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文摘》2015年第4期
发表时间:2015-10-22    点击:

目次

治校方略

  三问学术立校(2)

  地方大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4)

人才培养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7)

 

  大学要创造性地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9)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区域文化传承创新(10)

 

院校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之战略(12)

 

 

治校方略

三问学术立校

    为何学术立校:现实之殇

今天的大学经历着严重的现实之殇,在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中,大学的学术异化现象日

 

趋严重。所谓学术异化,是指学术活动、学者行为、学术管理偏离了学术的正常轨道、违背

 

了学术的宗旨、出现了学术不端等现象。

学术活动的异化。“唯量是图”严重抑制了学术质量的提高。学术成果既体现为量,但

 

更体现为质。所谓质,就是要注重其新颖性、独特性、价值性等方面的创新。纵观我国学术

 

成果,大多还停留在量的层面,缺乏对质的检阅,现行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过于强调数量。

 

“严进宽出”致使学术活动出现了虎头蛇尾现象。由于现行制度重视科研项目的立项而不重

 

视验收,因此,很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争取研究课题、科研经费、参加各类会议,个别

 

教师还采取了机会主义的行为,很少追问科学价值和学术质量,生产出了不少学术废品。“

 

近亲繁殖”导致学术生态和学缘结构的单一性。陈旧的门阀思想和大学内部的利益共同体,

 

使得学术形成了高度利益化的格局,一些团体为了在内部群体的竞争中保存竞争实力和更大

 

话语权,在学术人才引进中不是以“质”取人,而是热衷于在封闭的学术市场中保留自己培

 

养的博士生。

学者行为的异化。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被誉

 

为社会的良心。但一些教师的行径偏离了探究真理、学为楷模、行为世范的学者标准。为获

 

得学术利益最大化,少数教师突破了学术伦理底线,导致学术造假、论著抄袭、成果剽窃、

 

粗制滥造等现象的出现,甚至有学者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贪污滥用科研经费。这些现象表明

 

,学者一旦背离了求是创新的正道,就容易走向偷鸡摸狗的邪道。在育人方面,教师理应是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但现实中,一些教师缺乏育人情怀,既

 

不关注教学知识更替,也不关注教学方法革新,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与体验。在社会服务方

 

面,部分教师缺乏对大学功能与地位的全面认识,仍然局限于象牙塔内的学术观念,把产品

 

开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看作低层次活动,无法适应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

 

会中心的现实要求,或者超脱于校园、占着公职,将育人为本的理念和使命抛之脑后。

学术管理的异化。学术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激励学术创新和约束学术不端。而实际工作中

 

常常出现“重项目,轻成果”、“重投入,轻效益”、“重行政,轻学术”、“重激励,轻

 

约束”的现象。学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论文、著作、专利等最终成果,但是,学术管理中往

 

往把抓项目申报作为重心,甚至拿到项目就奖励,连无法结题的项目也得到奖励。学术研究

 

确实需要经费的投入,有投入就得有产出,即使是证伪性的产出,但是,学术管理中往往出

 

现注重科研经费而忽视科研产出,或者只重视绝对产出而忽视单位投入的学术产出。大学治

 

理要求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利相互制衡,但是,行政权力往往逾越了行政管理的边

 

界,嵌入乃至代替了学术权力,教师学术权利和主体地位日渐弱化。学术管理既要做到奖勤

 

,也要落实罚懒,只有把奖勤与罚懒相结合才能产生创新活力,但是,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见

 

对项目和成果的奖励,不见对粗制滥造的约束。

面对这样的现实,坚守学术立校,从事学术活动,成为大学的迫切重任和首要责任,大

 

学必须回到这一立足之本,即大学教师应以崇尚和追求真理、传播和创新知识为己任,大学

 

要始终把学术创新作为核心目标,坚持学术卓越。

何谓学术立校:传统视野

何谓学术立校,追溯大学的历史,弘扬学术精神、传播学术思想、推动学术创新,是大

 

学的根本属性。因此,学术立校,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题中之义。

 

 

大学因学术而生。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大

 

学亦是如此。教义传播、王权统治、商贸活动、战争和伤员疗伤等需要,推动着神学、法学

 

、医学等知识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欧洲中世纪大学这一新型社会组织的诞生,并将大学的合

 

法性牢牢地锁定为“探究高深知识的需要”。可以说,从大学诞生的那一刻起,学术性便是

 

大学的根本属性。

大学因学术而长。中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博罗尼亚大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巴黎大学,毫

 

无疑问是一个学术机构,只不过彼时的学术素材是经院哲学。从16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由

 

于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的问世,英、德、法等国开始创建现代大学,这个时期大学学术活动

 

仍然是以教学为中心,但近代科学已经开始向大学渗透。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现代大

 

学的重建和繁荣时期,其中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塑造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现代大学学术活

 

动新模式,并迅速波及世界各地。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因学

 

术传播、学术创新、学术转化等功能的彰显,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地位。

学术具有多元内涵。学术内涵经历了经典学术观和多元学术观的两个发展阶段。经典学

 

术观认为大学是求知之地,人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活动,欧洲传统大学的学术活动就是由受

 

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环境中进行的非实用性探索。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

 

的多样化发展,经典学术观饱受诟病。在这种背景下,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

 

特·博耶提出了多元学术观。多元学术观包括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及教学

 

的学术:发现的学术强调学者的研究能力,即学术创新;综合的学术强调学科融合与交叉;

 

应用的学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的学术意味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博耶认为,这

 

四个方面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共生的关系。大学无论从事哪种类型

 

的研究,都属于科研的范畴,都可以体现学术水平。多元学术观的提出,有效促进了大学多

 

样化发展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由此可见,学术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术性与大学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同

 

时,大学也为学术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和组织保障。因此,学术是立校之基、兴校之本

 

,推动学术发展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学术立校,从观念层面而言,就是要坚持多元学术观,

 

推动知识的传播、发现、综合与应用;从核心业务角度来讲,就是要把教学、科研、学术事

 

务的决策与执行,作为统领大学内部各项事务的基础性活动;从权利的角度而言,就是要把

 

教师作为学校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保障学者的合法权益;从组织的运行机制层面而言,就

 

是要建立起教授治学的有效机制,让教师成为学术事务的决策者,让行政力量回归到服务学

 

术发展的本来地位。

如何学术立校:未来向度

学术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旨趣,要求我们坚持学术立校,体现多元学术观。坚持学术立校

 

,是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大学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自主创新等战略

 

中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来讲,大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以创新引领学术。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大学作为学术机

 

构,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大学必须把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核心目标。检

 

验大学声誉好坏、层次高低、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就是创新意识、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创

 

新成果。为此,大学必须强化以学科专业为中心、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基点的思路,围

 

绕国家、地方重大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与运

 

行机制。同时,应加强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和学术团队的创新,在学科交叉和融合中获取

 

新的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活力与效益。

以研究带动教学。大学区别于专门科研机构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职

 

能,这一职能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但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

 

更新,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需要广

 

大教师就本学科领域开展学术前沿研究,而且还要善于就自己教学模式、实践活动进行研究

 

,只有把学科问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研究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教

 

育创新的本质要求,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就是在传授前沿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对于研究生教学而言,就是引导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创造新知识。

以成果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要依据自身优势,联合科研机

 

构、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组织进行协同创新。大学要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真正实

 

现科研“立地”、成果“开花”。大学不仅要满足于专利的出售,而且要致力于以专利作价

 

入股,培育科技型企业乃至科技型上市公司,“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浙大中控”就是

 

大学学术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标杆”。为此,大学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激发人才、技

 

术等要素的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良知引导学风。大学是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机构,学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

 

者。学者不仅要代表社会当下的存在,而且要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因此,他们不仅要为真

 

理而献身,而且要为社会道德和良知承担责任。如果说在经典学术观下象牙塔内的学者需要

 

维护好社会的道德发展,并成为道德楷模的话,那么,在多元学术观下,学者则要走向社会

 

的中心,接受多重利益协调和冲突的洗礼,就更加需要维护好社会的良知,以良知引领学风

 

。为此,大学学者需要培养从真崇善的意识、肩负反思批判的职责,并坚守自律的道德底线

 

学术立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境界。学术立校需要学者、学科、学院、学

 

校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作者: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摘编自20150630《光明日报》)

 

地方大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

    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办学体制机制,应是目前高校综合改革的当务之

 

急。地方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与部属大学相比,在目标和任务上更倾向

 

于区域性、多科性和应用性,在办学过程中,更受制于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治理要素更

 

加多元化,其内部组织结构、制度和权力运行中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

 

其向现代大学制度过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瓶颈和障碍。因此,主动适应内外环境和形势

 

的变化,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创新学校内部各利益群体在决策领域的表达机制,不断彰

 

显自身的办学活力和效率,成为地方大学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大学外部制度安排,涉及大学与政府

 

、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大学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

 

二是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制度设计,涉及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

 

学内部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宏观层面的大学外部制度和微观层

 

面的大学内部制度有机结合,构成了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体两翼”。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属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制度,可以说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微观基础。有

 

效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应根据大学内部各利益群体的属性、特征和诉求以及大学的实际需

 

要,将决策控制权合理地分布到不同的治理主体中,让他们的价值诉求在一定制度性和程序

 

 

治理结构是否有效,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大学及时对内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即决策效率

 

,是否有利于合理地分配资源及其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程度,即资源配置

 

效率。

由于历史传统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部治理模式,其共同点是大学内

 

部权力主体多元化,均比较重视内部权力的协调,其学术事务和非学术事务的管理通常是由

 

两套系统、不同的机构和人员来运作,他们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学术决策机制上既给教授

 

参与行使行政权力的机会,也适当吸收行政人员加入行使学术权力的组织。所有的利益群体

 

都可以授权自己的代表来代言自身的意志。相当多的学校还吸收了校外人士来参与大学的监

 

督和管理,社会权力的参与使得大学增强了与社会,特别是与所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联

 

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目前,我国对现代大

 

学制度建设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学作为一个相

 

对独立的实体,更直接地感受到原有的制度性障碍带来的深刻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认为以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为突破口,可以降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成本。地方大学是我国高

 

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梳理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和问题,基于地方大学自身特点

 

,优化其内部治理结构,对于落实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步,地方大学不断深化内部管理

 

制度改革。随着地方大学内外环境的变化,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对资源的需求日趋扩大

 

,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些弊端不断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束缚地方大学发展的瓶颈。

 

 

1.权力关系边界不清,造成相互冲突和失衡

和其他类型大学一样,地方大学存在着四种权力,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

 

民主管理权力。大学的和谐需要这四种权力在治理过程中有效恰当的配置并协调得力。但实

 

际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边界不清。我国《高等教育法》确立了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并规定了党委和校长的主要职权。但在实践中,党委书记主持党委会的召开,

 

负责学校重大决策,这使党委书记在逻辑上处于“一把手”地位;而校长主持召开校长办公

 

会,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又在事实上导致了校长的“一把手”地位。这使实践中党委的“统一

 

领导”和校长的“全面负责”可能处于平行状态。

二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失衡。虽然绝大多数地方大学也建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指

 

导委员会、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但其作用并不明显,在实际运行中或泛化为行

 

政组织,行使某种行政职能,或作为“虚位”组织,大部分学术事务还是由行政权力来决定

 

的。

三是民主管理和监督权力乏力。尽管《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校学生管理规

 

定》等文件都确认了师生通过教装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参与大学民主管理的合

 

法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权力资源和法律、制度保障,教师和学生在我国地方大学内部管理

 

中并没有实质性权力。

2.内部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需要科学有效的制度支持,以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除《教育

 

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性的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外,大学章程是实现大学治理目标和理

 

念最为重要的制度支持。多年以来,我国地方大学多数没有建立自己的大学章程,即使已经

 

颁布大学章程的,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不科学、制定程序不合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等

 

问题。

3.党政机构臃肿,院系自主性不够

从地方大学校内组织结构体系来看,横向上是党群、行政和后勤机构,笔者随机抽取了

 

36所地方大学,发现这类机构所占比例较大,均占学校机构总数的50%以上,存在机构臃肿

 

,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类机构控制着主要的办学资源,在资源配置和决策上违背学术规律的

 

事情时有发生,与学术组织和学术人员的冲突和矛盾也时有发生。从纵向上,多数地方大学

 

实行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但在学校、学院、系之间的职责、权限分配还不尽合理,受过

 

去集中管理体制的影响,校、院、系之间形成严格的等级,权力中心明显偏上,院系作为办

 

学实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权力过小。

 

 

 

三、关于地方大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化解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多角关系所面临的失衡风险,

 

重建大学内外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学校内部各种力量的平衡。

1.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HT〗

地方大学的根本任务是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一方面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

 

新能力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

 

推广,为地方和行业提供服务。因此,地方大学的内部治理要扬弃纯学术导向、学科发展导

 

向的既有模式,确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的理念,从根本上转变教职工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协作意识。

2.处理好各种权力的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要处理好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四者之间的关系,界定好党委、校

 

长、学术组织和师生员工的职权范围,参与决策的形式和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明晰党政权责,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首先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对党政权责的

 

范围、边界进一步明晰,党委重在解决“做什么”,在宏观方向上进行把握;校长重在解决

 

“怎么做”,偏重具体事务的执行。其次,妥善处理好党委和校长的关系,党委在行使政治

 

权力、领导学校全局性工作时要充分尊重并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注意“度”的把

 

握。

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完善教授治学制度。首先要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

 

,避免出现越位、错位和缺位等现象。行政权力要准确定位于服务学术发展,学术权力要充

 

分认识到行政权力在保障学术权力运行、改善学术条件、促进学术效率上的作用。其次,提

 

高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规范化水平,完善教授治学体制机制。在学校和学院层次,建立

 

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作为学术事务决策和咨询机构,增强学术人员对学术资源

 

的配置和使用权,在体制机制上制度化、规范化。

处理好党政权力和民主权力的关系,推进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是完善党务、政务

 

公开制度,坚持权力运行的公开化,提高社会公众、师生对党政权力行使的知情权。其次,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凡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保障师生群体的参与权。此外,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咨询专家委员会等群体参与学校发展规划

 

咨询、监督作用,调动各级基层党组织、无党派人士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使其与教职工

 

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一起构成学校的有效监督机制。

3.建立精简高效组织机构,推进学院制改革和管理中心下移

我国地方大学,组织机构普遍存在党政机构臃肿、学院设置过多、管理重心靠上等弊端

 

,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

整合党政机构设置,建立精简高效组织机构。推动党政机构改革,按照精简高效原则,

 

对现有党政机构进行整合设置,解决内部运转和外部接口的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效能

 

整合和调整学院资源,深化学院制改革。结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围绕地方大学通过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使命,在学院结构的设计和调整上

 

对接地方、服务社会,学科相近、专业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效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构建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学院结构和学科专业布局。

管理中心下移,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对学校教育资源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

 

学校、学院两级管理层次,转变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重心下移,建立以学院为中

 

心的管理体制。通过管理中心下移和适度分权,学院作为办学和管理中心,在学校党委和行

 

政的统一领导下,自主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优化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涉及学校内部各多元主体之间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分配,涉及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完善和改革,任务相当艰巨,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因此,需

 

要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大学章程建设为契机,围绕“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

 

主管理”等要素,通过对学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基本运行

 

规则的调整和规范,进一步明确其边界和运行范围、规则和机制,努力构建科学的大学内部

 

权力保障机制,尽早建立起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大学运行和发展规律的治理结构。

 

 

(作者:临沂大学党委书记李吉吉,摘编自201506

 

18《中国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社会主义价值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

 

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凝神聚气、强

 

基固本的关键作用。在高校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关乎高举旗帜这一大

 

事,关乎培养好接班人这一重任,是我们必须要承担好的重大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围绕进一步深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几

 

方面的工作。

一、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作为基本任务

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有了机制保障,弹性的要求才能有刚

 

性的约束,分散的力量才能有牢固的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

 

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我们着力探索有效路径、创新方式方法、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要着力构建“融入”机制。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

 

视而难见却又处处可察。价值观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职业规划、行为抉择等成长发展的各

 

个环节中,只可意会,很难言传,更难量化。同时,它又扎根于人的观念和行为范畴里,像

 

空气一样无时不存、无处不在。所以,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要体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要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蕴涵在人才培养各环节, 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全

 

体师生,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情景和校园氛围, 使之成为广大师生日常生活

 

的基本遵循,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实现有效“融入”,要以建立可用管用好用的长效机制为目标,把核心

 

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形成各级学校有机衔接的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体系。

二是要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增强法治意识、坚持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手段是

 

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 也是持续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

 

保障。要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约束和导向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任何一项工作的持续推进,都必须依靠一整套法规来调整和维系, 都必须要依靠一套制度

 

来约束和保障。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切实做好有关法规、制度的设计、制订和完善工作

 

,使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都有利于核

 

心价值观弘扬, 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 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制约。

 

要通过科学的法治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要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遵循核心价

 

值观教育的基本规律,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

 

构,完善教师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公约等师生行为准则,建立诚信档案,加大对失信行为的

 

约束和惩戒力度,健全礼仪制度,强化仪式、典礼庄严感和教育意义,推动形成体现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

二、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作为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封闭抽象的概念,而是蕴涵于社会生活的细节里

 

,体现在公民日常的行为中。因此,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从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

 

目标要细分,要求要细致,措施要细密,责任要细化。

一是要增强针对性,加强分类指导。24 字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

 

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师生群体有不同的体现、

 

不同的重点。要根据对象、内容、条件、环境的特征和变化,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将核心

 

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对于青年学生,要按照总书记

 

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求,积极探索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学雷锋活动、志愿

 

服务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刻

 

苦学习、明辨是非、求真务实、成才报国。对于党员干部,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

 

”的要求,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着力点,推动

 

高校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努

 

力改进学风、文风、校风。对于广大教师,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 贯彻落实

 

好关于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健全师德考核、强化

 

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是要提高实效性,聚焦生活细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琐碎碎往往折射

 

出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和道德的高度。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从细节、从小事上不断改

 

进和完善。要坚持防微杜渐。“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一个人的道

 

德修养,如果不拘小节,放任自流,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整个价值观的扭曲乃至道德的沦丧

 

。党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廉政新规,管住了干部工作、生活的细微“小节”,全党

 

全社会的风气就为之一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各地各高校设计的

 

制度红线,也要立足于“补小洞”、“防大漏”,及

时检视细枝末节,防范小积弊拖成大问题。教育广大师生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

 

为。要注重习惯养成。正所谓,“优秀是一种习惯”,青年学生立志成才报国,练就过硬本

 

领,就是对爱国、敬业价值观的诠释;养成独立自主完成每一次考试、每一篇论文的习惯,

 

养成亲力亲为实现每一个承诺的习惯, 就是对诚信价值观的代言;生活学习中养成互帮互

 

助、扶弱济贫的习惯, 传递的就是友善价值观的暖流。

三、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作为关键举措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最纯正的精神血脉,蕴含着

 

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之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就是要坚持中国情怀、把握时代特征。

一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

 

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沃土, 使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未曾中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文化传承。当前, 文

 

化传承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大家重视的问题,比如在内容上简单复古,不加区分,把糟粕也一

 

并拿来;在形式上简单复制,以为穿上汉服,带上冠帽,就是复兴传统文化;在宣传上打着

 

弘扬的旗号戏说篡改,宣扬腐朽,甚至有人借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学生

 

要学什么,我们要教什么,让传统文化教育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要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主题宣讲、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形式是学生喜闻

 

乐见、深度参与的文化平台,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要创新校园文化品牌。优秀

 

的校园文化品牌是学校的“文化名片”,能够生动诠释学校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传统,彰显学

 

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精神风采。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校风校训的育人内涵、育人作用,形

 

成文化育人的浓郁氛围。要着力发展校园文艺。继续抓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中小学生

 

艺术展演等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审美和人文品质,使之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

 

力阵地。

(作者: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5期,有删节)

 

 

大学要创造性地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话语和途径。只有找

 

准培育和践行的方法、话语和途径,让教育和社会各方面资源的作用形成合力,才能让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主导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的主流价值观。

第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和诸方面,让教育在传

 

递知识和文化的过程中塑造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主导

 

价值观,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以这些价值观为基本的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

 

对少数人的要求,而是对所有领域、所有人的价值规范。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纳入高等教育总体规划

 

,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高校管理各环节, 覆盖到学校的全体师生员

 

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所有教职员工的职

 

责;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而是所有专业课都必须有机融入的事情。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完善思想教育方法,深化大学

 

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有效衔接、内容先进、形态生动的思想理论课程教材

 

体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价值观需要行为的体验才能内化

 

于心,价值观的目的及自身的价值就在于它见诸于行动。因此,我们还必须注重发挥社会实

 

践对大学生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第二,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理过程中。为进

 

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就要注重学校制度、激励政策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办学效益和社会

 

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学校办学效益和精神文明建设良性互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贵在知行合一,价值观和社会也是相互塑造的。一方面什么样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

 

引导,另一方面什么样的价值观也引领着什么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

 

会的价值取向,它反过来也引导和规范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如果大学在治理工作中

 

出台的政策和价值观的导向不一致, 这种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断裂或分裂,也会严重影响价

 

值观教育的效果。价值观是精神层面的,要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政策的保障、

 

制度的规范、法律的约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实践中,落

 

实到依法治理各方面,用制度的权威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第三,要完善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体系。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精神生成

 

过程,而精神的力量都是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因此,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的过程中,需要大学文化的活力和我们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价值观教育应该是一种对

 

心灵的激励,教育者必须以自己的心灵激发每个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打动学生心扉并获得广泛认同,首先必须让学生愿意听我们

 

所讲的东西,并且能够听得进去,听了能理解,理解了能够接受并认同。如果我们的教育方

 

式干干巴巴、味同嚼蜡,就很难让人愿意听,更别提理解、接受和认同。价值观概念就像盐

 

,它可以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但不能总是让人直接吃盐。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

 

融入鲜活的生活叙事之中,才能发挥其精神的激励力量,才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量。

 

 

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不能仅停留在人们的意识中,而应该外化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

 

民群众, 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意识和首创精神, 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例如,开展群众性的评选表彰先进模范活动,让人习惯于在现实中见贤思齐。开展学习宣

 

传先进典型活动,尤其注意把学习模范与学习身边好人好事结合起来,让高尚的道德和价值

 

理想在学生的生活中落地生根,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5期)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区域文化传承创新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和拓展高等教

 

育的职能, 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主动

 

融入区域文化研究,实现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

一、地方高校以传承创新区域文化为历史使命

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是地方高校的重要属性。教育即文化,其本质是育人与文化传承创新

 

的双向建构,恰如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提出的,“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大学的一切工作其实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大学不仅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还具有选择文

 

化、批判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创造文化、引领文化的作用。”同时由于文化活动的多样

 

性和异质性, 使得区域文化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其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必然

 

需要区域文化所在的地方高校承担。

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是地方高校的客观需求。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表征,其

 

本身隶属于文化范畴,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场域,是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

 

,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活动。因此,教育的功能变迁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功

 

能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动态更新,无论是追溯高等教育起源时期的古希腊学园时代

 

, 还是西方中世纪时期博洛尼亚大学、剑桥大学等综合性现代大学的精英式人才培养雏形

 

,亦或是19 世纪威廉·洪堡在德国柏林大学创立的研究型大学尝试,再或是19 世纪以来美

 

国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能创新,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

 

客观需求。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正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

 

求。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立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就受到所处地方自

 

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因素的支持和制约,区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也是地方高校的客观需求。

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是地方高校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尤其是地

 

方高等教育的实用主义发展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地方高校传承区域文化的“应然”功

 

能,主要体现在: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存在“重术轻道”、“重理轻文”的现象,人文社科教

 

育有边缘化倾向;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功利性因素冲淡了地方高校的区域文化色彩;地方高

 

校突出硬件建设,强调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生源竞争力等指标,忽视了区域文化传承创新

 

的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在区域文化传承中缺少创新的载体,文化传承创新流于形式。但同时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则提出了非常高的期望,要求大学彰显文化传承创新

 

功能,将以文化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现实对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区域文化也提

 

出了根本要求。

二、以开放、引领的心态传承创新区域文化

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区域文化应坚持历史性和渐进性原则。作为文化表征和文化传承载体

 

的大学,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受其所在区域的环境和文化历史的影响,是所在区域文

 

化传承创新的起点和归宿,是一种历史性的沉淀进程,体现了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因此

 

,地方高校在传承创新区域文化时必须坚持历史性原则。同时,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

 

一直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需要

 

长期的培育、推进、积淀。文化传承创新不是单向的外来输入过程,而是立足区域、内部培

 

育的发展过程;不是精神文化单方推进的过程,而是物质、精神、制度多元驱动的过程;不

 

是疾风骤雨的过程,而是润物细声、春风化雨的渐进发展过程。因此,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区

 

域文化也应坚持渐进性的原则。

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区域文化应坚持融合性和创新性原则。地方高校在传承创新区域文化

 

时应坚持融合性原则,原因在于,在多元开放的全球化进程中,各个文化主体既是独立主体

 

又互为对象,既不能完全接受单一中心主义,也不可坚执自我文化本质主义,需要通过文化

 

的选择和融合,实现文化认同,重塑文化价值。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之所以既在历史的共识

 

性下同质发展, 又同时遵循自身的内在逻辑异质发展,其根源在于区域文化在自我发展过

 

程中一直渗透着传承与创新的因素。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精神的寄托者和守望者,必须具

 

有理性批判的立场,也即在理解区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创新。

 

大学不是每一社会流行风尚的风向标,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所必需的东西, 而不是社会

 

所想的。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区域文化时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

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区域文化应坚持开放性和引领性原则。文化发展生生不息、日新月异

 

的根本因素在于文化演进过程中的开放性,它根植于人类社会发展,既尊重文化发展的同质

 

性,又坚持文化发展的异质性,是文化发展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统一。文化发展离开开放性,

 

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更应

 

坚持开放性原则,以兼容并蓄、宽容开放的文化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大

 

学作为最伟大最恒久的社会机构,作为“唯一能成为历史发展文化积淀的产物”, 在文化

 

传承创新中更应坚持引领性原则,在工具理性盛行的社会, 成为引领社会理智选择的良知

 

。因为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

 

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深远的传承

 

和创新文化的社会功能。

三、把传承创新区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传承创新区域文化是地方高校的本职之责,地方高校必须通过有效路径传承创新区域文

 

化,切实担当。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区域文化需要树立文化育人理念。教育理念是大学文化的

 

集中体现,其中核心理念是大学理念体系的原点。

地方高校要切实传承创新区域文化,首先要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学校应主动把区域文

 

化核心融入学校建设,积极营造以区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比如,在学校布置区域文化知识长廊,建立区域文化书画院和区域文化陈列馆,构建起以区

 

域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育人氛围。

地方高校要把区域文化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地方高校要真正把传承创新区域文

 

化落到实处,必须把区域文化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比如,将区域文化作为通识

 

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要求人文社科类相关专业把区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限

 

选课进行建设;组织力量编写区域文化教材供学生研读;设立区域文化讲堂,邀请国内外相

 

关研究专家讲学; 建立区域文化学生社团,并成立区域文化创作基地;设立区域文化校园

 

艺术节,开展区域文化宣传相关活动。

地方高校要引领区域文化研究与保护。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

 

传承创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统一体, 文化传承创新需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

 

,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要以社会服务为立足点,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因此

 

, 地方高校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点是要引领区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学校可成立专门的

 

区域文化研究所, 聘请区域文化研究权威专家担任所长,集聚学校文学、史学、社会学等

 

相关学科学术骨干组成研究力量集体攻关, 同时聘请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史专家为兼职研究

 

员,构筑学术共同体;策划区域文化书籍,从哲学、宗教学、神话学、政治学、社会学、历

 

史学等多学科系统中建构区域文化地方特色学科;建立区域文化资料库,编辑出版区域文化

 

资料选编等。

地方高校要重视区域文化交流与传播。地方高校在推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时也要重视区

 

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要把区域文化交流与传播作为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手

 

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

 

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学校应创立区域文化报刊杂志和区域文

 

化网,积极主动传播区域文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定期主办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并推动研讨会成为国内有关区域文化研究的重点学术会议,形成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作者:何海翔,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6期,有删节)

 

?院校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之战略

    知识经济的社会发展模式大大加强了大学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全球范围内的

 

国际竞争使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从“985工程”、“211工程”

 

的贯彻实施,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都强调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亚洲近邻新加坡也同样重视

 

发展公立高等教育。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新加坡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旗舰公办学校,

 

积极应对本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求,通过实现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成为新加坡人才集聚

 

、知识创新的“集成器”,带动了大学本身乃至整个国家的崛起。在2014年QS世界大学

 

排名中,该校的世界排名为第22位,稳居亚洲大学榜首。

一、创业型之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战略选择

创业型大学兴起于欧洲,沃里克等一批大学探索出的创业型发展之路,掀起了创业型大

 

学发展的热潮。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也通过引进创业型大学理念来逐步摆

 

脱困境,在较短时间内跻身世界前列,更成为亚洲大学之首。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背景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自1965年独立以来,由之前的殖民地前哨成

 

功转型,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新加坡政府实施了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的经济发展政策,强调智力资本的

创造及其资本化、企业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价值和就业岗位。新加坡历来重

 

视教育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教育政策常常与经济发展的政策相协调。在新加坡

 

发展的过渡时期,大学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帮助国家实现由投资驱动向知识创新驱动的经

 

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大学在知识的创造和商业化方面,可有效地把教学、科研以及知识转化

 

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研与产业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商业化。

   (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型之路的战略选择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建于1905年,是新加坡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大的公办学校,被认

 

为是创业型大学的典型。该校在其发展愿景中明确提出:“渴望通过‘没有围墙’的文化和

 

一种以教育、研究和服务努力获得积极影响的创业精神, 成为一个大胆且精力充沛的社群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知识引进、传播和人才培养方面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国家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创业型大学”以其新兴的模式为新

 

加坡国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促使其转变自身定位——走出象牙塔,成为创业的

 

典范,成为知识创新的中心。学校通过增强工业研究,促进科技创新、知识创造与创新,涉

 

足高精尖领域,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把创新、创业思想贯穿于每位师生的头脑中, 立足

 

亚洲、放眼世界,在国际框架下推展高深优质的教育与科研,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如今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教学、研究以及创业发展方面在世界上都居于领先地位。

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型之路的战略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育使命以转型教育为一大核心,力求通过转型教育培养思想活跃、

 

懂得把握时机的青年才俊,以改变社会现状、为社会创造价值。立足使命,新加坡国立大学

 

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呢?

(一)革新一体化创业精神使命

组织使命的变化规定了组织变革的方向与路径。创业型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是一所成功的创业型大学的灵魂,它反映了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引领大学发展的目标

 

和前进的方向。新加坡国立大学前任校长施春风为学校树立了“跻身全球知识企业行列”的

 

愿景,强调了知识创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向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转变的目标。首先,

 

转变教职工理念,全面贯彻创业精神。牢固树立“创业、创新”理念,彻底转变之前的官僚

 

管理理念,塑造一个足智多谋、富于创新、勇于开拓的领导团队。因为一个富有成效的集体

 

创新,能够提供资源和基础结构,构筑超出一所大学原本具有的能力,集体的创业行动才是

 

大学转型现象的中心,使它能够资助和攀登高档市场。因此,在整个组织内部营造创业的氛

 

围成为转型的必须。其次,构建无边界院系,即建立一个无国界、无边界的知识社区。新加

 

坡国立大学由亚洲观点出发,以世界级专长为基础,致力于培养学生跨领域、跨学科的全方

 

位新思维,创建一个活力迸发、敢于创先的知识社群,塑造无壁垒的求知文化,激发创造革

 

新的精神,立志成为一所具有全球战略视野的大学,跻身世界顶尖大学之列,既充当全球知

 

识集群的一个关键节点, 亦发展具有亚洲特质的特殊专长与独到见解,并通过教育、研究

 

及服务,扩大正面影响和效果,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创业型大学。生命科学被认为是无边界

 

知识社区的一个典型,需要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相互支持,以应对学科结

 

合的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也均指出需要相互发展,为新

 

加坡乃至亚洲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提供重要的分析与洞察。

(二)广泛吸纳国际学术精英

马丁·特罗认为:“要使高等院校的地位得到升迁和变革, 无论国家采取什么行动,

 

最终都要由争取著名教授和出类拔萃的年轻教师、争取研究经费、争取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

 

等市场力量来决定。”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师生结构显著表现为国际化和多元化,正是基于学

 

校坚持不懈地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优秀师生。国际化的师资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型道路的发

 

展提供智力资源。为壮大师资队伍,该校建立起专门的国际人力资源小组,在全球范围内招

 

聘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超过一半以上的教职员工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国立大

 

学高薪招聘各学科的世界顶尖研究学者,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质

 

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师资发展模式突出体现在师资的国际来源和外聘比例两个方面——该

 

校的师资外聘比例以及师资博士学位授予国为外国的教师在教

授中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国际化的优秀师资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提供

 

了师资保障。国际化、高素质的学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型道路发展的基础。发展到今天

 

,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来自全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

(三)变革组织管理核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整合组织结构,创办面向任务的整合式学术生产组织和面向外界的新型

 

外围组织。各个组织分工明确、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运转效率。经过早期的实践探索,新

 

加坡国立大学创设新的组织结构来应对不断面临的新挑战, 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学术集

 

群、行政集群和企业集群。依据各个集群机构所属性质划分,各个机构各司其职,统一对校

 

长负责。行政集群作为学校的行政组织,为学术集群和企业集群提供行政服务保障,形成一

 

个强有力的行政驾驭核心,对不断扩大的变化做出迅速而灵活的反应。学术集群重视科学研

 

究的跨领域、无疆界协作,同政、产、民、研、学各界建立合作关系,以确保新加坡国立大

 

学的研究方向与目标更能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应对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成

 

立了众多以研究中心、研究项目、研究计划或实验室等形式存在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并以项

 

目为导向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同时,这些跨学科研究

 

组织的运转较为灵活。截至2014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共有4所卓越研究中心以及23所

 

大学研究机构与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组织结构的鲜明特色,即是对企业集群的深度挖掘和

 

开发。企业集群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首席执行官管理,下设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

 

、创业中心、工业和科技关系办公室、创业支持单位、咨询服务处和出版社。创新开设的新

 

加坡国立大学企业机构旨在激发学校社群的创新与企业精神,通过体验教学、业界实践及合

 

作、争取企业机构支持,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实现资源增值。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的创办

 

宗旨是协助该校师生、研究员和校友培养创业精神并落实创业,让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新加

 

坡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科技企业家教育枢纽。专门设立新加坡国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及工商

 

联络处,对该校的知识产权与科研成果予以保护和管理,协助起步企业及分拆企业进而市场

 

化,促进大学与业界之间的研究合作。

(四)开辟多元的经费来源

经费独立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物质基础。大学为了实现转型,需要更多的经费资源

 

,并拥有充分的配置自主权。一般而言,公立高校的经费有三个主要来源。第一,国家分配

 

。作为传统的资金来源,国家分配的资金通常依据学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校舍建

筑面积大小的某种结合。第二,来自政府的科学研究委员会的资金。其多寡由大学教授、科

 

系和科研群体在科研补助和合同竞争中的成败来决定。第三,所有其他渠道。新加坡国立大

 

学努力开拓第三渠道的经费来源,包括来自工业界、慈善基金会、学生学费、社会捐赠以及

 

校友捐赠的资金,并且这种开拓的趋势由于创业精神的推动正在加速。同时,新加坡国立大

 

学有效利用该校的国际声誉和日益壮大的校友群体,不断扩充经费来源。此外,新加坡国立

 

大学尤其重视对科研成果的资本转化。科研具有国际地位,科研也可以是扩大收入的手段。

 

新加坡国立大学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发明创造、专利以及与业界的合作,把大学

 

知识更加广泛地运用到“创造财富的事务”上,加强大学科研与特定公司之间的密切合作。

 

通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同时有效地推进对外联系,这些外扩的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经费的重

 

要来源,这是创业型发展模式的优势之一。在该校稳定的三方经费来源中, 政府资助依然

 

是经费来源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积极拓宽的其他经费来源所占比重超过政府资助,有力

 

地保障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五)激活的产学研地带

1.加快知识创造

作为亚洲领先的研究型、创业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致力于开发具有国际顶尖水平且

 

足以影响世界的科研项目,以期拓展知识疆界、促进知识应用。通过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氛

 

围,为师生提供理想的科研环境。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师生和研究人员坚定地致力于知识创造

 

,使该校的研究成果持续强劲增长。

2.加快知识转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一套完整的知识资本化转化流程:从理论研究成果到技术披露即可

 

直接孵化为初创企业或衍生企业;亦可通过专利申请,得到专利授权,最终进行创业活动。

 

在知识转化制度的保障下,新加坡国立大学技术披露、专利申请以及授权专利的数量稳步增

 

长。

3.拓宽外围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教学研究和知识转化两方面积极拓宽外围合作、广泛建立伙伴联盟,

 

借此开拓疆界与视野,从而对社会发挥重大影响。在教学研究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哈佛

 

、耶鲁等世界顶尖大学建立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为教学、学习、研发、创新

等各个层面带来新观点和新机遇。在知识转化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积极加强与业界的合作

 

与联盟,以便使该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迈进市场的大门,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

 

挥实际功效。该校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加强合作: 一是推行知识产权管理与商品化,包括为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群管理国立研究基金会中的“概念证明”基金,旨在加速推进科技市场化

 

进程;二是与业界伙伴、学术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加强合作,助力学校的技术发明与科研成果

 

同市场需求更紧密地挂钩,在商业领域确定相应的定位与价值;三是与业界伙伴及主要政府

 

机构合作,将技术发明与研究成果具体贯彻,转化为起步公司。通过努力,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学术社群和业界之间建立起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启示与借鉴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转型经历,见证了强有力的创业型发展实践在推进大学全面实现世界

 

一流战略进程中的卓越成效,可以为我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一) 全面植入创业精神,重塑大学组织文化

创业文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践行创业型发展之路的内在核心。伯顿·克拉克认为,“创

 

业型大学很像高科技工业中的企业,开发一种涵盖变革的文化,这些信念在心脏地带传布,

 

就成为整个大学的文化。”我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在强政府管制下形成的组织文化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知识创新的步伐, 迫切需要注入创业精神,促使大学更加主动、迅速

 

且灵活地对内外部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这种创业精神需要全面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价值观和

 

学术价值观中,内化为每个成员的意识和行动,从而重塑整个大学的创业型组织文化。

(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释放大学创新活力

在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创业文化的重塑建立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之上。新加坡政

 

府给予新加坡国立大学广泛的自主权,学校得以围绕战略目标自主地开拓和使用经费,开展

 

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学术和服务等活动。而学校内部管理的自主,使每一个基层院系成为了

 

创业型单位,并把创新扩展到校外,激活了每个单位和成员的创新力。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

 

自主权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讨论的热点议题,但时至今日,现代大学制度仍未真正建立

 

,更未触动和激活传统学术价值观扎根最牢固的学术心脏地带。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精神和创

 

新活力来自于大学组织内部主动的、制度化的集体创业行动。因此,若不能赋予高校及其基

 

层学术单位以自主发展权,我国高校将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成为知识创新的集成器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那些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大学,更是那些在人

 

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

 

发展之路的成功,与其把握国家经济的转型发展机遇、致力于成为区域知识经济的集成器、

 

以人才集聚和知识创新为国家和区域建设服务的战略密切相关,从而在人才、信息、知识、

 

技术和产品的跨境流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自身创业发展的平台。我国顶尖研究型大

 

学应该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若干个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战略机遇,成为吸引智力资本和技

 

术资本的磁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在全球化框架中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和科研,以推进

 

中国乃至区域知识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四)构建世界级伙伴关系,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一流战略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广泛开展与世界顶级学府以及科研机构的

 

合作。随着全球知识圈的加速形成,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越来越多地参与

 

其中。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以及高校自身参与对话能力不足等原因,能

 

够全面开展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的案例仍然不多。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机

 

构应积极推进与世界级伙伴的实质性合作。这一方面有助于在合作中向世界一流机构学习,

 

 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开拓疆域和事业, 促进思想和研究的交流,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合作

 

平台,从而加速我国高校世界一流战略的实现进程。

(作者:张红娜、田凌晖,摘编自《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3期)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