机会和自身优势,获得更

 

多的资源并让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与利用,从而比其他大学更快速发展的状况。近年来,

 

国外有许多高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相继提出了创建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其中不乏

 

高校通过跨越式发展较快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我国多所顶尖高校也设定了到2020

 

左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想要在短期内争创世界一流

 

大学,必须加快步伐,通过跨越式发展方可实现。对国外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校进行案

 

例研究,探究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素, 可以为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二、南洋理工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要素

南洋理工大学的前身为1955年由东南亚民间筹款运动创办的南洋大学,1981年更名为南

 

洋理工学院。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升格为南洋理工

 

大学,开始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从1981年正式建校至今,南洋理工大学只用了短短三十多年

 

的时间便赢得了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声誉,分析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对促进我国建设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人才汇聚

   任何一所大学要实现卓越,第一个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拥有众多的优秀

 

教师,可见只有用各种办法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才有可能使学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南洋理

 

工大学近年来大力扩充学术人才,其力度胜于大部分高校。对于科研起步于1991年的南洋理

 

工大学而言,大力延揽科研人才、大幅提升科研水平是其要实现卓越目标的重中之重。而近

 

年来随着全球学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研究型大学在吸引顶尖人才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

 

大学不仅要面临其他高校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面临与其他报酬丰厚的知识部门的竞争。为

 

了在这一人才大战中胜出,南洋理工大学重点瞄准学校有特定需求领域的人才,并针对资深

 

学者和青年学者制定了不同的人才战略。

在引进资深学者方面,南洋理工大学主要通过学校的关系网和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招

 

聘信息,以高薪和要职吸引国际顶尖学者到本校担任学科带头人。例如,该校引进美国科学

 

院院士、前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家西凯瑞(Kerry Sieh)教授担任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主

 

任,引进前澳洲海洋生物创新中心创办人斯塔凡·谢尔列伯格(Staffan Kjelleberg)教授

 

担任新加坡环境生物工程中心负责人。这些“学术大牌”的引进不仅能够直接推动相应学科

 

科研水平的大力发展,也有助于学校从全球吸引有潜力的年轻学者。

南洋理工大学在大力引进顶尖学者的同时,也尝试通过多项举措网罗杰出青年学者,其

 

中最为突出的是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于2007年启动的“研究员计划”(National Researc

 

h Foundation Fellowship) 以及南洋理工大学自身开展的“南洋助理教授计划”(Nanyan

 

g Assistant Professorship,简称“NAP计划”)。“NRF研究员计划”是新加坡政府为吸

 

引全球杰出的年轻学者到新加坡从事尖端科技领域研究而开展的一项全球人才招聘计划。每

 

位NRF研究员在为期5年的时间内能获得高达300万新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新加坡各大研究机

 

构对NRF研究员的争夺异常激烈,而截至2013年底,南洋理工大学利用自身优势成功招揽了5

 

1%的NRF研究员到本校工作。与新加坡“NRF研究员计划”类似,南洋理工大学2007年也开始

 

实施“南洋助理教授计划”以吸引全球杰出青年人才,通过该计划聘用的教师每人能够在3

 

年内获得高达100万新元的科研启动资金。目前南洋理工大学通过该计划已引进众多青年才

 

俊。对于青年科学家而言,与顶尖学者合作的机会、科研经费的可用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吸

 

引因素。南洋理工大学正是凭借这些关键要素,成为杰出青年人才的汇聚之地。

(二)资源充裕

     阿特巴赫也认为,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是研究型大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与侧重于教

 

学的综合性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更注重研究。而作为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南洋理工大

 

学能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自然离不开充裕的资金,特别是科研经费的保障。自1991年开

 

始,新加坡政府在确定了以科技为先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后便开始大力扶持科技事业

 

。为了提升国内的科技创新能力,新加坡政府连续推出五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不断加大对

 

科技领域的投入。从1991年至今,新加坡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从20亿新元增长到161亿新元

 

,增长了7倍。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采取了集中力量发展少数关键领域的

 

战略,这些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环境与水、清洁能源、互动与数字媒体等。

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拨款,南洋理工大学积极整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将自己牢固定

 

位在新加坡战略研究领域的前列,从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核心竞争资助。如该校近年来在可

 

持续发展研究领域获得政府13亿新元的拨款,用于清洁水、环境工程、能源和地球科学等方

 

面的研究。另据统计,2005-2013年间,南洋理工大学共获得政府31.7亿新元的竞争性科研

 

经费,这些经费主要投入在可持续发展、医疗保健、新媒体等跨学科领域上。此外,南洋理

 

工大学还积极与世界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以拓宽经费来源,包括博世集(Bosch Group)、劳

 

斯莱斯(Rolls Royce)、IBM等。而根据THE世界大学排名,南洋理工大学近年来的企业经

 

费收入不断增加,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三)高水平管理

萨尔米认为,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高水平管理。高水平管理的内涵非常

 

丰富,不仅要求高校拥有良好的学校自治氛围、卓越的领导,还要求高校有明确的愿景目标

 

和发展战略等。在以上几个方面,南洋理工大学的管理模式都充分具备了萨尔米所说的特征

 

     1.实现自治

     大学自治指大学作为社会法人机构,不受政府、教会或其他任何机构的控制或干预,

 

能够独立地决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高深学问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大

 

学自治一直被奉为理想大学的圭臬,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基。而南洋理工大学在建校之初所

 

能享有的自主权却非常有限,不仅财产归政府所有,管理由政府规范,教职工也由政府任命

 

。在此背景下,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困难重重。2006年则是南洋理工大学发展历史的新起点

 

。为适应知识型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家科学研究和创新,新加坡政府批准南洋理工大学自

 

主办学。自治后的南洋理工大学的治理结构有了以下显著变化:一是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学校

 

的日常管理,南洋理工大学得以自主设定其发展路径和管理学校资源;二是学校原有的理事

 

会改组为董事会,由来自企业、政府和学界各方人士组成,共同负责大学的战略与决策;三

 

是充分依靠教授办学,让教师参与到大学的治理当中。

2.卓越的领导

南洋理工大学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强有力的领导人物和领导团队,能够

 

对大学的发展目标大胆地做出切合实际的远景规划,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卓越的

 

领导首先必须要有卓越的大学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其自身的品质、素

 

质和能力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自1981年正式建校以来,南洋理工大学仅有过三任校长,

 

这三位校长对该校的快速发展均做出了卓越贡献。创校校长詹道存教授在其22年的任期内(

 

1981-2003),通过扩充院系、加强学校科研职能,成功将南洋理工大学由一所教学型大学

 

转变为研究型大学。第二任校长徐冠林教授在其任期内不仅努力推动该校体制改革为自主大

 

学、成立大学校董会,还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规划,成功将该校改造成为一所世界知名

 

的研究型高校。而现任校长安博迪(Bertil Andersson)教授自2011年履职以来,为学校延

 

揽了众多世界知名教授以及年轻的研究精英,大力推动学校的跨学科前沿研究,使南洋理工

 

大学的学术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以上三位校长在南洋理工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均能够抓住

 

宝贵机会,适时地提出新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战略,通过高超的管理才能使学校不断朝着世界

 

顶尖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3.制定实施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

   众多研究表明,世界著名的科研成果都来自交叉学科,而现代科学的重大理论突破和技

 

术发明也大多从跨学科研究中产生。由此可见,跨学科研究已然成为决定一所高校能否实现

 

科研水平重大突破的关键。南洋理工大学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将集中力量发展关键跨学

 

科研究领域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途径。在2010-2015年的战略规划中,南洋理

 

工大学明确提出: 将以可持续发展、医疗保健、新媒体、新丝绸之路以及创新等五大跨学

 

科领域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在建设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实现学术水平的重大飞跃,从而实

 

现到2015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具体举措方面,该校近年来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

 

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在2007年新加坡政府推出的5项“卓越研究中心”遴

 

选中,南洋理工大学成功获批了两个———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和环境生命科学与工程研

 

究中心,共获得新加坡政府2.7亿新元拨款。成功入选该计划能够帮助学校吸引、留住和支

 

持世界顶尖级学术科研人员,完成高质量的前沿研究,从而极大地促进高校的发展。除获批

 

两个国家卓越中心以外,南洋理工大学还积极整合研究资源、打破院系界限,成立了包括南

 

洋环境与水研究院、媒体创新研究院、太阳能和太阳能燃料中心及能源研究所等一批汇聚国

 

际知名科学家和优秀人才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这些跨学科研究中心突破了以传统学科界限为

 

基础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与政府、企业签订研发合约开展跨学科研究,将学术性与

 

服务性有效结合,实现卓著的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社会提供强大的公共服务功能。在获得

 

大量校外研究经费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

三、结论与启示

任何跨越式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克服诸多挑战。而对于年轻的研究型大学而言

 

,人才不足、经费短缺以及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无疑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南洋

 

理工大学的成功之道在于把握机遇克服了以上三方面的困难。就人才的角度而言,由于科研

 

起步晚,南洋理工大学在发展之初所储备的科研人才有限,科研实力相对薄弱。而近年来,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学校通过各种人才招聘计划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到本校就职,在

 

保证高准入门槛的基础上,也保持了学术人员数量的优势增长。就经费而言,虽然近年来新

 

加坡政府加大了科技投入,但主要是以竞争性经费为主,南洋理工大学不得不与其他科研机

 

构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争取政府拨款,学校瞄准新加坡科技计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制定相

 

应发展战略,最终获得了来自政府的巨额经费,使其科研经费的增长幅度位于高校前列。就

 

管理而言,南洋理工大学从一所教学型大学发展为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其所面临的

 

一大障碍是如何建设科研文化,让教师和员工适应新的办学模式。为了克服这一障碍,该校

 

历任领导层均非常重视加强学校的科研职能,注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改善科研工作环

 

境与条件的同时,也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竞争性科研,并制定

 

合理的科研考评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此外,学校自治权的缺失也一度

 

是阻碍南洋理工大学发展的另一困境。由于无法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南洋理工大学的发

 

展处处受限。而自2006年争取到办学自主权后,南洋理工大学得以制定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

 

各项战略和计划,开始走上了腾飞之路。虽然研究型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普适的万能

 

公式,但优秀人才、充足资源和有效管理无疑是所有研究型大学实现发展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然而,正如萨尔米所言,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同时汇聚人才、掌握充足的资源以及

 

拥有规范的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仅有科学规范的管理而缺乏充足的资源或吸引世界级

 

大师的能力,高校是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而仅仅向高校投入资金也不足以建成世界一

 

流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获得办学自主权从而能够自

 

主决定发展道路的情况下,南洋理工大学的领导层充分把握新加坡政府想要建设知识型社会

 

、发展卓越研究的时机,瞄准符合政府发展战略的科研领域,从而获得政府的巨额经费资助

 

。与此同时,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来增加企业收入,获得充裕经费后才得以利用优厚待遇和

 

政策吸引海内外大量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从而实现高校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江小华,程莹,摘编自《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2期,有删节)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