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文摘》2015年第7期
发表时间:2016-01-08    点击:

 

目次

一流大学建设

  聚焦: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2)

创新人才培养

  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究(6)

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创业生态体系(9)

 

高端智库建设

  美英高校智库主要特色(12)

 

国外高等教育

  英国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

    ——以伦敦大学与伦敦市互动为例(14)

 

一流大学建设

聚焦: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国务院日前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

 

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

 

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

 

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

 

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就此,《中国科学报》

 

采访了若干位大学校长、教育专家以及在世界一流大学有过亲身体验的学者,向读者分享他

 

们对于这一高等教育界重大议题的感受和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创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如果说“211工程”“985工程”是我国高校汇集办学资源、提升科教实力的“集结号”

 

,那么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即将开局的重要时刻,《方案》的颁布实施就是

 

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中国科大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始终牢记科教报国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改革创新

 

,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在即将启动实施

 

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中,学校有责任也有条件瞄准世界一流,全面改革创新,率先建成

 

独具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

 

学校将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突出“学科建设”“制度构建”和“协同

 

育人”三大主题,同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奋力实现学科体系一流、体制

 

机制一流和科教水平一流。

   首先,围绕学科建设基本任务,实施“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整体跨越计划。一流大学

 

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工作是学科建设,拥有若干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标

 

志。中国科大将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实施“基础学科群争创一流计划”“工程与高技术学科

 

高峰计划”“新兴交叉学科率先突破计划”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整体跨越计划,建设具有中

 

国科大风格与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

   其次,围绕综合改革重要部署,构建现代大学先进制度体系。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

 

世界一流大学是由先进的科研体制、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构成的具有良好治理

 

生态的学术体。为此,学校将实施“三制并举”:推进以建设卓越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的科

 

研体制改革、推进以深入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章程》为抓手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

 

以人才队伍优化为重点的内部治理机制优化。

   第三,围绕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创新产学研及中外协同育人模式。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

 

大学的基本使命和核心职责。学校将基于“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高端人才培养特色与传

 

统,立足学术型、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深入推进科教、研用、中外“三元融合”,协

 

同构建“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用结合培养复合应用人才、中外联合培养国际化人

 

才”的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大学须深度融入社会

   国务院此次下发的“双一流”方案,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推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

 

世界一流学科,但该方案的核心却在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

   就我个人的理解,“双一流”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中国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国内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责无旁贷的

 

任务,就应该是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教育强国。至于如何才能使我国从当前教育大国向

 

教育强国转变,其关键的核心就在于内涵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三个面向”就是我们

 

教育改革的方向,大学要围绕着这“三个面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

 

传承等四个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踏下心来,具体解决一些关系到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问

 

题。比如在我看来,目前我们存在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大学

 

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大学有责任接触社会,并深度

 

融入到社会之中,闭门办学是终将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大学自身也就更谈不到所谓发展

 

了。

   因此,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大学自己要明白,社会未来发展需要我们作出什么样的努

 

力和贡献,之后再按照这个需求牵引,才能准确找到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

 

问题下大功夫进行改革。换言之,就是首先瞄准目标,确定我们要解决那些事关国际,但又

 

是中国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大学要立足自身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大学的优势和特色。

 

   一流大学是以若干个一流学科为支撑,它要有一流学者、一流学术、一流学风,并培养

 

出一流学生。一流学者后继无人则不可持续;一流学术不能狭隘地关注论文,它还包括为社

 

会服务,即贡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论文”;一流学风缺失则高校无法培养出一流学生

 

。它是多方面的一流。换句话说,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学科、一流学院。

   我们不能指望一流大学样样一流,但至少要有若干个一流学科。哪怕建不成一流大学,

 

若干个一流学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成为一流大学;即使现在被叫作一流大学,但一流学

 

科被逐渐蚕食、消失,给再大的封号也徒有虚名。

   中国顶尖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尽管不同高校、学科的差距各不

 

相同、很难细化。但是,有两点值得强调:一是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基础性,不要因为片面

 

强调“产业化”,忽略了学科的基础性建设;二是学科的整体基本功要扎实,学科的发展方

 

向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服务,这是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显示度。显然大家都意识

 

到了这一点,都在为之努力,但有的高校对基础下的力气大,应用、显示度有所忽略;有的

 

高校则过度追求应用、显示度,在基础上较为欠缺。

   谈到如何为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而努力,不得不说,这些年来,很多大学领导还

 

被各种排行榜所误导,甚至瞄准排行榜上的指标去工作,而不是根据一流大学本身的规律、

 

本质去搞建设。这对大学来说是慢性自杀。追随排行榜永远办不成一流大学。在排行榜上排

 

名前茅的,也不见得是一流学科。哪怕是非常到位的排行榜,也只是对现有发展的评估,高

 

校发展的内涵、未来发展的潜质是评不出来的。千万不要迷恋、甚至迷信排行榜,要精准发

 

力的是一流学科能否培养出一流人才,一流学科在科研内容和方向、学科建设的前沿性、学

 

科的体系结构、学科有无持续发展等方面是否达到了前沿,这些是应该放在一流学科建设首

 

位的事情。

   大学要做大学的事,脚踏实地、心无旁骛,还要有一股韧劲,把确定的目标做好。从199

 

9年到现在,1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都有多

 

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为高校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相信,在经过30多

 

年的努力奋斗,到了“第二个一百年”势必将会有一批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当然,在任

 

何国家,被称作一流大学的大学终究是少数。如果说,世界一流大学构成国家和民族教育发

 

展的高地,那么它们也是以越来越多高校的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为基础的。这就像是高峰与

 

平地的关系那样,平地的基础越扎实,高峰也就越挺拔。未来很多的大学要甘心做高地的基

 

础和基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提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向一流大学输送优质人才,如此才

 

能真正撑起国家和民族的一流大学的高峰,才能建成世界高等教育的强国。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人才培养质量和制度文化的差距

 

 

   美国国际高等教育专家阿特巴赫教授曾这样描述世界一流大学:“谁都想要世界一流大

 

学,每个国家都觉得不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但问题是既没人知道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也

 

没人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尽管世界一流大学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简洁定义,但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进行总结的文

 

献却并不少,而且结论大同小异。这些总结中,世界银行前高等教育主管萨尔米博士的提法

 

比较直观,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才会聚、充裕的资源、良好的治理三组要素,其中

 

人才会聚包括优秀教员的会聚、优秀学生的会聚、优秀研究人员的会聚等,充裕的资源指大

 

学从政府、学校基金、科研基金等渠道获得了足够支持优质教学环境和先进科研设施的经费

 

,良好的治理则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杰出领导、追求卓越的文化等。考察任意一所公

 

认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些特征都不难得到印证。

   中国是最早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了“211工程

 

”“985工程”等重点建设计划,一批学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两年,在科研产出规模和

 

办学经费等指标上,有若干所中国顶尖大学已经可以比肩世界一流大学;在重大原创性成果

 

和高水平师资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少数学校也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门槛水平。

 

 

   现阶段,中国顶尖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人才培

 

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是领袖,是大师,是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要做

 

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最有潜力的优秀生源,而且需要有一套与培养拔尖人才相适应的培养体

 

系,这样的培养体系应当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本。而中国顶尖大学在改革人

 

才培养模式上的投入和进展都不够大,人才培养质量还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例如,

 

国内许多大学在招聘新教师时将在国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作为前提条件,从一个侧面说明我

 

国顶尖大学培养的人才尚不能满足我国大学自身建设世界一流的需求,而如何去培养领袖、

 

大师更都还处在摸索阶段。

   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是追求真理、崇尚创新的大学文化,这种文化的基石是充分的办学

 

自主权和一套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活力的制度体系。而我国大学的运行管理还带有计划经

 

济时代的烙印和浓厚的行政色彩,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对大学工作管得过多、过细;另一方

 

面大学在内部管理上仍然是行政权力主导。相比具体的科研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基础制度

 

层面的改革所面临的困难显然更大,从目前来看不论是主管部门还是大学在这方面都还未能

 

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建设一套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要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

 

尚需时日,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则要付出更大的耐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软实力支撑

   从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出发来谈世界一流大学,可能看不出什么理论高度,但它或许能让

 

人透过现象看出一点一流大学的实质。我想从一个大家平时不怎么谈的方面——管理和服务

 

——来谈一谈。如果一个人在美国常青藤盟校的时间不长,一般会从其表面看到她们的很多

 

优点,甚至会有一种美国一流大学近乎是完美的这种感觉。但是,在那里时间久了就会发现

 

,美国一流大学同样有问题,甚至问题成堆。由于内部或者外部的问题,总不时会导致校长

 

下台、院长辞职,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层出不穷,但为什么这些一流高校一切都会运行如常呢

 

   我想,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教学、科研是一流的,其管理和服

 

务更是一流的。人人职责明晰,大家各司其职,这一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在美国的一流大学中,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教师,还是普通的行政人员以及负责学校

 

治安的警察,大家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几乎人人有着高度的负责精神,且工作任务明

 

确而具体,工作流程非常完善,工作过程细致入微,一旦出现新的问题,大家会迅速想办法

 

加以解决。

   第一,一旦在校内外发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全校的大事件,校长都会亲自出面给所有人

 

发邮件,通报事件经过,告知大家如何采取行动。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发生马拉松爆炸

 

事件。当时我在哈佛做高级研究学者,校长福斯特在第一时间给全校师生发邮件通报事件,

 

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连续给大家发送邮件,随时通报事件的经过以及结果。当然,并非

 

只有校长给大家发邮件,哈佛校警局在事件刚开始时,每天间隔数小时给大家发邮件,同时

 

给手机发送短信,报告事情经过,使大家对整个事件了如指掌。当然,美国的媒体如此发达

 

,事情经过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同样可以知道,但这并没有妨碍校长和校警局给大家及时

 

发送通知。

   第二,在像哈佛这样的一流大学,教师对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其

 

中一个标志就是学生与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首先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我在哈佛

 

时曾选修了一门大课《英语语言史》,因为这一课程属于通始教育,选修人数众多,应该有

 

150人左右。这门课程的教授是我在哈佛时的合作导师,在上课时,他有7位助教帮助他辅导

 

学生,这7位助教全是在读的博士生。下课时,教授不仅经常发邮件跟学生沟通,而且,他

 

会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20人左右,分别由这7位助教组织讨论问题或者答疑解惑。总体看

 

,师生关系之融洽,在美国一流大学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第三,学校各个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服务意识极强,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都会

 

发布极为明确的办事流程,且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或者就放在网上。凡是会阅读的人,只要

 

按照流程去办即可。在这里,很少会出现因为责任不明确而互相推诿的现象。任何一个人到

 

行政管理部门去办事,除了由于人多需要等待之外,基本上属于来则即办,办完即走。因此

 

,你看不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抑或其他人员,到这里来办事而跟办事人员发生口角或者因

 

为行政人员办事不力而气鼓鼓地走人的。

   就管理与服务而言,我可以说,美国一流大学较为普遍的是:高级管理人员,有远见、

 

敢担当,领导力强;全职教学人员,潜心教学、科研与服务,心无旁骛;普通行政人员,踏

 

实肯干,注重效率,全心为他人服务。

   说到国外高校给我们印象深刻的地方,往往就是国内高校有所欠缺之处,实际上就是差

 

距所在。如果问我有什么建议,我想到的只有一条:建设一流大学,应当更加注重办学中的

 

细节,在加强硬指标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一流大学不仅要靠各种硬指标来支

 

撑,更需要有软实力来加以提升。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杨英锐:绩效机制不适合一流大学

   在国内,大部分高校对教师实行的都是绩效制管理,但一流大学内部是不能用这种模式

 

的,因为绩效管理很容易造成教师之间横向竞争。而这种竞争对高校学术生态的破坏是非常

 

大的。一流大学的管理理念应该是支持和服务于每一个教授在学术生涯中的纵向跳跃。一流

 

只能意味着领跑的第一方阵。

   应该说,绩效制模式很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组织管理。但这种将教师的工资和岗位与“工

 

作量”直接挂钩的模式很容易给教师带来一种外在压力,而相互之间的横向比较,又会转化

 

成为教师内心的一种焦躁,并容易滋生大面积的学术亚健康心态,破坏教师内心追求学术的

 

规律。时间一长,一些教师甚至会因此迷失自己的学术方向。绩效制模式为主导在大学管理

 

中其实是懒惰取巧的做法。

   据我所知,有些国外的一流大学在年终也会对每个教授在教学、研究和服务方面作统计

 

,但一般这是很次要的事情。一流大学的教授们不会对此看得太认真,管理层也很少拿此说

 

事。美国高校普遍实行的是教授终身制;该制度从来不用一个统一的绩效作为评价标准,反

 

而是系主任个人在发挥重要的评价作用。因为系主任清楚地知道所在系的每位老师的研究状

 

况,知道每个人的课题意义和研究阶段,知道每个人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志向。而除了系主任

 

,这些情况甚至连院长都不会有太多了解。

   这其实属于一个院系的学术生态范畴,这是外人很难了解的。而管理好一所大学,就一

 

定要尽量培植这种学术生态,尽量了解每个院系的独特学术生态,使每一位老师都能发挥自

 

身最大的内心冲动,最大程度上发挥创造性。当然,这样的工作不是每所大学都做得到的,

 

但如果做不到,就不可能成为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主导美国一流大学的是教授而不是管理

 

层,这与目前国内的现状有别。弦国大学的管理层如果只和美国大学的管理层交流,结果很

 

可能是扬弃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精华而吸收了西方大学的糟粕,与一流大学的目标背向而行。

 

 

   在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那就是美国一流大学的教师一般不会产生横向竞争的重要原

 

因在于,每个人在学术道路上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有人愿意做“短平快”的项目,有人更愿

 

意沉下心做长期学问,这是教师自己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不同选择的人在不同阶段所获

 

得的工资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家的学术尊严是一样的,甚至那些因为做长期项目而工资提升

 

较慢的人,在一个系里所获得的学术尊严反而更高。

   举几个例子也许能反映美国一流大学的品格。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认为,聘用教授

 

是极为谨慎的工作,因为一旦聘用了一个教授,我们就只能为其学术发展服务而无其他。哈

 

佛大学聘用教授的一个理念是:此人的工作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或思维方式。普林斯顿大学的

 

一个系主任说过,如果一个教授一年写了两个以上的基金申请书,他会担心这个教授还有没

 

有时间作思考与研究,会不会退化成二流学者。众所周知,爱因斯坦耗费八年时间研究思考

 

,并学习新的数学工具,最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可怎么绩效管理呢?如果以为没有一个

 

爱因斯坦式的教授群体也可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那将是大学理念的无形误区。其实判别一

 

所中国顶尖大学是否世界一流的最好办法,就是问问这所大学的教授们,你所在的大学是世

 

界一流吗?(摘编自:20151119《中国科学报》)

 

创新人才培养

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

 

干意见》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

 

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

 

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

 

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创业教

 

育,勇于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1.正确认识创新内涵与创新教育的特点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

 

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

 

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的关

 

键在人才。创新不是一门学问,创新对大学来说既不是一项新事物,也不是一个新要求,只

 

是当下赋予了其更新更多的内涵,它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变革方法、一种行为方式。

创新要有创新型人才为基础。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脱胎于前苏联模式,教学与科研

 

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现实中一些高校在功利的驱动下,重科研、轻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短缺,很难真正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的要求,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创新要有内在的动力机制。内部而言,创新需要激励机制。为什么要创新?它必须要有

 

唤醒人们内在“冲动”的机制。同样,高校教师要把科研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之中,也需要

 

有激励机制。创新利益是通过创新所能够获得的各方面满足,高校对创新利益追求的过程,

 

事实上就是创新利益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创新利益的大小具有诱导和进一步激励从事创

 

新的双重功能。当一项创新活动开始之前,对创新利益的预期会诱导教师是否选择这项创新

 

;当创新成功后,巨大的利益会激励教师继续创新。

外部而言,社会需求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奎斯等人曾研究了

 

567项不同的技术创新个案,结果发现,其中的3/4的创新活动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

 

只有1/5的情况是由技术本身的发展所推动的。因而得出结论:对创新需求的认识要比对技

 

术能力的认识更重要,市场需求是激励和吸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动力源泉。

创新要有“一方山水”的外在环境和土壤。创新不在于有多少高校、有多少院士,而在

 

于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就高校而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环境

 

就更显重要了。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第25次咨询会上刘延东副总理就严肃指出:学术不端是创

 

新的“天敌”。要更加重视学术诚信问题。不但要重视教师的科研诚信问题,还要重视学生

 

的诚信问题。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零容忍”,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浮躁是创新的“

 

毒瘤”,大学应当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侵蚀,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学校的风气,

 

引导师生坚定追求真理、攀登高峰的勇气和恒心,树立不尚名利、但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使

 

高校成为创新生态的净土。

创新要具备一种厚重的文化沉淀。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鼓励创新的文化是创

 

新活动的动力源泉,强调为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创新精神。

 

“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永不放弃”的创新精神,是建设创新文化的根本。创新精神是一种

 

探索精神、一种务实精神、一种团队精神。美国西部最早就是牛仔文化、淘金文化,人们到

 

那儿是去冒风险的、淘金的,所以那时的文化就是冒险文化。硅谷也是一样,到了硅谷,人

 

们就会感叹硅谷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创新的气息,没有官本位、没有等级制度,只有创业,那

 

儿的风投也特别发达,这就是沉淀和生长的创新文化。

2.强化创新型驱动教育必须认识并处理好两个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创新与守成的关系。首先,创新是在前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取得科学成

 

果的基础之上,由后人以新需求、新方式进行自己的创新实践。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

 

面对传统、继承传统。就学生而言,掌握知识,继承前人的经验,是其日后创新的基础。守

 

成为创新提供依据,创新则为守成提供动力。基础在守成,关键在创新,真正的创新必须是

 

对守成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其次,切忌把创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绝对化,认为“只

 

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大学既要向前看,也要回头看,要在创新中发扬传统、

 

特色和守护大学精神。创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守成则是一所大学的根基,要冷静看到不少

 

创新实践对社会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破坏作用。最后,还要保持创新的持续性,不能简

 

单求新,朝令夕改。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初期研究到最终获奖,一般要10余年时间,且近年来

 

有增长的趋势,说明高水平的创新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作,被大家公认需要时间,不可急

 

功近利。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三者的关系。高校的根本任务就

 

是培养人才,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首先要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人才培养通过学科建

 

设、科学研究来实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教学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因

 

,是科学研究的延伸。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高校培养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保

 

证了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产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者

 

之间相辅相成,互助互益,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

 

的根本任务,在一流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造就创新型人才。

3.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创新高校评价体系

评价是指挥棒,高校创新能力评价本身的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围绕是否有利于创新

 

,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怎样激发创新,确立和完善评价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当前国内高校评价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指标权重还不够高,要不断推动高校注重教学、重

 

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权重。美新社(《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高校评价中给予人才培养

 

70%的权重。泰晤士报为扭转高校过度重视科研的趋势而在指标数量和权重分配上刻意偏向

 

于人才培养,以强调并引导高校注重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是高校的

 

主要职能,人才培养是首要任务。高校要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交

 

叉研究,努力服务行业、服务国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大学是以雄厚的师资力

 

量、充裕的物质资源、良好的学生质量和卓越的学术资源为保证的。评价一所高校,应充分

 

涵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既包含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指

 

标,又包含科研能力或学术水平指标;既反映师资、经费、办学条件等教育投入,也要反映

 

毕业、就业等教育产出。

创新型人才培养还要注重建立科研工作分类评价机制,既要有利于基础研究,又要促进

 

应用研究。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岗位特点,制定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标准,

 

促使基础研究更加注重原创性,关注产生新知识,应用研究更加注重解决重大问题,关注成

 

果转化,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努力激发教师和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有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发展必须依靠人,必须依靠创新

 

型人才。人才培养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在新时期新形势

 

下的中心工作。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顺等

 

突出问题。它严重制约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及高校的内涵发展。如何应对?迫切需要每一个教

 

育工作者都来思考与实践。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笔者认为首先还是应当从高校自身的

 

特点和教育的本质来认识探究,并从立德树人和全员育人的视角来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立德树人,坚持大学的价值守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

 

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应全面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着重培养品德优良、素质过硬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型拔尖人才。这些重要论

 

述,直接确定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

 

向,同时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追求。当前高等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

 

点不可否认,但与时代发展要求来讲,还有些许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诗所描述的那样

 

:“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现实中常常淡忘了对高等教育的价

 

值追求。因此,常常为文章而文章、为科研而科研、为评价去经营、为排名来运作、为出彩

 

显政绩,浮躁、功利、学术不端、用人不当,甚至贪腐。另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普遍

 

存在重视知识才智的培养,忽略道德品质的塑造养成。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对高校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积极创建

 

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良学风,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

 

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素质,加快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类型齐全的创

 

新型人才队伍,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转好现行领导体制。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必

 

须运转好现行体制,发挥其优势,方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出人民满意的大学。

 

高校领导,尤其是校长,很多都是优秀的学者。但人的精力有限,担任大学领导必须有所取

 

舍,处理好领导工作和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就曾指出:中国高校的

 

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这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投入,深入研

 

究复杂问题,精心开展顶层设计,细致设计解决方案。主管部门应研究确定高校主要领导绩

 

效评价的决定机制,引导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到学校管理工作上来。

大学校长、书记应该努力成为有思想的教育家。大学是思想产生和创新的场所,互联网

 

时代更是呼唤懂政治、会管理、有思想的教育家。古今中外,凡是杰出的校长,必定是富有

 

思想的成功教育家,他们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与创新的优秀

 

的治校理念与风格。以学校领导为导向的大学研究使学术和治校相互滋补,相得益彰。英国

 

女王大学和剑桥大学前校长埃里克·阿什比在掌校时远离了原来的植物学,根据多年的执校

 

经历,开始涉足高等教育研究,并发表了《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等重要文献;美国加

 

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克尔被后人铭记的不是他的工业关系研究,而是着力于高等教育问题

 

发表的《大学的功用》等不朽著作;工程学出身的梅贻琦以一句“大学之道,大师之谓也”

 

,让清华校友们对他的治校佳话一直追忆至今;美学出身的蔡元培终因“兼容并包、思想自

 

由”八字治校方针,使得他的名字和北大一起载入史册……大学校长以一己之身而身兼数职

 

、分饰数角的原因众多,在职业化大学校长的进程中,大学校长应早日走出角色冲突,专于

 

成为有思想的教育家的角色。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的中心工作。面对科学前沿、科技革命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实现由点到面的全覆盖,也要实现从量到质的新跨越。

(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陈治亚,摘编自《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第9期

 

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创业生态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5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

 

见》,其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创新创业实践、

 

师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高校在创业教育上的基础和起点各异,但从未来发展

 

方向考虑,高校创业教育都应着力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创业生态体系。着眼创业生

 

态体系来组织和推动创业教育,既有利于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规划,也能避免创业教育

 

陷入运动式、脉冲式的工作格局。

文化的视角:培育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

   纵观世界著名高校,培育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无疑是其进行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无论

 

是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还是新近脱颖而出的英雄学院,其共性特点是重视推动并积淀

 

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

   业界公认创业教育开展得好的高校,在微观角度上,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

 

创业特质,而非传递和教授简单的创业技能;在宏观角度上,重视培育创业文化,使之成为

 

学校创业生态系统中的阳光、水和空气,并以此持续吸引众多优秀学生加入其中,让他们在

 

类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中找到和产生共鸣。

   除了精神文化外,创业文化在一所高校的具体呈现,通常还包括四个层面。其一,理念

 

文化。学校领导层的态度和师生的共识。例如,在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历史上,曾将一千英亩

 

以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业界或毕业校友开办公司,再推动这些新兴企业和学校合作,

 

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中山大学曾在职称评审中,对于科研指标有一些差距、

 

但创业教育教学特别出色的教师给予专门保障,也体现了学校的一种导向。其二,环境文化

 

。学校对于创业文化的环境和氛围营造。当前,每所高校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创业成功者,他

 

们的创业感悟和心得完全可以挖掘并整理成为本校的创业校友语录。例如,“一次创业,一

 

辈子创业”,“创业要有两板精神:当老板的精神和睡地板的精神”,等等。这些话语可在

 

校园内通过景观、墙壁、横幅、网络等广泛传播,给在校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人

 

脉文化。让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能便捷地找寻到创业导师,或是有志于加盟团队的志

 

同道合者。很多创业者提到,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通常两天内可以和相关领域的30~50

 

位创业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反观许多高校的现状是,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在一周

 

内很难在

 

校内或校园周边找到5~10位创业者去交流。为此,学校既要有意识地提供物理空间,构建

 

创业者聚集的场所,也要努力整合社会校友资源,让校友创业群体成为给在校学生提供指导

 

和帮助的庞大资源。第四,制度文化。学校对于大学生休学创业、教职工保留教职离校全职

 

创业的制度保障。过去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政策只存在于部门文件中,操作性不强、落

 

地不够,创业者“看得见,够不着”。例如,不少地方虽有规定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落户优

 

惠政策,但由于毕业生创业毕业时常常还未注册企业,就无法签订单位和自己的就业三方协

 

议;没有三方协议,根本无法向相关部门申请落户。因此,创业制度文化的一方面要义,是

 

为存在的创业可能性给予稳态的渠道保障。与此同时,创业制度文化建设的另一方面,也要

 

注意防止出现过猛、过头的倾向。在不少高校,现今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1%;从科学和现实

 

规律出发,可预见未来几年内将大学生创业比例提升到3%~5%就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

 

如果一所高校希望或者实际形成了过高比例的大学生申请休学创业或毕业创业,则也需要从

 

另一个侧面关注和审视制度文化。

系统的视角:以平台战略实现创业教育的综合集成

   在实践中,高校创业教育反映和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创业教育师资缺乏,以及现有的创

 

业教育的师资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即便是高校商学院的老

 

师,也常常没有创业的实操经历,很多也并不专门研究创业领域,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理论说

 

教,讲不清企业实际运作过程和操作环节,导致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不高。学校如果

 

按照常规专业教育的模式,采取“产品战略”,单纯作为创业教育的内容提供方出现,一方

 

面要开发大量创业课程、编撰教材,一方面要适应学生需求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同

 

时也要凝聚创业苗圃和孵化基金提供服务保障,很可能会陷入多面出击、难以为继的状况。

 

我们认为,基于系统的视角,高校创业教育通过平台战略实现综合集成,才能在当前历史阶

 

段发挥更大的整体功效。

   基于系统的视角,创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是秉持平台战略。平台的一端是有创新思维和创

 

业热情的广大学生和年轻校友,平台的另一端是各类创业课程、创业导师以及创业基金等。

 

学校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学院开设创业类课程,引导更多校企合作企业和校友创业企业提供创

 

业见习岗位,凝聚更多企业家和投资人校友回校担任创业和创投导师,吸引更多种子资金、

 

天使基金和风险资本设立不同额度,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苗圃和孵化基金。

   高校创业教育在本校创业平台初步构建完成后,将迎来近期和远期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近期的发展趋势是校际开放和协同。例如,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把国外高校

 

的部分创业慕课经遴选后放在本校创业课程菜单中。又例如,部分上海高校针对每所学校创

 

业导师数量有限的现实情况,正在尝试和探索区域协同评审机制。其中,上海西南片高校拟

 

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对区域内部分高校“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天使基金”

 

,汇聚导师资源进行协同评审。长远的发展趋势是每所高校对创业平台上的课程、导师、基

 

金等进行细分。譬如,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把企业家校友作为一个群体对待,统称为“创业导

 

师”,而上海交通大学近几年实践发现,当导师群体到达<>以上的规模后,有条件也应该

 

把导师分为“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两类。创业导师主要评估学生是否适合创业,对创

 

业过程中的情绪、团队管理、社会交往等给予指导;创投导师则主要评估学生创业项目的前

 

景,市场拓展、商业模式以及融资策略。两类导师的职责和重点有很大差异,只有少部分创

 

业校友能同时承担“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的职责。更进一步,对于“创投导师”群体

 

,又可根据“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智能硬件”等行业领域,依据种子基金、

 

天使基金、VC基金、PE基金等不同环节进行细分,把每一位“创投导师”的擅长领域、专长

 

环节予以准确区分。未来,“细分”将成为一所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也

 

是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于系统的视角,创业教育的重点之二是强调综合集成。要立足更广阔的视野、更系统

 

的方法来跟踪和研究有关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我们的高校应把创业教育的内容、交互过程

 

、数据信息和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能够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系统,这样就

 

能充分实现人的思维、人的经验、知识智慧,让各种信息集成起来,把一些定性认识提升到

 

定量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强化两个观点:一方面是创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界限

 

趋于模糊。创业教育和其他领域教育具有很大差别,很多学生创业者今天是创业教育的客体

 

,明天通过创业的历练和规律的提炼,完全可以变为创业教育的主体。由于他们在实践的第

 

一线,更善于和在校生用同一话语体系交流和沟通,开展创业交流和教育成效可能更为明显

 

。因此,在创业生态体系中,生产者、消费者和传播者的界限很模糊,角色切换很频繁;大

 

部分消费者今后可能会成为生产者,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又会是很好的传播者。另一方面

 

是逐步重视和加强创业研究。绝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边界框定在教育教学、实践孵

 

化、师资建设等方面,较少涉足创业研究。在创业研究方面,一些有条件的高校要有意识地

 

布局和迎头赶上,这其中,有很多实践现象值得深入挖掘、分析和总结。例如,我们在近十

 

五年的一线实践中发现,在经济和就业形势相对更乐观的时期,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人数会更

 

多;而不是通常许多人所认知的那样:在经济和就业形势不景气的时期,艰难的就业形势会

 

倒逼更多毕业生去创业,去自谋出路。对这一现象,一些毕业生在创业者座谈中反映,经济

 

形势好、就业选择多的时期,他们感到有许多机会成本,更愿意放手一搏,大胆创业,即便

 

创业不成功,再重新就业也是有保障的;而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时期,有创业潜质的毕业生反

 

而趋于保守,认为就业机会成本少,还是稳妥点,先就业积累社会经验,以后选择合适时机

 

再创业。这些一线现象和感性认识,通过创业研究完全可提炼为规律和案例,更有利于我们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创业环境会如何做出创

 

业决策。

评估的视角:构建分类分层的成效评价体系

   创业教育评价是对一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评价,既体现在对创业教育的受众和对象—

 

—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胜任力的评价上,也体现在对高校创业生态体系——创

 

业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的评价上。

   创业教育评价的原则大致有三条:第一,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通常来说,我们

 

可以通过对在校学生和创业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开展定量分析;而通过

 

资料查阅、座谈交流、案例追踪等进行评价则属于定性分析。第二,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相

 

结合。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评价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学生对于创业教

 

育的满意度以及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同时,也可邀请创业教育的同行、创业研究

 

的学者,从一所高校创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来对创业教育的整体情况进

 

行原则性评价。第三,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由于创业教育是一项长周期的工作,教

 

育成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要对创业教育成效适当做出短期和长期评价。短期评价的指

 

标数据来源于创业教育学习期间和结束后不久,主要从创业胜任力的角度,考察学生的知识

 

、技能、能力、个人特质等方面的变化;长期评价的指标数据一般可设立为创业教育后两个

 

时间段:1到5年间,指标主要为新开办创业企业的数目;6到10年间,指标涉及创业企业的

 

声誉、成长性、创造就业岗位以及其他经济指标。

   相对于创业大赛的获奖情况、毕业生创业率等单项指标,我们更强调对一所高校创业生

 

态体系进行整体评价。这一评价主要聚焦在资源与环境。创业教育的资源与环境是高校创业

 

教育投入、创业生态体系的直接呈现,具体可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是指学校

 

提供的创业基础条件、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各种保障措施,这些是保障创业精神培育、创业

 

能力培养、创业实践开展的基础。硬件资源可用以下指标衡量:众创空间的物理面积,创业

 

教育课程数量,创业中心或类似推动创业的机构数,获创业活动经费的学生覆盖率,创业见

 

习基地接待学生的数量等。软件资源是指学校通过政策和措施营造出来的创业氛围、创业校

 

园文化。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环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热情。

 

软件资源通常可用以下指标衡量:创业比赛的覆盖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比例

 

,学生创业社团数量,创业沙龙论坛举办数量,学校师生对创业支持态度所占的比例,等等

 

   多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都锁定了两个目标:“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面上覆盖

 

”,是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意、创造的精神和理念,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持续

 

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使全校学生得到创新创业氛围的熏陶、感染和洗礼,收获终生受用的

 

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点上突破”是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创业课程,创投导师

 

、创业导师团的指导和辅导,创业苗圃预孵化和资金支持等,培养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

 

生成为“种子选手”,成为未来的企业家。所以,对于创业生态体系的评价,具体到面向全

 

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成效评价,主要是考察全体学生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养成。企业家

 

精神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的理想模式、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是企业家进行企业管理的指

 

导思想。学校创业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培养企业家精神内涵中所要求的各种特质。企业家精神

 

的养成可用以下指标衡量:社会责任感、冒险精神、创业动机,等等。此外,面向有强烈创

 

业意愿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成效评价,主要是考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学生创业胜任力包含

 

的要素有:强烈的创业意识,优秀的创业特质,较强的创业能力,扎实的创业知识,等等。

 

对于这些技能和特质而言,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而获得的。

 

在进行创业教育评价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先天品质,也要重视对创业者的创业经验知识方面的

 

评价,需要对学生创业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细分。

   作为创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近期目标上,以“创

 

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确保创业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长远目标上,从提升国家整体创新力的高度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着力构建符合学校

 

校情的创业生态体系。我们期待,以每个高校为基本单元构建形成创业生态体系,一定能为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无数引擎和源泉,引导、鼓励和培育更多大学生放飞创业梦想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朱健,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7期)

 

 

 

高端智库建设

美英高校智库主要特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方面要求的提高,智库

 

在政府决策中作用也越来越大。高校智库具有科研人才集中、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

 

、学术交流广泛等优势。不断提高高校智库的建设水平,积极为政府政策和社会运行提供思

 

想资源和智慧保障,是当前智库质量建设的重要一环。

我国高校在建设高水平智库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如高校具有人才和学科方面的资

 

源优势,聚集了大量的各类优秀人才;面对重大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提出周密细致、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但目前,高校智库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定位

 

不清,未能充分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及时应对重大现实挑战和问题。二是协同性不足,

 

与政府机构之间沟通不畅,缺少足够数据信息支撑,与政府、社会的合作不充分。三是运行

 

机制不完善。在队伍建设和评价机制方面,缺乏充分激励调动智库研究人员积极性的多元、

 

合理的聘任评价机制,多沿用传统学术标准,对政策研究成果、资政服务和社会影响力的界

 

定和重视不足。四是外部环境不成熟。在成果转化方面,缺少足够的传播途径和转化体制,

 

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引导力。

因此,借鉴海外高校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推动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很有意义。我们且

 

以两家代表性海外高校智库为例,略加探讨。

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该所是斯坦福大学的校级研究机构之一,是美国高校智库的典型代表。其特色表现在:

 

 

1.具有明确的定位和研究方向。首先在研究和收藏上,主要围绕“战争、变革与和平”

 

三个主题,形成以国内经济政策、国际事务、环境研究为优势研究方向的架构,不仅拥有斯

 

坦福一流的社会资源,还有属于自己的图书档案馆和庞大的档案史料。其次,善于融入和结

 

合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在专攻领域方面,结合了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学科,获

 

得深厚的基础研究支撑,同时也坚守自身的研究特色,进行长期积累。

2.具备完善的运行机制。该所作为斯坦福大学下属的独立研究机构,在管理和经费方面

 

均有独立性,由独立的董事会运行管理。在人事机制方面,大多数研究人员由该所和斯坦福

 

大学的院系联合聘任,双方各自支付工资,有利于吸纳知名学者、政界人士,形成研究所和

 

校内其他院系之间的“内部旋转门”;同时确保了研究人员的稳定和专业化。在研究模式和

 

评价标准方面,多以常设性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工作,对成员的选择不仅注重知名度和

 

社会认可度,还注重将不同专业、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员相结合。根据研究成果的效果和社会

 

贡献大小,来决定资助款项和支持力度,以形成竞争性工作激励机制。

3.充分的协同合作及知识传播。与政商界之间的“旋转机制”,使胡佛研究所得以将创

 

造的原始知识更快地转化为政策研究成果。该研究所注重国际间的协同合作。还设置了媒体

 

研究员项目来吸引平面和广播媒体人,间接强化了该所研究成果的传播。还利用一系列讲解

 

研究内容和成果的课件,向学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公开传播其研究成果,并在国会听证会上发

 

表研究意见,以提高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二、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该学院是英国教育政策领域方面的智库,作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高校教育智库,在开展

 

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特色表现在:

1.擅长将研究成果广泛传播,提高社会影响力。一方面既运用专业语言向学术界发布研

 

究成果,又运用通俗语言将研究成果概括后提供给公众阅读,在专业领域和大众领域同时进

 

行研究成果的传播,能使学术成果被民众接受并惠及民众;另一方面又善于运用媒体推广平

 

台进行传播,影响大众。

2.善于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在与政府部门的协同中,通过与大伦敦地方当局、伦敦的教

 

育工作者、社会合作伙伴及广大公众广泛合作,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将伦敦建设为世界一

 

流的学习型城市及知识型首都;在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中,拥有欧洲教育学术研究图书和期刊

 

馆藏量最大的图书馆,并专门开设“教育循证研究门户”网站,与其他30余家教育研究机构

 

,共同分享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在国际合作中,其师资与生源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

 

国际高端教育智库开展合作,伙伴遍及各大洲。

3.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作为以整个学校为单位的高校教育智库,它对人才培养是以完善

 

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的。

结合国外高校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推动我国高校智库建设方面,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一是抓准定位方向,凸显高校特色。明确主攻方向和强势领域,发挥学科优势,紧扣国家

 

、社会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的重要功能;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

 

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二是强化协同合作,结出实用硕果。不断强化与政府、其他智

 

库、社会、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高校智库与政商各界的人才互通机制。三是完善

 

运行管理机制,助力长效发展,形成规范而有活力的管理体系。四是提高社会影响,加速成

 

果转化。在加强与政府决策部门交流合作的同时,主动公布研究课题的选定、进展和成果等

 

,利用各类传媒、论坛和学术会议等,发布决策研究成果,提高社会影响力,推进成果转化

 

;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研究市场环境,使智库成果的供需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郭杰,摘编自2015-10-09《中国社会科学报》)

 

国外高等教育

英国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

——以伦敦大学与伦敦市互动为例

    19世纪,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大学走出“象牙塔”,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

 

”,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由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扩展到“为公众服务”,并被看作是

 

“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国大

 

学与城市的关系也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传统大学逐渐实现“对

 

外开放”,在与城市的冲突中走向融合,此时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促进了伦敦城市化的

 

进程,在伦敦社会对技术科技的强烈需求下,伦敦大学应运而生。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发展

 

历程中,伦敦大学已与伦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实现了深度联结。伦敦大学建立的初

 

衷就是服务于城市,回应城市的需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节奏和格局。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

 

世界的金融中心,为伦敦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和契机,正所谓“

 

遇强则强”,伦敦大学与伦敦市的协同发展使二者互利共赢,相生相息。

一、伦敦市与伦敦大学的历史溯源

   伦敦在中古时代成为英格兰的首都,是基督教会、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16世纪后随着大

 

英帝国的崛起,伦敦政治中心的地位得以巩固,19世纪,伦敦在维多利亚时代经历了大规模

 

的发展,新的博物馆相继建立,横跨泰晤士河的地理优势为其带来巨大的商机。伴随着英国

 

产业革命,伦敦城市化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到末期,一场在首都建立一所“教学型大学”

 

的动议讨论热烈,伦敦是这所热议中的大学的校址所在地。最初关于大学是建立在伦敦郊区

 

还是城市中也是争论不断,最后决定建立在城市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伦敦大学的校园并没

 

有集中于一个唯一的地点或者就在周边扩散,而是分布到了整个首都,为首都所接纳,与首

 

都融为一体。建立一所“伦敦人的大学”不仅是实现与地方联系和服务使命的“城市大学”

 

,更与伦敦“世界大都市”的品格相符——伦敦大学不仅是城市的,更是国家的,甚至是世

 

界的。

   伦敦大学延续了中世纪传统大学自治的精神,不同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是

 

非宗教的、世俗的,由议员、学者和商人共同推动创办。1836年伦敦大学由大学学院和伦敦

 

国王学院合并而成,并获颁皇家特许状,创立之初是各成员院校的考试机构。1858年,伦敦

 

大学以其开放的态度开始接收来自各地的学生,到19世纪末,伦敦大学逐渐发展成一个联邦

 

“教学型大学”。此时的伦敦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先锋力量,她将许多新的课程引

 

入到大学教学,包括现代语言和实验室科学。1878年,伦敦大学成为英国第一所承认妇女学

 

位的大学。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伦敦大学已经成为包含17个独立自治的学院和10

 

个研究所的联盟,每个学院都有独立的大学地位和高度的自治权,部分学院甚至能独立颁发

 

文凭。伦敦大学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伦敦这座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今的伦敦已成为

 

国际化大都市,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的金融中心;伦敦大学也实现了当初建立的初衷,

 

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二者的发展相得益彰。

二、政策引领伦敦大学的变革与发展

   伦敦大学在快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伦敦作为英国的政治中心

 

,伦敦大学的建立和发展都与伦敦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息息相关。1836年的法案规定伦敦大学

 

是一所独立的享有学位授予权的考试机构,有权设计考试、任命考官并向通过考试的学生授

 

予学位,参加考试的学生需到认可的学院和学校进行课程学习。此时的伦敦大学只单纯的负

 

责学位授予,将大学与教学完全分离开。1858年对法案进行修订后,伦敦大学的考试完全向

 

所有愿意参加考试的人开放,伦敦大学从此向外界开放,接受来自各地的学生。除医学生外

 

,拿到课程学习证明的学生可以选择到其他学院或当地的中心去参加考试,学位获得者的范

 

围增加,使考试与教学之间的冲突随之扩大。为平息这场风波,政府颁布了《1898年伦敦大

 

学法》,成立伦敦大学委员会,对伦敦大学进行改组。伦敦大学不再只是一个考试机构,而

 

是向“教学型大学”发展,并开始关注课程内容和学位质量。由于伦敦大学的逐渐向外开放

 

,到了1908年,英国伦敦大学有4000多注册学生,已经超越当时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

 

数量。随着英国政治家认识到大学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1919年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UGC)创立,UGC是英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中介机构,其主要工作就是争

 

取和分配高等教育资金,直到1989年存在了70年之久的大学拨款委员会撤销,这一时期英国

 

政府在尊重大学自治基础上为伦敦大学提供了财政支持并推动了伦敦大学的发展。二战背景

 

下,1945年公布的珀西报告(Percy Report)和1946年公布的巴洛报告(Barlow Report)这两

 

个政府报告都强调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1953年英国政府决定加强一批大学的理工科系建设

 

,特别是扩大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规模,以培养技术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

   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在

 

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强,伦敦作为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开

 

始注重利用其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制定发展战略,伦敦政府发布的《2003—2006年伦敦

 

创新战略与行动计划》(The London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2003—2006)

 

、《伦敦1991—2021:建设世界城市》(London 1991—2021:The Building of a World Ci

 

ty)等呼吁利用创新技术和科学知识促进城市发展的战略指南和行动规划中,肯定高等院校

 

和科研机构在城市创新与变革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伦敦大学作为伦敦高等教育的主

 

要力量,在伦敦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过程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

 

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技术和知识支持。

三、伦敦大学与当地企业的互利共赢

   伦敦大学与伦敦当地企业的互动实例很好地说明了大学如何对社会需求做出反应。从社

 

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伦敦大学是英国工业革命催生的产物,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和欧美

 

各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早期的伦

 

敦大学与当地企业呈现的是大学支持企业发展的状态,主要满足伦敦生产企业里低水平的技

 

术需要,如食品、肥皂、玻璃和水泥等。19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转变到主要的应用科学和

 

研究,如1907年建校的帝国理工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包括电气工程、天然气、工业染料

 

等方面的高技术,1914年伦敦大学参与了农业和航空业的发展。随后,企业逐渐认识到大学

 

能为其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的重要性,伦敦的各大企业、公司甚至私人纷纷捐款资助伦

 

敦大学办学,如19世纪末,许多企业家出资在伦敦大学建立与电子工程、电机工程以及工程

 

学有关的讲座、实验室和研究所。

   现如今伦敦大学与当地企业的互动更为开放和紧密,注重并联合企业的力量,不仅企业

 

的发展得到伦敦大学的高新技术和知识的支持,伦敦大学在开展研究项目和人才培养过程中

 

也得到了企业的慷慨资助。如伦敦商学院为企业提供商业上的咨询与帮助,教师和专家以其

 

创新性的研究给企业带来显著的业务优势,伦敦商学院建立了商业研究所或者研究基金。如

 

进行研究和创新的德勒研究所和私人投资的科勒研究所,以此更有针对性地围绕企业长期或

 

短期内的商业问题进行商业服务。伦敦商学院还要邀请企业设立奖学金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

 

资助,联合为商界培养优秀人才,主要包括以企业名命名和企业自命名两种奖学金设立方式

 

。如劳埃德银行集团为女性学者设立的劳埃德MBA学者奖学金和沃达丰集团设立的沃达丰奖

 

学金,此外企业也为商学院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场地和人员的支持,如“商业体验周”项目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咨询公司、品牌管理公司、投资银行、跨国公司和零售业巨头等不同商业

 

组织,为学生提供参观各种商业组织和了解不同商业环境下的知识的机会。在体验和访问期

 

间,学校安排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常为学校校友)对公司进行介绍,并与学生展开有关问

 

题的交流与讨论。大学以其优质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人才资源为企业带来利益,以此调动企业

 

的积极性,使企业参与到大学的研究项目的开发和人才培养的合作中,二者呈现资源共享,

 

互利共赢的互动局面。

四、伦敦大学与伦敦的深度融合

   不可否认,是伦敦孕育了伦敦大学,促进了伦敦大学的蓬勃发展。伦敦大学的诞生和成

 

长已经与伦敦的发展实现深度融合,伦敦的城市风格也深深地影响着伦敦大学的风貌格局,

 

城市的产业结构影响着伦敦大学的专业结构,在学科专业上重点向金融、法律、经贸等扩展

 

,使伦敦的金融业居世界之首。伦敦作为英国首都的地位和特点也深刻影响了伦敦大学的发

 

展格局,伦敦大学是英国高等教育的翘楚,也与伦敦一样占据着领导地位。伦敦大学散居在

 

伦敦城,已经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市文化、经济、政治各个方面已渗透到伦敦大学的生存与

 

发展中,伦敦大学也成为伦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伦敦“国际大都会”的发展定位也为伦

 

敦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契机,二者携手共进,走向世界。

   伦敦大学建立的初衷就是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公共利益。在摄政后期和维多利亚初期的

 

伦敦,正是首都的卫生设施状况和居民一般的健康状况引发建校者推动了医学系的开办,而

 

伦敦大学医学院的创办意味着伦敦大学的正式开办,于1895年成立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建

 

校者们非常关心贫困、健康、教育和社会流动等城市问题。可见,早期的伦敦大学就已将其

 

使命付诸于服务社区的行动中。当今,伦敦大学在与社区的互动中遵循七个原则,即无私、

 

诚信、求实、负责、公开、诚实和引领。伦敦大学建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致力于围绕“人

 

与社区”“金融与经济活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项核心使命持续为公众谋取利益。

 

在“人与社区”层面,伦敦大学承诺致力于成为一个优秀的雇主,维护员工的利益,鼓励和

 

支持员工参与有利于更广泛的社区和社会活动,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并向公众开

 

放学校的基础设施,积极向当地社会、英国教育部门和国际社会做出贡献;在“金融与经济

 

活动”层面,伦敦大学公开其财务活动,规范其经济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加强财务监管

 

;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伦敦大学实施碳管理计划,旨在到2020年,实现碳减排43

 

%(从2010年基准),减少资源浪费并增加资源的回收,鼓励员工步行和使用公共交通的绿色

 

出行方式,为社区环境保护献力。伦敦大学社会责任的确立使其能更有目标、更全面地服务

 

于所在社区与城市。

   从伦敦和伦敦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伦敦大学是伦敦城市发展的产物,伦敦大学

 

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伦敦人的教育抱负和伦敦社会发展所需,伦敦大学与伦敦共进共退。虽然

 

曾经的伦敦大学的发展受到伦敦的牵制,是“为伦敦而生”,大学按照城市的发展轨迹而发

 

展,但是历史的交织使二者早已在过去的历史中逐渐走向和谐,伦敦大学在合理回应伦敦的

 

发展需求的同时不忘尽职尽责履行其社会责任,伦敦在给予政治、经济扶持的前提下尊重伦

 

敦大学的学术自治与自由,二者“齐头并进”,实现了协同发展。如今的伦敦不仅是英国的

 

心脏,更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而伦敦大学同样不仅是伦敦的名片,更是英国的甚至世界高等

 

教育的“朝圣之地”。

(作者: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沈忱、郄海霞,摘编自《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8期)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