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文摘》2015年第6期
发表时间:2016-01-08    点击:

  

目次

大学理念

  大学之大(2)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冲击“世界一流”的中国路径(6)

 

  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还缺什么?(8)

  德国“卓越大学计划”及其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10)

大学生创新创业

  从创业榜样身上到底该学啥(13)

 

  鼓励大学生创业要在深度上下功夫(14)

  创业教育平台应成为高校标配(15)

  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大学教育改革(16)

 

大学理念

大学之大

大学使命之重大

    大学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否重大或崇高,不是大学选尽华丽辞藻自我标榜、自封自吹的

 

,而是历史赋予、社会倚重、人心仰仗和大学承命扛责、知道行道、贡献奉献得来的。大家

 

知道,国际上原先比较认同的大学使命,首先是保存和传授知识,再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如今有不少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和“培养人力资本”上,

 

平实质朴中体现着社会大担当。在中国,党和国家更是赋予大学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事业“接

 

班人”的重任,这是何等神圣而崇高,何况人们普遍认可当今大学还要担负科学研究、服务

 

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等职能。承担好这当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堪称高尚而荣耀,都将得到

 

社会尊敬。然而,大学多项职能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应是主从不分、相提并论的。古人说:本

 

立而道生。立本错乱,兴道必偏。联想到今天的大学,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大学毕竟是实

 

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越是职能多样化,越要坚守大学的正道: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不

 

管大学的内涵和职能怎么变化,这一本性始终未变,也绝不能变。育人是天,教学为大。在

 

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培养可靠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的过程中,使各类优秀人才辈出,使各项

 

事业的后继者更优更强,成为能够更好传承和促进人类文明的人,就是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

 

重大贡献,也是大学的最高荣誉。这也必然要求教学或育人的功能应始终放在大学工作的首

 

位,如果颠倒或动摇育人的首要核心地位,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秩序都会乱套,就会使

 

大学误入歧途。

     这里,最需要关切的是把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教学就不是教师,不科研难成好教

 

师。教而不研难逃平庸,研而不教也会虚空。强化科研学术,引导教师勇攀科研高峰,也为

 

大学提高发展能力和质量水平所必须。没有科研的高度,大学教学质量的高度也上不去,适

 

应和回报社会强烈需求的能力也很难提升。常有人批评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偏向,这不可

 

一概而论。应该说,教师重科研并无过错,能把心思凝聚在做真学问和创造新知识上,能在

 

科研和学术上拔尖,是件非常难得和值得骄傲的事。但是,身为大学教师,务必始终铭记还

 

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体,即教书育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如果置教书育人于脑后,

 

不肯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花心思,就会师将不师,校将不校!或许出于快速

 

提升科研水平的迫切心情,有些大学和学者激进忘本,偏执一端,高喊“大学因学术而生”

 

,大学要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一切要为学术和学科建设让路,一切都要围着学术和学科

 

转。出发点不能说不好,问题是要将教学往哪儿挤。这些似是而非的理念,很可能瞒天过海

 

地用“学术为本”或“学科为本”替换“育人为本”或“学生为本”。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

 

考核评价和功利性极强的大学排行榜,也把论文发表数量当成了最核心指标。正是这些粗暴

 

的论文数量和刊物影响因子崇拜导向,逼迫大学教师,包括少数学科带头人将育人主业当成

 

了副业,甚至可以目中无人(学生),学科发展注重按如何多发论文和多获各种科研奖项设

 

计,而不是首先从立德树人所需考虑。我认为,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

 

一旦将科研、论文当成压倒一切的最高目的、最高和全部追求,而对以学生和教学为中心置

 

若罔闻,便是对大学之道的滥用和戕害。初心不改,本性莫移。我们的大学对存在本性迷失

 

的危险,再也不能集体无意识了,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乏力,成为大学普遍“痛点”

 

的今天。

大学理想之远大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对组织和事业未来的合理构想和期望;远大理想则是具有崇高意义

 

、值得为之梦寐以求、不懈奋斗的至理至伟的愿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国先贤为大学教育垂示的理想宏愿,气概不凡,意境幽远,

 

很是深奥精妙,堪称大学理想主义的范导。学人怀大志则达,天下兼贵和则福。理想信念是

 

人生航程的灯塔,是不辞辛劳拼搏前行的力量源泉。很多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学者,就是抱着

 

“胸怀天下,情系桑梓,智力为民”的信念回来从教的。现代大学和大学人更应心系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民生改善;肩负历史责任,促进世界和谐、人类文明;志存高远、发愤图强

 

,善于筑梦、追梦、圆梦。

大学尤其要有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大学人更应信奉崇真向美、彰善瘅恶、讲格修睦,

 

为国家乃至人类开太平谋福祉释放正能量。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真理”,倡导师生与真理

 

为友、相依为命。如果没有理想的照耀、失却真理和正义引领,大学有可能培养出虽有相当

 

知识技能但胸无大志、苟且偷安的市侩小人,或是机智诡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是不

 

择手段“野心勃勃的投机主义者”。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会被划归到某个专业和学科,学习

 

和研究相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从业和从学。但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不能卑微到只是

 

单纯传授那些固有的专业知识上,忘了“立心”和“立命”,使能力与理想脱节。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在实用主义或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的大学不应完全让理想主义退避

 

三舍,在埋头赶路时,不可忘却还需经常仰望星空。作为高智商群体,大学师生在处理人生

 

态度、公私利害、行为风尚等问题时,更应自觉将人类共同理想融入个体价值追求之中,不

 

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华知识精英本色。这也必然要求师生恪守大学

 

宗旨和使命,不懈探索“教”和“学”、“成人”和“成才”的规律;形成并体验追求信仰

 

真理之风、追求梦想成真之风、追求人生和谐尚美之风。而这些理想的追求,都离不开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为中国大学的师生,最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带头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是“立心”之魂。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判断,难保人生发展轨迹不

 

出现差池,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就是置理想信念及价值选择于脑后,走上自我迷失之路,这

 

样的沉痛教训在当今的大学已不乏其例,令人痛心不已。

大学精神之伟大

没有远大理想来仰仗,大学将无法拥有精神中心;同样,没有伟大精神作支撑,大学理

 

想与实践就会断裂。展现大学共同精神的表述有很多:崇尚科学,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甘

 

为人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守正开新,常勤精进;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迎难而上

 

,挑战权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信邪恶、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等等。大学

 

汇聚和倡导的这些精神,已足可竖起大拇指,令世人钦佩。若将大学使命、大学理想、大学

 

正义等汇合起来考察,大学精神之伟大,更是无可争辩的,绝对不失为人类社会精神之灯塔

 

,是国家和民族精神汇聚、传承、发展、开新、引领之高地。大学在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同

 

时,理应保持那种敏锐的建设性批判思维,或是理性反思的姿态,不断砥砺精神气节。大学

 

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思悟力,二是精气神

 

。现代大学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精神更加高贵,心智趋于成熟,灵魂更加纯洁,格调通往卓

 

然,那真就该深刻反省了。

欲想有成就的大学者,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渗透到

 

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尤其做基础研究或理论原创的学人,如果没有一种呕心

 

沥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就不会出大成果,成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学问家。当代中国,为

 

什么很难出国际大师级科学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按捺不住急功近利的欲望,吃不得苦,

 

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付出耐性,不懂得或做不到“久久为功”。这些品格在当今中国的大学

 

,表面上看是学生没达到,实际上也正是很多领导和教师缺失应有的境界。目光短浅,得过

 

且过,投机取巧,慵懒倦怠,气泄神衰,萎靡不振等是其大敌。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在改革创新精神越

 

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的大学面对教育教学种种积弊,面对社会

 

不满和呐喊,迟迟迈不出为提质加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大改革步子,是谈不上与时代精神合

 

拍的。改革开放之初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教界和大学的管理体制大改革等搞得轰轰烈

 

烈,在业内外引起大震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热盼的依靠新的教育教学大改革促进教

 

育质量大提高的局面并未出现。今天谈大学改革,应从两方面梳理:问题的改革和改革的问

 

题。有问题难题才需要改革,找准问题改革才有目标方向。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

 

大问题是:避实就虚,悬浮不着地。亟须反思的是如何避免改革目的被改革措施手段所淹没

 

、甚至颠倒了。离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谈

 

大学改革,把逻辑和手段当目的的改革,免不了陷入空谈、玄谈、混谈之困局。当前大学改

 

革有个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被边缘化,“通识教育”

 

舶来品还在某些大学掩盖、冲淡、冲击素质教育的实施。战略主题遭搁浅,实际上是教育教

 

学这项核心改革被轻忽,或者说是核心改革本身不硬朗、无大作为被遮蔽了。改革释放巨能

 

,改革创造机运。教改乏力,提质无望。再启大学教学大改革,搞好改革分层设计,提振每

 

个大学人的教改欲望与能力,这是时代深处传来的召唤。

大学文化之博大

大学传承创造文化,文化滋润振兴大学。大学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又是文化文明的摇

 

篮。大学如何办、办到何等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著名大学就是国家或地域的

 

重要文化名片和文明标志。整体上看,大学学科专业覆盖人类社会事务各个领域,是人类一

 

切文化文明的集散地。大学文化当真博大精深。所有大学之间,育人文化互鉴交融、恩泽学

 

子;科技文化辐射社会、造福人类;思想道德文化清明理性、养心润智;国际交流文化沟通

 

亲和,互相取同存异,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这四个方面的文化,都具有高端性,由此勾勒

 

出的就是大学文化的四道亮丽风景线。细嚼文化的滋味,以高端文化育化人,以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滋养人,本是大学教育的优势和高明所在,但现在有些大学,要么对大学文化建设

 

和研究自觉性不够,甚至罔顾其存在,不善整合和利用得天独厚的大文化资源治校办学育人

 

;要么对大学文化奥义理解肤浅狭隘,总是囿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层面,只与文体活动划

 

等号,有的一边组织学生搞文艺演出,一边有学生搞不文明举动,很不协调,所以教育效果

 

有限。广义上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文学艺术,那只是人类文化的一角。好大学的人才培养方

 

案最要紧的就是要通过文化整合,以科学和人文相融的教育,能让学生睁大慧眼看世界,能

 

拨动心弦悟性善思考,能在善察善思中孕育创新的胚胎,集聚创造的能量。这样的人,走上

 

工作岗位后,一旦社会有大需求大机缘,就会出大成果成大事业,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文化必然是与弘扬大学精神、追求大学理想等相互成全、交相辉映的文化。优良的

 

大学文化能对大学发展起到改善、激励、塑造高伟形象的作用;反之,则会带来抑制、腐化

 

、扭曲品行等副作用。凝聚大学精神和升华大学群体人文素养,就是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最

 

有价值的成果。人文注重心灵的引导,人性的优化。人文的力量在于能潜移默化地聚神凝心

 

导行,其影响力具有渗透性和可持续性,很难轻易改变。大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铸魂立

 

格,正心立人,是要培育那些能够构成我们人性中高尚高贵的素质,是要为未来的杰出人才

 

注入优秀的基因。大学文化建设不应只聚焦于流,而忽视源;不应只看到表面而忽视深层;

 

也不可以“痴迷域外月,反失掌中珠”,不能沦为只会在课堂上空谈外来文化的传声筒。

大学学问之弘大

“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广大大学教师在各自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讲课讲

 

学,传播知识技能和思想文化精神;同时潜心学问研究,发表论文、著书立说,既研究过去

 

,更研究现实,也探究未来。大学汇聚的学术学问,广而无边,深不可测。有的大学教授,

 

或精于某一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或能触类旁通在两门甚至多门学科领域有建树。大学里睿

 

智的高级知识分子云集、大师傲立,所有大学教师尤其是著名教授汇聚的学问,形成学问的

 

高地,是人类智慧的重要象征。

现代学人做学问就是要适时发现和求解问题,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思想坐标,否则毫无

 

学术生命可言。传统经典的说法叫:济世匡时,经世致用。今天我们更要倡导把科学真理、

 

人道正义及人格道德融进学问中启世迪人。一个脱离社会现实问题、不感触感应时代脉搏、

 

不食人间烟火的群体,不但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可能创造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新科技、新思想,倒有可能炮制出欺世害人的产品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别竞争和校际竞争

 

,我们的大学不能不认真思索如何弘扬优良学风,克服不端文风,如何不断增强科技和思想

 

理论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等问题。大学人做学问,本质上应是

 

超越功利主义的,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怀,要有排除艰险做人类或社会问题的洞悉

 

者和求解者的自觉与自信,要有用新思想新理念观照学术、提升学问的能力和本领。尤其是

 

人文社科研究,提不出自己的求解世道人心难题的合理性思想,学术价值就值得怀疑。没有

 

人会因为你有自恋自耗、深藏不表的学术思想而记住你,也没有人因为大学教授黯然失聪、

 

了无生气、无病呻吟的空洞学问而真心崇敬你。当今大学最应做的是:激励学人们汇聚学问

 

 

于和善于向社会发声,多建善言献良策,以具有穿透力和冲击力的思想光芒,去照亮和消减

 

阴暗面,去影响和引领社会思潮。

大学师爱之恒大

仁者爱人,仁师爱生,爱心恒守,大爱无疆,更是中国教育文化的“常道”,是大学教

 

师须臾都不可忘怀的良知良心。爱是为师纯然的底色。爱心淡出就愧为人师。只有热爱岗位

 

,热爱学生,热爱美好事物,才能成为广受学生爱戴、社会点赞的优秀大学教师。师爱圣洁

 

,师爱是金,师爱永辉。怀着爱施教的老师,自己阳光,学生暖心。这不是在唱烦人的高调

 

,不思量,自难忘,师爱应成为教师刻骨铭心、流淌在血液中、渗透在生活中、体现在教书

 

育人实践中的一股久久暖流和力量,温暖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美好愿望。大

 

学师爱应把人性和人文关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学生成为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更

 

有尊严的人。师道普爱,老师不应慢待任何一个学生,不可以只凭自己的好恶搞偏爱,对不

 

甚顺眼、学习差些的就冷淡疏远,甚至讽刺挖苦。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更要做好转化工作

 

,没有不可教育好的学生,只有不善致爱施教的老师;同样,没有不想成才的学生,只有不

 

负责任的老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学教育更应将重点转移到人文化成和传

 

道悟道上来,更加关心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拥有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以及爱情观、就

 

业观等。师爱必须有心,不用心就不是真爱,就不可能传导温度。大学并非为了在大学工作

 

的人而存在,而是因为大学工作者能为学生为社会带来好的服务而值得存在。

爱的教育还应是生命和情智的教育。现在有的年轻大学生的人性脆弱得很,为学习压力

 

大、为情感,甚至为一句逆耳不中听的话等莫名其妙的理由,产生怨恨或消极厌世心理,甚

 

至有了轻生或害人等极端举动,给他人特别是家庭带来莫大的伤害。教师的爱,既要对自身

 

人生有体悟、有升华、有期许,更要用爱和智慧的火种为学生点亮人生,给每个学生的生命

 

有充分的尊重和更好的成全,引导学生炼智炼心炼意志,懂得取舍,懂得承受,懂得友善,

 

拥有快乐生活的智慧,享受智慧健康的生活。

(作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浩,摘编自20151106《光明日报》)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冲击“世界一流”的中国路径

    11月5日上午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教育部门户网站

 

,几乎同时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民间关于“双一流”的各种猜测也随之尘埃落定。《总体方案》全文文本5266字,第

 

一次提出我国大学、学科要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的宏伟目标,字字句句凝聚着我

 

国对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深沉渴望。

以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从总结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精神、

 

梳理问题、研判形势为起点,经过近两年努力形成的《总体方案》,先后通过国家教育改革

 

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重重“大考”,终于从纸面走向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在世界舞通上展现自信与尊严?能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直面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竞争,需要勇气

 

,需要自信,更需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刁学,当然要以世界一流的标准来引领学校的发展,但更重

 

要的是要有中国特色,发挥好文化传承的功能。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

 

该是常新的,与时俱进的。林建华就任北大校长后,反复强调八个字——“守正创新、引领

 

未来”,就是希望北大能正道而行、弘扬正气,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能与时俱进,全面

 

深化综合改革,始终挺立时代潮头。“与世界顶级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办学理

 

念上、制度建设上、文化差异上,一流大学不是一流指标的简单堆砌。”邱勇一针见血地指

 

出,清华大学要实现在“十三五”期间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目标,在2050年前后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就必须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模式,形成有中国特

 

色的教育思想。

今年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五年,面临“小考”的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中,自然少

 

不了关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和实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和新常态,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更加前瞻

 

的思考、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明晰的路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从刚刚闭幕的十八届

 

五中全会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解读出时代变革和国

 

家发展赋予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新的历史使命,即成为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张杰认为,尽管

 

中国有多所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中已经进入百强,但指标的变化和提升不能完全

 

反映大学的实力和水平。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能力,在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做出根本性的贡献,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根本目的。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总体方案》的出台,让不少大学校长开始重新

 

审视新时代背景下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深刻内涵。

     “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

 

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苏州大学校长

 

朱秀林认为,作为一个比较的概念,世界一流大学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要以世界一流的标准来引领学校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要

 

有中国特色,发挥好文化传承的功能,“中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灿烂文化,这是我们建

 

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则认为,世界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根

 

本标志,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限于综合大学,也不受制于办学规模,世界上一些学科特色鲜明

 

的高水平大学同样能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除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些知名的

 

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外,在2015年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中,学科特色鲜明的得克萨斯农工

 

大学(全球综合排名88位,农业特色鲜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全球综合排名109位,农

 

业排名第1)均位列全球综合前150位,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要建

 

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体现学校学科特色的领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成为国际同类学

 

科的领跑者,同时有若干个相关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相关研究领域世界范围内形成重

 

要影响力。”王焰新认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

 

自信迎接国际竞争和挑战的具体表现,其中也包含了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的新

 

期待。

     《总体方案》的五项建设任务之一,便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

 

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

 

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正是大学不断地从

 

社会边缘走向经济社会中心的过程。人们对大学基本功能认识上的每一次深化,都是缘自大

 

学在事实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王焰新认为,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具有

 

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

 

展的驱动力,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必然要求。

     《总体方案》有两个不同以往:一是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

 

身份壁垒,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二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

 

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

争“世界一流”,要敢于在变革中前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自1995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

 

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和关键问题,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使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整

 

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成功探索了在发展中大国

 

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模式。

     过去的20年间,“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的一大历史功绩

 

,便是迅速缩小了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差距,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

 

2015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国有25所大学进入前500强,北大稳居前50强,清华进入2

 

5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入围500强的中国高校已由10年前的8所增加到32所。

     朱秀林清晰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之初,苏州大学

 

仅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每年

 

获得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也不多。而今经过近20年的“211工程”建设,目前学校共有2

 

9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

 

业学位硕士点,年均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在300项以上。2015年,学校有7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行列,位列《THE世界大学排名TOP800》中国内地高校第17位。

     “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国家宏观重点支持政策的稳步推进,使一批基础条

 

件好的高校迅速向研究型大学发展,若干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流学科冲击的实力。”王焰新毫不讳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对学校学科建设带来的重要推动作

 

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

 

名第一,地球科学学科成为两岸四地唯一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高校,都不是一朝一夕可

 

以实现的。

     但王焰新也坦言,身份固化之困与竞争机制之惑,是“211工程”、“985工程”等重

 

点建设项目不能回避的问题。“客观地说,从国家资源投入的力度而言,‘985工程’、‘2

 

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其他高校,不同层次和类型存在明显差距。”王焰新认为,给一些

 

高校永久地贴上身份标签,未必能真正激发其争创一流的斗志,甚至会导致其中部分高校的

 

学科认知错位。此外,实施已20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其绩效考核和竞争机制,也需要适应新

 

的环境,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与以往的重点建设工程相比,《总体方案》的一大创新点便是整合项目,统筹实施。

 

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以往重点

 

建设项目进行整合,统一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一个旗帜下,提高集

 

成效益,原有项目不再单独设立。

     朱秀林从《总体方案》的文本中读出了两个方面的“不同以往”:一是打破了“211工

 

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实现了适度开放,鼓励竞争,为全国不同类型

 

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

 

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简单升级版,而是需要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和

 

组织惯性的重新构建,努力实现从指标追赶到质量与贡献追赶、从解决投入不足到解决创新

 

不足、从单线条改革到综合性改革、从被动适应社会发展到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转变

(作者:柴葳,摘编自20151106《中国教育报》)

 

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还缺什么?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一直以来,这个追问始终困扰着

 

中国高等教育。过去20年间,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稳

 

步迈进,一批大学开始跻身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然而,面对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

 

学院这样的欧美名校,中国高校还有一定差距。《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后

 

,国务院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

 

路径。中国高校亟待在坚持中国特色、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发力迈进。

理想现实有差距  改革创新要提速

   “历史留给我们雄厚的物质和学术基础,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

 

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发展瓶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说,近年来,社会上一些

 

不良现象和问题在北大也有所显现,少数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媚俗畏权;一些人迷失了

 

方向,独立和开拓精神不振,丢掉了优良的学术传统。林建华说,与此同时,北大学科的整

 

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差距,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

 

以及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突出作用的学者还不多;基础学科尽管整体实力较强,但

 

某些学科优势正在丧失;在研究方面,原创性的重大理论及科技成果和能够引领社会思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哲学和社会科学成果较少。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也感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加强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不足;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和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三是社会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推动科

 

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够有力。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西方发达国家依托

 

一流大学带动国家富强、引领世界潮流的发展路径表明,一流大学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

 

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始终肩负重大使命并担当重要角色。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

 

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

 

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

 

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指出,中国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

 

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教育先行

 

,依靠一流人才来承载重任。为此,《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

 

出了配套措施,现在看来,时不我待、任务紧迫。

   “英国大学在18世纪的崛起,德国大学在19世纪的超越,美国大学在20世纪的引领,根

 

本原因都在于办学思想、理念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我们要坚持

 

创新驱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

 

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学科建设是龙头  中国特色要坚持

   纵观全球,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凭借一些学科闻名遐迩,吸引各国英才。例如,牛津、

 

剑桥、哈佛大学拥有遥遥领先的文、法、医等学科,麻省理工学院的工学、斯坦福大学的物

 

理、耶鲁大学的文学和艺术学科是相关领域前沿研究的风向标。

   “学科建设是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而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形成特色发展则是建设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认为,一流学科要面向国民经

 

济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坚持特色发展战略,要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上下苦

 

功夫,掌握“杀手锏”的关键技术,在优良的学术土壤中,带出一批优秀人才,开辟一片学

 

术高地。

   瞿振元指出,以学科为单元加强学校建设,尽早让一批学科成为一流学科,这样的一流

 

大学才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是实的而不是空的。同时,一流学科建设一定要处理好人才培养

 

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使人才培养的一流和科技创新的一流相互融合,这才是一流大学、一流

 

学科的应有之义。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

 

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获得了争创一流大学高校的广

 

泛认同。

   陈骏说,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路径,根源都在于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

 

自信,在于引领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坚定走“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自觉肩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

   “创建一流大学,不是简单复制西方大学模式,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质的

 

现代大学。”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说,“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要紧贴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一线,构建别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探索地

 

方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评价导向要改革  统筹推进很重要

   教学改革徘徊不前,新老人事体系之间矛盾初显;资源的综合配置机制不顺、效率较低

 

,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学校管理体制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待进一步合理划分;现行的人

 

事、财务等方面的制度受了过多的约束,束缚了学校应对人才竞争的能力,制约了学科之间

 

的合作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限制了研究机构的活力……

   这些问题,几乎是中国高校发展共同的难题。

   “从深层次讲,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理念不够成熟、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发展方式

 

不够科学、治理架构不够健全等造成的。”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说。

   “相较之下,我们现在的研究氛围还比较浮躁。”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

 

校长席酉民认为,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差距,可能还在于对个人兴趣的挖掘、对

 

研究的专注度、对未知探索的执着这些方面。从研究看,真正突破性的发现,与研究者的好

 

奇心、兴趣、长期的专注和努力都是分不开。

   “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一个积极探索未来教育方向、迎接挑战、并为学生创造更大价值

 

的大学,而非仅仅出一些科研成果。这一点可能是当下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引起重

 

视的,因为在赶超的过程中,我们更容易关注现行的指标,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席酉民

 

说。

   不少高校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评估机构,纷繁复杂的大学排行让人摸不着头

 

脑,也给一些高校造成了办学思路上的混乱。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一个以追求卓越和世界一流为导向的

 

教育科研评价体制为牵引,其结果可能会影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建设进程。”朱秀

 

林说,“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和诊断功能,要以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来推动国内学术生态的重

 

建,建立全面、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大学评价体系。”

   针对这个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

 

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还提出资金分配更多考虑

 

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动态调整支持力度等思路。

   “统一起来思考、统一起来布局、统一起来推进,有助于克服过去的重点建设存在的身

 

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对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非常必要和

 

重要的。”瞿振元表示,今后可以考虑引入“可进可出”的竞争机制,落伍的应该退出、新

 

生的应该进来。

   瞿振元强调,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是宝塔形,而是图钉形,由“211工程”和“985工

 

程”重点建设仅有112所,其余2400多所高校的发展也要统筹考虑。要注意照顾到各种不同

 

类型的学校,让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争创一流的环境。

(作者:吴晶等,摘编自20151106新华网)

 

德国“卓越大学计划”及其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学术自由的“洪堡精神”,曾让德国的高等教育

 

煊赫一时,但近年来,其高等教育却每况愈下,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也从德国转移到美国。造

 

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缺乏世界顶尖大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国高等

 

教育的整体实力。其实德国的高等教育并不弱,在大学系统实力方面,德国仅次于美国和英

 

国,位列第三,在国家提供的大学入学机会以及对大学实际投入的资源数量方面,德国也分

 

别位列第五和第七,但在国内大学所获得的最高名次的比较上,德国却仅排在第十五位。从

 

2005年以前数年的世界排名结果上看,德国进入五十强的大学数量为零。这充分显示了目前

 

德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即德国并不缺少优秀的大学,系统实力也比较强,但缺少拔尖杰出的

 

大学。其次,德国高校人才的流失也是德国高等教育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国家层面来看

 

,德国优秀的博士生、青年科学家等大量投奔美国,人才流向国外;而从本国范围内来看,

 

相对于德国高校来说,校外科研机构以其充足的经费、完善的激励机制等吸引着国内优秀人

 

才,德国高校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针对德国缺少顶尖大学,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才吸

 

引及聚集乏力问题,德国实施了“卓越大学计划”,希望通过重点资助的形式,建设世界一

 

流大学,以破除发展短板,扭转德国高等教育的颓势。

一、“卓越大学计划”的内容

   “卓越大学计划”的目标在于通过重点资助,激发大学的内部竞争力,提高德国高校的

 

研究能力和水平,从而增强其研究吸引力和学术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学科项

 

目和大学。该计划于2006-2011年实施,投入19亿欧元的经费总额,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

 

分担,前者承担其中的75%,后者自行筹措剩下的25%。此外,计划的重点也发生变化,由最

 

初资助几所“精英大学”,拓宽为研究生院(博士生培养计划)、卓越集群计划和未来构想计

 

划等三个部分,从而加强对大学科研的整体投入。

首先,研究生院的主要资助对象为禀赋优异的博士研究生,计划将资助40个博士培养项

 

目,每个项目将获得100万欧元/年的资助,仅占“卓越大学计划”总经费的12.7%,旨在培

 

养优秀的科研后备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以便其进行国际化、跨学科的研究,并为年轻

 

科研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其次,卓越集群计划是整个“卓越大学计划”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也是各高校在战略计划制订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具体来说卓越集群指的是拔尖的

 

研究精英集群团队,包括大学建立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卓越研究及培训机构等,尤其要发挥

 

德国大学校外研究机构实力强的优势,促进大学与校外科研机构、应用技术大学以及经济界

 

的合作。计划将打造约30个卓越集群,每个卓越集群获得650万欧元/年的资助,占总经费的

 

63.4%。最后,未来构想计划其实就是最初提出的“精英大学”设想,其目的在于突出大学

 

科研特色,提升顶级大学强势学科的国际竞争力,进而通过该学科奠定整所大学在国际竞争

 

中的优势地位。该计划以高校为单位进行资助,当选的大学必须至少有一个研究生院和一个

 

卓越集群项目获得批准,未来构想大学将得到每年2100万欧元的资助,占总经费的23.9%。

 

 

   “卓越大学计划”资助对象的遴选是由联邦教育部德意志研究会联合会(简称DFG)和科学

 

委员会(简称WR)负责实施。具体来说,DFG的一个专业委员会负责研究生院和卓越集群这两

 

个部分,而未来构想计划则由WR的战略委员会负责。参与评审的约有320位专家,来自不同

 

的国家和地区(20%来自德国,80%来自其他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评审委

 

员会。整个申请和评审过程分为两轮,第一轮评审于2006年进行,落榜的学校仍可参加次年

 

的第二轮评审。每一轮的申请过程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由大学向评审委员会递交理

 

念性设想草案,评审委员会从学科现有优势特色、项目的创新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及可持

 

续研究的价值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估和筛选,初审通过的学校需要向委员会提交正式提案进入

 

评审的第二阶段,此时由国际同行专家就正式提案做出最终的评定和筛选,确定入选的项目

 

和学校,并由联合委员会提出资助建议、由资助委员会决定资助方案。

二、“卓越大学计划”的特点

1.从保持均质到追求卓越的蜕变。19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高校一直秉承着平等公正的

 

理念,遵循着教育质量相同的原则发展,造成德国大学长期处于均质化态势,具体表现为德

 

国大学只有类型上的不同,如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科技大学,而没有类似于我国重点与非重

 

点的水平层级差异,也正是这种均质化的发展态势造成德国大学内部竞争动力不足,缺少拔

 

尖杰出的大学。而“卓越大学计划”以经费投入差异为突破口,打破了德国高校的均质化局

 

面,形成了“顶尖大学—普通大学—应用科技大学”的金字塔形结构,金字塔的顶端由少数

 

入选“卓越大学计划”的大学组成,凭借着先天优势和后期获得的巨额科研经费支持,这些

 

高校这不但能引领其他高校的科研方向,而且能激发大学内部的竞争力,以竞争促进发展,

 

增加德国顶尖大学的数量,并最终提升德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2.分类资助与整体资助相结合。“卓越大学计划”并不只是简单地对几所高校进行整体

 

资助,而是拓宽了资助范围,划分了三个资助层次,获得资助的既可以是某一所学校某个学

 

科所属的科研团队,也可以是某所大学的研究生院,当然还可以是整所大学,这种资助方式

 

很好地实现了分类资助与整体资助的结合,突破了单一资助方式的局限,鼓励了德国大学强

 

势学科的差异发展,有利于塑造特色不同的大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要求。

3.重视对青年科研骨干人员的培养。德国“卓越大学计划”侧重于培养禀赋优异的博士

 

研究生,而非教授,研究生院和卓越集群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博士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培

 

养创造条件,如为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软、硬件设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校内外机构的

 

合作与交流。计划之所以如此侧重,一方面是考虑到相较于资深教授,青年学者更难与更需

 

要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优秀的青年学者是德国的科研后备力量,对

 

青年学者的侧重培养正是为德国储蓄科研后备力量,增强其高等教育发展后劲。

4.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德国的一大特色是拥有强有力的校外科研机构,这也是

 

大学在科研发展过程中需要寻求的重要力量,“卓越大学计划”的出台则从政策层面上为大

 

学和校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如有“德国研究的一颗明珠”美誉的马克

 

斯—普朗克研究所就参与了“卓越大学计划”50%的研究生院项目和70%的卓越集群,莱布尼

 

茨学会也成功申请了13个研究生院、8个卓越集群和哥廷根未来构想战略方案。大学与其他

 

科学研究相关机构的密切交叉、灵活合作,空前地激发了德国大学的科研潜力,也进一步传

 

承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洪堡精神。

5.强调高校的特色发展。从最终入选的9所大学所提交的未来发展战略来看,各校的发

 

展方案都能体现自身特色,充分考虑了学校自身的历史特点、发展优势、目标定位、所处的

 

区域和服务领域等情况,打破了以往高校均质化发展的态势,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比如康斯坦茨大学成立较晚,就抓住了其“创新”的可能性,通过科研教学和体制制度创新

 

,创建拔尖的创新研究基层单元,形成康斯坦茨模式的创新文化,力图成为世界顶尖年轻科

 

学家研究中心;而作为和英美名校联系非常紧密的柏林自由大学,则将国际网络化大学作为

 

自己的战略目标,希望通过革新研究网络、发展国际合作新形势,寻求一种新的大学战略管

 

理模式。可见,入选的各个大学都将自身的特色作为发展契机。

三、德国“卓越大学计划”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1.增加分类资助,加强大学优势学科建设。德国“卓越大学计划”的显著特色就是资助

 

计划的分层次性,实现了分类资助与整体资助的结合,既满足普通高校优势学科的重点建设

 

,又满足了顶尖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我国旨在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985工程”,得以

 

入选的高校都是政府对其综合实力进行考察后遴选的结果,且资助方式是以大学为单位的整

 

体资助,学科建设的构想则模糊不清,即使对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也未做出明确

 

的宏观指导,大学自己决定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如果大学的整体实力不足,即使某些学科或

 

博士研究生教育十分突出也不予考虑。因此,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基本等同于

 

研究型大学建设。这样的投资计划,既不利于优势学科的发展,也会削弱政府对学科发展的

 

统筹力。“985工程”预示着更多的经费和发展机会,普通大学中优势学科人才往往会离开

 

原来学校,流向“985高校”,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但由于学科的拔尖水平不仅需要拔尖人

 

才,还离不开历史积淀下来的研究传统和学术氛围,仅仅是人才的流动难以成就该学科的顶

 

尖水平。

因此,我国应该学习德国“卓越大学计划”的做法,认识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只

 

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属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都应当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在各自的

 

领域内争当世界一流”。增加分类资助的方式,引导经费向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支持,提高

 

大学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造各具特色的杰出大学。

2.重视科研建设,融合高校的研究和教学职能。“卓越大学计划”将科研作为资助的重

 

点,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首先,利用政策和经济杠杆,鼓励大学和校外科研院所

 

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申报项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发挥二者的强大合力。其次,打破学

 

科和专业领域的限制,加强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建立富有弹性的学术组织,并以此促进校内

 

资源的整合。最后,注重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直接对优秀博士生进行资助,

 

并为其提供一流的软、硬件设施,搭建校内外、国内外信息交流平台,给予其充分的研究空

 

间和学术自由,为我国科学研究储蓄后备人才。但是,“卓越大学计划”将投资重点放在科

 

学研究方面,这使得本来就有“重科研,轻教学”传统的德国的教学和科研差距进一步拉大

 

,不利于争创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如何寻求教学与科研间的平衡也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时

 

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另外,该计划指向的是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科研骨干的培养,与在高校

 

中占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关系不大,本科生的培养如何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贡献力量也是值

 

得深思的问题。

3.严格而中立的评审程序。德国“卓越大学计划”的整个评审过程,并非由政府主导,

 

而是授权给中介机构——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和德国科学委员会进行的,而我国的“985工程

 

”建设中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则是由教育部、财政部成立的“985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

 

小组协商决定的,政府在评审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这样不仅会使评定结果带有强烈的政

 

治色彩,还有可能会出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利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因此,评审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民主性要求都在呼吁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出现。我国应尽快建

 

立可信度高的中介学术机构,保证评审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并为教育摆脱行政力量的直接干

 

预创造条件。另外,“卓越大学计划”组织的国际性、高水平评审委员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

 

的,既然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评审成员就必须能够代表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前沿

 

资讯,德国“卓越大学计划”评审委员会中的国外专家占了绝对优势,多元化的组成成员也

 

能够增加评审结果和战略制定的科学性。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贾彦琪等,摘编自《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第06期

 

大学生创新创业

从创业榜样身上到底该学啥

    日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天地壹号发布定增公告,此次募资后,公司董事长陈

 

生身价接近百亿元。曾引发社会热议的陈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不过,北大毕业的陈生最

 

亮眼的故事并非天地壹号,而是全国大名鼎鼎的“杀猪佬”,其旗下的壹号土猪的年销售额

 

已超10亿元。“原来名校毕业生可以这样去择业、去创业。”一时间,陈生似乎成为大学生

 

们最好的励志榜样。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仰慕和羡慕别人的成功,相信榜样的“无穷”力量,希望“成为他

 

们那样的人”。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

 

创业创新的风潮。然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创业创新固然引领一时风潮,但不能盲目跟风

 

,更不能盲目复制别人的做法。

实际上,虽不乏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乔布斯等创业有成的榜样,但名人的成功并

 

不具备可复制性。早在100多年前,尼采便喊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向盲目崇拜模仿

 

的行为宣战。实践也一再证明,人生的路终究要靠自己走,理想主义的光辉终究要用现实主

 

义的付出来浇灌。

究竟该如何看待榜样的价值,如何审视既有的成功,才能有助于后来者的成功呢?“商

 

机可能就是靠多视角的思维方式找到的”,很多人问北大教给了陈生什么,陈生的回答是“

 

思维的方式”。透过陈生的回答,不难看出,无论是选择就业之路,还是投身创业之道,倘

 

若不能准确定位,不能持之以恒,能力不足偏偏常怀名利之心,只会在“模仿”“复制”的

 

道路上屡战屡败。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者的背后,往往饱含着孤独、艰

 

辛和汗水。换言之,成功不仅需要人的聪明才智,更离不开顽强的意志,以及百折不挠的拼

 

搏精神。梳理陈生的创业史,不难发现他的成功有其独到之处,但其努力、勤奋、坚守和智

 

慧,却和其他成功人士并无二异。长时间以来,“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颇具争议,但身处舆

 

论旋涡的争议人物陈生却一直在默默笃行,既没有退却,更没有放弃。至于选择卖饮料、卖

 

肉等传统行业,而不是高大上的互联网,陈生直言“不要单纯迷信互联网”,只要好好做,

 

传统行业市场一样很广阔。可见,每个人的成功道路各不相同,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大学生而言,创业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既非高不可攀,也非唾手可得,

 

关键是学会用创业创新的心态去生活,而不是邯郸学步。陈生带来的“思维的方式”的启示

 

,何尝不是当下紧缺的品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应主动适应发展需要,着力开展创业创新教育,教会

 

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长远来看,我国应立足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将创业创新教育纳

 

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开始培养国人的创业创新意识。当务之急是,立足社会创业创新

 

实际及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发展现状,探索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而又不让学生陷

 

入“为创业而创业”的怪圈。否则,不加区分地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的实

 

施异化为创业技能的培训,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也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郭立场,摘编自20151103《中国教育报》)

 

 

 

鼓励大学生创业要在深度上下功夫

    大学生创业潮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政府和高校都花了大力气支持大学

 

生创业,大学生创业人数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对大学生创业的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对创新的

 

深入也不够,很多政策在深度上还需要再下功夫。

鼓励创业,其实还需要更加深入。首先,各种政策的支持怎么也抵挡不住这样一种现实

 

:就业与创业似乎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国内创业与就业之间的“旋转门”没有打通,如

 

果大学生选择了创业,之后的再就业将面临一大堆问题:派遣证、三方协议、工作履历、户

 

口等。其次,以“休学创业”为例:大学生可以休学一年或者两年去创业,但是我们分析一

 

下大学生休学去创业的结果会是怎样。一年后,创业失败了,你可以回学校继续学习,学位

 

没问题;但是如果你创业成功了,你却不能回学校继续学习,拿不到学位证了。家长肯定愿

 

意自己的孩子创业失败,然后乖乖回去读书拿学位。再次,当下你要想注销一个公司往往比

 

成立一个公司还难,工商、税务跑断腿,几经折腾才能办下来。其实,如何判断创业氛围和

 

创业政策好不好,关键不是看成功者,而是看失败者。成功者自然会得到各种荣誉和利益,

 

但是怎么让失败者代价降到最低,这才是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比较于创业,其实我们更应强调创新,但这正是我们忽视了的,现在可能有点创业鼓

 

励有余、创新鼓励不足。我们鼓励创业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让有创业精神的学生有好的发

 

展,而是把它变成一种全民运动。我们不能用管理工程的方式来管创新,用搞运动的方式来

 

促创业。创新力是大学生创业的生命力,要鼓励有创业热情和想法的学生去创新,去创业,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创业这条路子。现在部分为了创业而创业、根本没有创新的大学生创

 

业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个人、家庭、政府投入很多,最后却没有产生效益,也辜负了家长

 

和社会的期望。

强调自主创新,核心不在于面上的创新,我们缺的是蓝海创新和深海创新。现在大量的

 

创业都是浅层次的,都在海面上扑腾,然而深海创新创业才是最难的,并且是真正掌握行业

 

命脉的。以现在很火热的互联网为例,大量创业项目都是在海面上变换一些花样,但真正的

 

互联网的基础技术我们其实是很弱的,更不用说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之类的尖端科技的深海

 

创新创业。

(作者:北京大学黄涛、高岩,摘编自20151009《光明日报》)

 

创业教育平台应成为高校标配

    现在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成为热潮。但是

 

学生住宿有宿舍,看书有图书馆,上课有教室,运动有体育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我们却没有相应的平台和空间。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平台应该成为高校

 

的标配。而且这种平台是所有高校都可以搭建的。我们把创业教育比作一个生态系统,创业

 

教育平台的搭建就犹如耕耘一片土地。不是非得这片土地有多肥沃,或者种子基因有多好,

 

或者耕耘者有多优秀才能种地,而是只要愿意去开垦,种子都会发芽开花结果。

创业教育平台只要结合学校的特点,符合学生的需求,都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

 

生的思维,都会有成果出来。搭建创业教育平台,首先要落实这三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是有相对固定的空间,能够面向有想法、有创意、有项目的学生开放场所。这就要

 

求政府、高校、院系要看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能够给出必要的投入。真正走向创业的

 

学生是极少数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思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我们的愿景是大批的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不是紧紧盯着一两个创业项目的成

 

功与否。

其次是聚集有创意、有想法的种子,也就是有想法、有创意的学生。并不是只有985、2

 

11高校才有这样的种子,任何高校都有一批这样的种子,只是想法不一样,创意不一样而已

 

。有了固定的空间,志同道合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向这里聚集。他们的聚集必将需要、也会带

 

来更多的资源聚集与整合。

再就是有运营的专业团队,也就是耕耘者。比如,上课有老师,图书馆有管理员,实验

 

室有管理员,就业有就业指导老师,创新创业也需要指导。但这种专业团队目前来讲是非常

 

缺乏的,因为他们既不是科研人员,也不是一般的行政人员。就和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早期

 

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规划团队一样,现在往往是团委、就业中心等行政人员或者是部分年

 

轻讲师在充当创新创业平台管理者,力量很弱,指导有限。在国外一些国家,有一种叫作创

 

新服务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一方面可以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从很多其他领域转型,比如有

 

MBA教育背景的、做过投资的、做过管理咨询的人才都会是很不错的选择,另外一些如法律

 

知识产权、产品设计、品牌运营等专门领域的人才都可以发挥作用。

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思维的重要方法,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

 

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

(作者:清华大学毛东辉,摘编自20151009《光明日报》)

 

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大学教育改革

    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这并不是新闻。我国早在10

 

年前就鼓励大学生创业了,可是政府部门和高校常年抓创业激励,却只激发出学生的创业梦

 

想,而很少激励出成功的创业实践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一直在1%~2%之间,而创

 

业成功率更低。问题恰恰出在,抓大学生创业,只重视激励,却忽视根基。试想,如果一名

 

学生缺乏创业的能力和素养,纵有创业梦想和创业优惠政策又如何,无非两个结果,一是在

 

选择创业时瞻前顾后,迈不出脚步,二是就算迈出脚步,在现实创业中也会由于经验缺乏、

 

管理不善而以失败告终。

对于国家政策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公众感到忧虑:这会不会出现大学生盲目地去创业

 

?这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确实可能存在有的学生在政策的鼓动下,没有做好准备盲目创

 

业,这当然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并不会为政策所动,真要投入创业时

 

,他们还会掂量自己有多少能力再作出选择,现实也说明,选择休学创业的是极少数。

所以,对于大学生创业,如果大学生确实有好的项目,应该给予支持,包括资金扶持和

 

咨询指导,引导他们创业走上正轨,而在没有好的项目之前,不能闭门造车,为创业而创业

 

。不能忽视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培养的学生没有个

 

性、特色,大学千校一面,学生.....一面,没有就业竞争能力。当一个学生连找到一份适合

 

自己的工作都很难时,希望他们自主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并给其他毕业生创造就业

 

岗位,是不可能的。数据显示,52.5%的大学毕业生创业者没有熬过三年,在一定程度上折

 

射出大学生创业的艰难。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资金、人脉关系、不公平环境等

 

,但不能排除学生自身能力的因素。

不容否认,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会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创业,但是要实现高创业率、高

 

成功率,必须从根本上对大学办学和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必须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让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自主开设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其次

 

,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应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师资、学习时间,如

 

果学生有选择权,那么就不存在休学创业的说法,学生可以在求学过程中,自主确定学习时

 

间,花一段时间去体验社会,感受创业。再次,对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评价,不能以他们在

 

高新技术领域创业就赞扬,而在传统行业创业就冷嘲热讽。在任何行业领域都需要创业者,

 

这才是大众创业。

与政府给大学生创业出台优惠政策相比,给学校自主办学空间,培养有个性和创新意识

 

的学生,让学生自主、多元选择成才路更为重要。而这就要求政府放权,换言之,政府部门

 

减少对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的干扰,才是真给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土壤。

(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摘编自20151009《光明日报》)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